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就退休的大叔:世界上這麼多ETF,為何我只買台灣50?

四年級後段班,畢業自台大商學系。退伍後,曾在《天下雜誌》和《商業周刊》擔任行銷企劃,然後在29歲進入證券業,負責協助企業申請股票上市。44歲,決定離開職場,作個全職的股票投資人,並靠著一檔股票養活一家七口。53歲,將投資心得,寫成《只買一支股,勝過18%》一書,成為作家。4年內總共出了8本書,內容涵蓋「投資」、「電影」、「退休」、「旅遊」和「勵志」等多重面向。最新的著作是2017年2月出版的《只買4支股,年賺18%》。

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

新台幣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看過我的書,或聽過我演講或廣播的朋友,都知道我這幾年幾乎只操作一檔股票「台灣50」(0050)。這是台股中最具指標意義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譯成「指數型基金」),與大盤指數的連動具有高度相關。大盤漲1%,它就漲1%,大盤跌2%,它差不多也跌2%,但絕不會跌3%以上,甚至跌停板,因此是最適合懶人的簡單投資術。

「簡單」、「懶人」又何妨?只要有賺錢就好。「複雜」、「勤勞」有何用?又不能保證賺錢。

正因為ETF簡單好操作,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夯的基金類型。據統計,全球ETF的發行規模已經幾乎等於美國GDP的總金額。ETF是屬於「被動型基金」,而大家比較熟悉的股票型基金是屬於「主動型基金」,前者的績效和它所連結的指數一致,後者則看基金經理人的能力和操守而定,與它所投資的市場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既然一般人很難判斷基金和個股的優劣,那乾脆去買連結該市場的ETF,就不用傷腦筋花力氣去研究了。

台灣第一檔ETF就是台灣50,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指數型基金。後來,很多投信公司又陸續推出連結國外股市的ETF,如大陸、日本、香港、美國,甚至現在連印度都有了。不只有股票的ETF,還有黃金和石油,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過,千萬別以為這些琳瑯滿目的各式ETF都和台灣50一模一樣,大家在買進這些他國的ETF之前,一定要先有三個基本認識: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