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怪!精品大街買氣急凍
珠寶客單價比去年低一成
但是,在廣東道上各大精品店工作超過十年的Jonhwin告訴我們,跟去年同期相比,這裡各大精品業績至少掉了三到五成。過去每逢假日,精品店門口排隊人潮少說三、四列等著進門消費,「現在只有三、四個人在排,這還算好的啦。」
他親身經歷自由行帶來的錢潮。過去十一長假,大家忙著賺錢,一連工作七天、每天排三班,一家四口中國旅客一次買八只、十只百萬名表,在他眼裡還不算稀奇,但今年,到處都是減少人員招聘、店面搬遷的消息。
其實,香港市況從一年前就開始急凍。去年的十一假期已被媒體用「最慘黃金週」來形容,今年更無起色;雖然陸客在黃金週期間仍有一百一十二萬人次來香港,比去年增加了二‧三%,但消費力卻縮減。高價的如珠寶商六福集團,客單價比去年下跌一○%,平價的如莎莎國際連鎖店,收入也比去年同期少了逾一成。
中價位的九龍表行,今年黃金週業績更下滑二○%。九龍表行董事總經理黃錦成接受《商業周刊》採訪表示,一方面因為中國政府打貪,像名表等奢侈品的生意就不好;另一方面是香港人對陸客掃水貨、買光奶粉等民生用品反彈,有大學生組織抗議游擊隊,到商店前對陸客叫喊「滾回去」,使平價商品業績也下滑。
九龍表行的客戶有八成是自由行的陸客,黃錦成見證十二年來陸客商機從大好變成大壞,今年他已收掉位在銅鑼灣、旺角等鬧區的三個店面,「(香港經濟)絕對是過度依賴陸客,來的時候很快,(去的時候)調整就要花上很多時間。」他認為關鍵是在租金,因為店租占了他成本的二五%,但房東因利息低、負擔輕,不願降租,「那做生意的就麻煩了,」他低沉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