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滾出千萬身價!一個高中老師這樣熬出頭:勤做「存股筆記」

66年次,台南人,任教於某南部高中。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發現短線進出不適合自己後,開始遍覽各家投資大師經典,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期許能將價值投資的理念帶給一般投資大眾,並一同邁向正確的理財投資之道!

個人Blog:http://allenslifestyle.com/

心理誤區之六:頻繁進出市場

巴菲特曾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說道:「將那些熱中於買賣股票的法人機構冠上『投資人』的稱謂,就好像是稱呼一位不斷擁有一夜情的人是浪漫情人一樣;股市有如一個資金重分配的中心,金錢將由好動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心的人手中。」的確,頻繁地進出股票市場,除了摩擦成本(手續費、交易稅)降低了報酬率的可能性之外,最根本性的問題就是投資者基於短視近利而渴望快速看到成果。

經濟學家凱恩斯說:「人類的本性渴望很快得到結果,對於迅速賺到錢有一種獨特的熱情……與前輩相比,現代投資人過於專注在手中持股的年度、季度,甚至是月度評估,以及資本增值。」事實上,現代投資者不乏當日沖銷的玩家,這種狀況要比凱恩斯所處的時代更為變本加厲!如果以棒球為喻,這些頻繁進出的投資人每分每秒都想擊出全壘打,但真正揮出全壘打的又有幾人呢?

保羅.薩謬爾森曾說:「投資本該是單調乏味的,它不應該很刺激。投資應該比較像看著油漆風乾,或是看著小草成長。」這幾句話恰恰點出了投資的本質。頻繁地買賣賺快錢固然振奮人心,但卻也可能大起大落,散盡家產。切記!投資不是賭博,頻繁地進出市場只會降低自己的勝算,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耐心等候,等待最佳的揮棒時機來臨!

心理誤區之七:錯把運氣當成技巧-自我歸因與後見之明偏誤

我個人在學生時代準備考試時,常會遇到之前做過的題目如果答錯,在沒有任何複習或加強記憶的情況之下,通常再答錯的機率很高!而當我成為一名教導者時,我也常發現學生在做題目時,曾寫錯的題目也經常一錯再錯!有時我不免要大喊:「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我不是講過好幾次了嗎?為什麼還是寫錯?」

直到閱覽行為財務學相關書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人類在面對錯誤時,通常不願意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或過失,甚至會起而掩飾自己的錯誤!說起來,人類是否就沒有自省的力量,足以從錯誤中學習?《為什麼會賠錢》一書的作者詹姆斯.蒙帝爾認為想要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就必須克服人性當中的兩種心理偏見-自我歸因偏誤和後見之明偏誤。

在投資上,「自我歸因偏誤」指的是我們會將好的投資結果都歸功於自己身為投資人的技巧,同時會將不好的結果推諉給某件事或某個人。蒙帝爾以運動員與教練為例,說明當運動員有好表現時,往往會將功勞歸因於內在因素(如技巧好)。反之,當落敗或表現不佳時,則將落敗的原因歸咎於內在因素的比例就下降許多;歸咎於外在因素(如場地或裁判)的比例則提高不少。

因此如要對抗自我歸因偏誤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蒙帝爾建議投資人必須建立起書寫投資日記的習慣,好讓我們明白自己的投資決策產生作用究竟是運氣使然(錯的決策,卻是好的結果)抑或是技巧的高超?只有經由交叉比對我們決策的理由與結果,才能找出真正使我們獲利的方式以及不再重蹈覆轍。

蒙帝爾建議投資人必須書寫投資日記的第二個理由,就是因為人們受到「後見之明偏誤」的影響。所謂「後見之明偏誤」,指的是「我們一旦知道結果是什麼,便會傾向認為自己老早就知道結果為何。」我們看到歷史上的投資泡沫的出現,感覺上似乎都有跡可循,事後金融專家的分析也都頭頭是道,但其實這是後見之明的結果。正如塔雷伯在「黑天鵝效應」一書的觀點,人們為黑天鵝現象的出現找理由,但之所以為黑天鵝現象,乃因其本身就是具有不可預測性!

最後,我以蒙帝爾在《為什麼會賠錢》書中的一段話作結:「對投資人來說,為何即時的投資日記真的會帶來實際助益,原因是其能幫助我們誠實面對自己在某特定時間點的想法,而不是我們在已經得知結果後,重新評估過的事件版本。投資日記是一種簡單、但十分有效的方法,能讓我們從錯誤中學習,並且塑造你投資方法的核心部位。」誠然!

(編按:本文作者小樂在投資摸索的過程中,同步將個人每個月的投資記錄置於「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

延伸閱讀:父親失業,讓他立志考上教職...如今卻面臨退休金縮水!高中老師靠「存股」4招,7年賺進千萬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