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巨象甦醒了

泰國長期轉型計畫,邁向穩健成長

睽違近10年,泰國將於今年輪值東協主席國,並分別於2019年6月與10月在曼谷召開東協高峰會,會議內容除將聚焦人口高齡化、中小企業發展與消除東協各國非關稅貿易障礙(NTMs)等議題外,近年因物聯網、雲端運算與創新意念結合而興起的「智慧城市」也將於會議中討論。無獨有偶,泰國政府於2016年所提出的20年國家發展計畫,立志轉型為高科技、高附加價值與高創造力的國家,透過一場科技革命,喚醒沉睡良久的巨象,回到穩健成長的軌道。

過去因天災、政治紛亂而經濟蕭條

身為東協第二大經濟體,泰國是東南亞各國中較早開放的國家,由於其對外資友善的投資政策與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吸引歐美、日本與台灣等前仆後繼到此設廠生產,帶動其電子、石化與紡織等產業蓬勃發展,年產量逾百萬規模的汽車工業更讓泰國被稱為「亞洲的底特律」,出口的提升亦帶動泰國經濟成長率顯著成長。

然而,天災與政治的動盪卻使其陷入泥沼而無法自拔。2011年持續暴雨而造成的水災不僅重創傳統農業與養殖業,洪水的肆虐更波及五個工業園區,衝擊汽車工業與製造業,財產損失高達近470億美元,使GDP成長率自前一年7.5%跌至0.8%。而2013年至2014年的政治動盪,一連串的抗議活動也讓原先引以為傲的觀光產業受到負面影響,當其鄰國經濟正呈現高速成長時,泰國卻已躊躇不前。

泰國4.0長期產業轉型計畫

隨著2014年5月軍政府上台,泰國結束長達近8個月的政治對立,將國家發展重心回歸於民生基本面上,全力挽救衰退的經濟。

為了贏得泰國民眾的支持與執政的正當性,2016年中總理帕拉育提出為期20年,預計投入逾1.7兆泰銖的「泰國4.0計畫」。著重在十大領域,包括現階段五項重點產業與未來五項前瞻性產業,期望透過每五年為一期的階段性計畫,積極推動泰國轉型,自勞力密集型為導向的產業主體,轉變成以研發與服務為主,擺脫所得停滯成長、貧富差距不均的中等收入陷阱,躋身高所得國家之列。

泰國4.0計畫中另一主要項目─東部經濟走廊(EEC),預計將於曼谷以東之省分設立經濟特區,包括北柳府、春里武府與羅勇府為重點發展區域,並投入大量基礎建設打造國際機場、高速鐵路與擴建港口,整合陸海空交通網絡。

伴隨著計畫的發展,為了吸引外資赴泰國投資,不讓鄰國越南專美於前,除了透過減免企業所得稅、延長土地使用權利等措施吸引外資目光,對於人才的派任也提供長達4年的簽證效期。泰國副總理頌奇於2018年11月表示,將推出更多投資優惠政策,吸引外商到泰國投資,並給予最高13年企業免徵所得稅等。而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更承諾2019年將為泰國的「投資黃金年」。

政局的安定,伴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強勁的出口成長率也帶動其整體經濟復甦,泰國GDP自2014年0.8%一路攀升,除了傳統農業與汽車零組件等既有產業強勢發展外,新興軟體產業也呈現高速成長,經濟成長率於2018年已來到4.2%。泰國商務部預估2019年,受惠於東協市場與中國大陸出口增溫,泰國整體的出口成長仍將維持8%高水平,2019年預計出口金額將達2,760億美元,創下歷年以來的新高。

穩坐東南亞第一觀光大國

2019年3月初,以出口為導向的泰國宣布,將申請加入區域貿易組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預計加入後,將因鬆綁投資限制與相關稅率而為泰國出口產業帶來正面效應。而泰國將成為繼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與越南之後,第五個RCEP與CPTPP皆參與之東協國家。

除了貿易出口暢旺,泰國的觀光產業也隨著政局穩定而高速起飛,近年來因泰國成為中國遊客境外旅遊第一首選,遊客人數持續增加,於2017年突破3,540萬人次,而2018年中國遊客赴泰國更達到1,066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泰國旅遊業者預計,2019年赴泰旅遊人數將創下4,000萬人,帶來近2.1兆泰銖的收入,穩居全球第3寶座,僅次於美國與西班牙。

受益於可觀的人口紅利、新興中產階級崛起及民間消費力道的遞增,讓泰國漸漸從亞洲的工廠轉變為亞洲的市場。配合政策推動,泰國今年汽車銷售預計將成長5.5%,達到110萬輛規模。而作為東協10國心臟的曼谷,因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包括旅遊服務、觀光醫療與文創等產業也持續發展。

目前於泰國有超過5,000家以上台商,截至2017年12月,累積投資金額高達144.8億美元。除傳統的電子、石化與橡膠等製造業外,部分台商也嗅到此龐大的內需商機,搭上這波經濟轉型列車,積極布局泰國市場,例如泰達電跨足電動車、智慧製造等領域,台灣龍頭電商PChome也積極布局泰國電子商務領域。

股票指數創歷史新高

隨著政局的穩健、國際經濟情勢復甦,泰國資本市場也一片欣欣向榮,股票指數呈現多頭格局。2017年SET指數首次突破1,700點大關,2018年2月更達到1,830.13點的歷史新高,而SET市值也來到近新台幣17.1兆元(台灣上市公司市值約32.4兆元)。此外,穩定的匯率與高股息率也吸引外資持續流入資本市場,2018年SET平均股息率高達3.22%,而股票市場中外資成交比重逐年遞增,自2015年約22%,到2018年的36%,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量來到564億泰銖,股票周轉率約86%。

此外,泰國權證市場近年來持續蓬勃發展,每日交易量約達30~60億泰銖,整體交易量已超越台灣。2016年權證占大盤成交量比重約5%,至2018年第三季已逾8%。分析師預估,未來泰國權證市場還有2至3成的成長空間。

企業搶上市
2017年IPO創近年新高

截至2019年2月,泰國證交所(SET)共有546家上市公司。前三大領域分別為能源產業(24.94%)、金融產業(24.86%)及建築與不動產業(16.26%)。目前市場前三大市值公司為泰國國家石油(PTT)、泰國機場(AOT)與正大集團(CP All)。

整體來說,泰國是東協各國的領頭羊。受惠於產業高本益比,企業爭相上市,2018年SET整體本益比約14.75倍,而mai本益比更高達44.3倍,例如泰國7-Eleven,其本益比也有38倍。

2016年,泰國共有25家企業首次執行公開募股,市場規模約達326億泰銖;2017年IPO規模達到近年新高,共有39家企業IPO,整體規模來到924億泰銖,即便去年受到中美貿易紛爭所影響,股市表現收斂,市場籌資規模仍有265億泰銖。預計2019年,仍約有20家公司將於泰國證交所上市。

中美貿易衝突,東協成最大贏家

隨著中美貿易紛擾不斷,許多企業認為短期內衝突仍無法解決,為規避關稅,紛紛將既有產業鏈轉移至東南亞各國。而受惠於這波投資移轉,泰國2018年外國人直接投資(FDI)金額達4,013億泰銖,較前一年成長約47%(圖1)。許多知名企業如美國哈雷機車將組裝廠移至泰國,而台灣消費性電子製造商美律實業亦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泰國。

自政變以來,泰國已歷經自1970年以來最長時間的軍政府統治。外界原先預期泰國經濟因此難以推進,但經濟的成長幅度卻跌破眾人眼鏡。不僅如此,軍政府統治時期僅1%的低失業率與低通膨率,更讓泰國登上「全球最快樂國家排行榜」第一名。

即將於今年3月舉行全國大選的泰國,政治上增添了一絲不確定因素,為降低大選影響,軍政府以憲法要求新內閣需持續推動國家產業長期發展策略「泰國4.0」,包括東部經濟走廊及發展知識經濟等重大建設,以利經濟政策的延續。

隨著新政府上台後,政治不確定因素可望消弭,未來走勢主要受國際政經情勢發展而變動。這頭巨象已再度邁出其步伐,向世人展現其蛻變後的英姿。

搶看國際情報.快下載夏季號↓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