我超保守,又不想只做定存》該怎麼投資才對?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投資
來源:ota_photos@flickr, CC BY-SA 2.0
圖片放大

我的信箱中,常常出現類似這樣的問題:「您好,我是一個保守的人,但是銀行定存利息實在太少了,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投資可以建議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約一個小時左右的溝通,才能準確提出適合對方的建議;且大多數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也沒有清楚思考過,自己夠瞭解自己嗎?到底要的是什麼?

因此會問這種問題的人,常常茫然到處找答案,就算遇到能提出解決方案的人,也不見得會去辨別好壞,大多就接受了,所獲得的結果卻可能跟自己真正的需要天差地遠。

「保守的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從銀行所做的風險屬性測驗所得到的結果嗎?是的話,那麼我建議就忘掉吧!因為這種風險屬性的測驗沒有參考性,不然大家可以試試看,在股市大漲之後做測驗,跟股市大跌之後做測驗,出來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其實,投資人對「風險」的感受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情緒,就像是平常可能都很好睡,但是如果在深夜一個人看完恐怖片,可能就睡不著了。大多數人在行情很好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的變成「積極型」投資人,在股災發生時又變回「保守型」投資人。

報酬與風險的關係

再來要瞭解的一個觀念:高報酬的投資一定要承擔高風險,但是風高險的投資卻不見得一定會提供高報酬。所以當你認為定存利率「太低」,那麼在想要獲得更高一點的報酬之前,請先想清楚自己願意承擔多少的風險來換?

例如有的人認為台幣定存的利率很低(一年期1.345%),外幣的定存利率比較高(澳幣一年期2.15%),但是最近一年台幣升值了7.38%(編按:本文撰於2013年),結果存外幣定存,就因為匯率而損失了定存利率,這就是沒有意識到匯率的風險。

又例如有的人因為定存利率太低,又也不希望承擔行情的漲跌波動,所以就買了儲蓄險,結果隔年急需用錢而不得不解約,卻只能拿回三成的本金,這個損失甚至比買股票遇到股災還要大。陷入解約就損失,不解約又缺錢的兩難處境,是沒有意識到流動性的風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