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認為美國升息「狼來了」?小心半年後繳不起房貸,房子又賣不掉!

數字很冷冽,卻能反應市場的榮枯興衰。思考很無趣,卻能掌握標趨勢的起伏轉折,歡迎一起加入dolin66數字與思考的遊戲時間,一同探討房地產、股票乃至於其他社會及經濟議題,表象背後的潛在趨勢。
美金
來源:rtist in doing nothing@flickr, CC BY 2.0
圖片放大

美國剛公布的三月份新增非農就業人口僅14餘萬人,較預期24萬人接近腰斬,一時之間美元回貶、原物料價格回彈,更讓「美國升息」看來像喊爽的假議題。

然而,就算非常不希望美國升息的鴿派媒體,談得都是「延後升息」而非「停止升息」,所以到目前為止,美國升息依舊只存在「何時啟動」的問題。此外,FED為了避免升息對於美國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產生衝擊,一定會盡力模糊政策出台的時間,最好還沒升息,市場就能預先反應因資金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影響,將之攤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分次反應,這也是一般民眾對「美國升息」這個重要轉變逐漸無感的主因。

除了難以捉摸的升息時程外,應該也會有讀者會認為美國升息關台灣什麼事?需要央行彭總裁特別在記者會上強調:「台灣不見得會跟上美國升息的步伐?」

假設我們生活在名叫「世界」的國家中,這裡有大大小小許多的銀行,其中規模最大的叫做「美國」,這家銀行之前因為內部經營危機,所以將存款利率降到接近零。所以原本存在這家銀行的錢大多都被存戶提領出來,轉存或轉投資到像「中國」、「巴西」……或「中華民國」這些利率比較高的銀行裡。

現在「美國」已經逐漸解決經營問題,決定要將存款利率提高(就是升息),同一時間其他銀行卻因經營不善,決定按兵不動甚或調降存款利率(就是降息),如果你是存款戶,你會選擇將資金留在「中國」、「巴西」或「中華民國」,承擔利率可能下降的利空?還是將資金轉到「美國」去賺更高的利息收入?

鏡頭轉回台灣,台灣央行處在非美國家為了拯救經濟衰退而紛紛採取降息或讓貨幣貶值的貨幣政策下,是否跟著美國升息就成了兩難的決策。但不管台灣將來升息與否,我認為美國升息對於台灣房地產而言都是弊多於利的大利空。

如果台灣央行選擇跟著升息,意謂著銀行的資金成本上升,將連帶造成房貸利率上調,對於非自用的房產投資者(投資客)而言,好整以暇期待更高成交價來臨的代價,就是越來越貴的房貸支出,這也將會是供給端降價求售的主要壓力。

如果台灣選擇不升息,對供給者而言,房屋持有成本雖然不至於上升,然而隨著台美利率差逐漸縮小及美金匯率持續向上,存款戶會將你的錢存在美國還是台灣?一旦資金選擇追逐更強勢的貨幣及更高的利率時,不管是台灣的股票或房地產市場都將面臨資金退潮後枯水期的挑戰,一如股神巴菲特曾說過的名言:「退潮之後,就知道誰在沙灘上裸泳」。

房地產交易的週期往往需要以季、甚至半年作為單位來計算,所以就算美國真的拖到今年九月甚至年底才升息,也只剩不到一年的時間可供房產持有者反應,更別提今年依舊冷颼颼的房地產成交量。至於依舊不願相信房價會反轉的讀者,請在Google上鍵入「李嘉誠 賣房」,就能清楚看見香港首富李嘉誠從民國102年起迄今,就不斷出清香港及中國區的房產,甚至願意給予買方75折以下的價格折讓,如果不是看壞房地產的前景,有必要這樣降價大清倉嗎?

誠摯建議大家儘早盤點手上的房地產資產及家庭的房貸負擔狀況,別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下,資產嚴重縮水的受害者。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