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風險與機會並存的一年


揮別了2024迎來2025,想必又是風險與機會並存的一年。股市經歷2022年空頭後,2023迅速回升,2024再次締造巔峰,相信不少人想得是:還能再漲多少?

2024年全年,
道瓊上漲12.88%,
標普500上漲23.31%,
納斯達克上漲28.64%,
費半上漲19.27%,
羅素2000上漲10.02%。
若以標普500代表美國股市,2023+2024兩年合計漲幅可是高達53%,創下自1997+1998年近66%漲幅之後的最佳紀錄。



在強勢多頭上漲後,提醒風險的言論不會錯,若股市繼續上漲,你可以說只是時候未到;若股市真的下跌了,就能跟大家證明自己看法是對的。歸根結柢,股市不會永遠上漲,悲觀者只要一直喊空,有一天會喊對,但我們若要做為理性投資人,看法還是要有邏輯跟依據。

看空者最大理論,估值過高

有趣的是,目前有不少美股分析師跳出來警示「美股估值過高」,而他們通常都會表示這是自己研究數個指標後的結論,但不約而同都會提到的就是席勒本益比。

席勒本益比(Shiller PE Ratio,又稱CAPE ratio),以價格除以過去10年經通膨調整後的平均EPS,由於EPS是用10年平均,被認為更能判斷現在股價是貴還是便宜。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放大

分析師看空主要理論即是當前標普500的席勒本益比已超過30倍,按照歷史數據,超過25倍就進入「非理性繁榮」的瘋狂期,且自1871年起,席勒本益比超過30倍情況已發生過6次,而前5次道瓊、標普500及納斯達克都迎來20~89%的跌幅。

該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只是時機可能尚未到來,畢竟從圖表來看,席勒本益比也是有衝到40以上的紀錄,當時背景恰好是2000年科技泡沫,與現在的AI趨勢相似的是,都是出現足以改變人們生活型態的變革,也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生產力一大進步;至於席勒本益比會偏高也不是沒有原因,由於分母是過去10年平均數,但AI帶來的龐大商機才正要開始,獲利的提升尚未完全顯現在財報上,股價一往未來反應就會導致本益比偏高。

歐美啟動降息,中小企業才正要復甦

從席勒本益比偏高只能告訴我們風險意識要加強,並非馬上就會大跌,而是應該用現金水位去應對,隨著席勒本益比愈高,我們就保留更多現金水位,抑或是利用期貨增加避險部位。

2024年6月歐洲央行啟動本輪循環首度降息,美國則在9月啟動,之後美國的降息預期不斷調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低一度來到3.6%,12月底又竄升到4.6%,可以說歸功於準總統川普,原本通膨就已走在下降趨勢上,利率也可趁此機會正常化,惟市場擔憂川普的關稅政策將會掀起一波新通膨,債市也因此受到打擊,殖利率再衝高。

圖片來源:玩股網
圖片放大

以利率點陣圖來看,2025年會再降息兩次、2026年兩次、2027年一次,長期利率目標落在3%,除非通膨再起,否則利率長期將逐步走低,這段期間若通膨下降加速,或者經濟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促使降息速度加快。

圖片來源:FedWatch
圖片放大


2023-2024年的大多頭,漲勢幾乎集中在大型科技權值股,比如NVIDIA、Microsoft、Apple等;台股也不遑多讓,看看台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加權指數2024年上漲28.47%,櫃買才漲9.33%,在利率水準維持歷史高位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現金流遠不及大型企業,股價與估值相對壓抑,終於2024下半年利率開始反轉,中小企業才正要開始復甦。

1980-1990年代通膨及利率同步下行帶動股市持續上漲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放大

回到我們開頭所述,羅素2000去年才漲10%,2023-2024兩年合計才漲27%,只有納斯達克及標普500的一半,過去兩年雖然股市漲幅已大,但非所有股票全面性瘋狂上漲,而是在有限的資金下,集中在大型權值股上,進而推動指數上漲,筆者認為這與股市末升段仍有區別。事實上,從產業來看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AI好」,過去兩年AI以外的產業乏善可陳,靠著AI撐住全球經濟後,歐美也開始降息,終於有機會輪到中小企業表現。

最後投資操作的部分,可簡易利用指數期貨參與市場行情,看好未來中小型股表現,「微型E-迷你羅素2000」等期貨商品,以微型E-迷你羅素2000商品舉例,目前公告原始保證金僅為836美元,對應合約規格為5美元x羅素2000指數,入門門檻相對低,但小小跳動即可創造不小利潤,也要注意部位控管。

附上CME期貨合約網站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