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勝率9成,K線捕手楊忠憲:戒除5個壞習慣,學習技術分析才能事半功倍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操盤勝率9成,K線捕手楊忠憲:戒除5個壞習慣,學習技術分析才能事半功倍

記得一則很經典的笑話,是這樣說的:「中午在肯德基吃辣翅一邊看股票,一個乞丐進來伸手乞討,我給他一塊辣翅後繼續看股票,乞丐啃著辣翅沒走,也在旁看著。過了一會,乞丐悄悄說:『長期均線交叉,KD指標底部反覆鈍化,MACD指標底背離,OBV指標(能量潮)喇叭口擴大,這股就要漲了。』我很是驚詫地問:『這個你也懂?』乞丐說:『就是因為懂這個,我才有了今天。』」

當然這只是笑話一則,但也點出技術分析究竟有沒有用,以及一般投資人的困惑。其實如果從一般經驗和生活邏輯思考,其實很容易知道答案。技術分析是絕對有用,否則市場上,數以萬計的書籍和授課老師,豈不都是鬧劇和騙局一場?更不知道要把老前輩本間宗久(編按:日本江戶時代的大米商,也是日本傳統著名的相場師之一,相當於現在的投資或投機大師。他眼光精準,擅長技術分析,傳說K線即是他所發明)擺在哪裡?

技術分析絕對不只是事後諸葛,等漲勢或跌勢發生後,才跟你說哪一種指標出現會如何,它具備一定預測準確度。而且在我的認知裡,甚至這不是「學習技術分析有沒有用」的問題,而是在股市中,你必須要學的「ABC」。否則不會有這麼多人著書立論,甚至傳承上百年。可惜多數人學藝不精,反過來懷疑技術分析的有效性。這就很像一個讀書不用功、考試考不好的學生,不檢討讀書方法和自己的態度,卻反過來說讀書是沒用的,這邏輯不是很奇怪嗎?

我想要讓學習技術分析事半功倍,其實還是要具備一些條件與學習的不同階段,最重要的是要戒除一些壞習慣,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1.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K線和技術指標會說話,但你真的要看的懂,還包含幾種層次:讀過、讀懂、讀通、相信。你學的技術分析正確嗎?有學透徹了嗎?使用的經驗值夠嗎?多數人只能算是學過了,但後來就停滯了,然後似懂非懂,距離理解、精熟、累積豐富實戰經驗值,以及提高勝率,卻還是很遙遠。

2.只看技術指標,不管趨勢與型態

聽完消息面或是基本面之後,沒有通盤分析檢視,只憑KD指標,甚至還有聽過某些同學是看DMI指標進出。不清楚區分主副指標,將重要性較低的指標當成唯一,這是相當危險的。

3.挑錯技術指標或誤解意義

當你從K棒、成交量、均線、型態、MACD指標、KD指標、RSI指標、DMI指標、OBV指標、乖離率、三大法人、融資、融券、週K線、月K線等逐一檢視之後,透過技術指標交互運用彼此印證得到策略,以及挑到適合當下交易的資訊,它可能是一個區間價位、可能是某一條均線、可能是KD指標、可能是乖離率⋯,但你得要挑對那一次的關鍵技術指標。這需要經驗和學習,如果你挑錯了而賠錢,那不是技術分析不準,是你功夫還沒到家。

4.自作聰明亂改參數

大部分的看盤系統,技術指標都會內建通用的參數,但你卻相信某些小門小派的書籍或是老師,自己設定一些自己懂的參數,甚至自創指標,那功能和意義都不大。

坊間也有一些書籍和「名師」,覺得自己設的參數不同,就比較厲害。我還聽過有人用費氏數列去設定均線的參數,也看過有人竟然把週K線的均線參數也設定5日、10日、20日、60日,那個參數是日K線使用的,套用在週K線簡直不倫不類,實在不知意義為何?既沒有實質支撐與壓力,也沒有買賣點的參考價值。我不是要批評這一派別的說法對或不對,只是我常說,股市是一門實證學科,某個理論或老師,長期解盤對不對、準不準,自己統計勝率就知道,優劣立判。

又比如,市場上假設有400萬個投資人,有200萬個投資人都認同5日線是重要的,也認為某檔股票是飆股,大家都盯住5日線,等點到上揚的5日線要加碼,結果你自設的參數是8日線,而那個價位根本不會來,甚至等8日線點到時候,反而是多頭趨勢已經改變的時候。

又有一種情況是,你習慣把KD指標天數設短一點,市場上的投資人看到的KD指標都沒有黃金交叉,只有你自己黃金交叉,而你買進了,那也可能會買早了。

當然,市場上有某一派,是試圖去抓出某檔股票或大盤的特殊參數,因為股性不同,主力不同,所以每一檔股票,確實有可能抓出特別有意義的參數,或是創造更適用指標,但是這對一般投資人太難了,而且它適用期間,說不定只有1、2個月,等到介入的主力不同,股性改變,股票運行的波動節奏改變,產生指標的變化,你找的參數就無效了。

5.迷信有百分之百準確的技術分析工具

我的經驗是愈基礎的工具愈有用,如能搭配消息面、基本面、籌碼面、產業趨勢研究,準確率就會愈高。而真正的獲利關鍵,也不外乎是那些老生常談的紀律、策略,其實多數的書籍,早就已經傳授最精華且重要的知識,只是你有沒有吸收、理解,並且融會貫通地運用。

比如20日線下彎就是走空,走空就要有走空的策略,而常用的工具也就是趨勢、型態、均線、KD指標、MACD指標等,就很足夠了。關鍵是使用者的紀律和心態,而不是汲汲營營地追求,是否有更神準的技術分析工具。準不準、對不對永遠不是勝敗關鍵,關鍵是,準的時候你該做什麼?不準的時候你又該做什麼?這樣才能長期在股市獲利賺錢。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