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張圖瘋傳,投資方法也有時效性!50年前聽家人建議買「高配息」...現在買●●才能脫貧

目前服務於阿爾發金融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個人著作《誰偷走你的獲利》、《錢的分配術》、《我被中國金融業嚇到了》、《財富管理聖經》。
2張圖瘋傳,投資方法也有時效性!50年前聽家人建議買「高配息」...現在買●●才能脫貧

經常會在臉書塗鴉牆上看到許多人貼出年輕時候的照片,那些充滿年代記憶的照片,裡頭的人物姿勢與妝容,現在看來有點傻氣、過時,令大家不禁捧腹。最近美國知名財經部落客約書亞‧布朗(Joshua M. Brown)日前也在他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了兩張圖表,分別指出50年前和現今投資人(財務規劃專家麥博‧費伯〔Meb Faber〕的個人投資金字塔為代表)學習的投資方法。50年前的投資方法,也跟年代久遠的人物照片一樣有趣,就讓我們一塊來看看吧。

首先,圖一顯示的是,50年前嬰兒潮一代被教導的投資內容:底層是「依靠勞工退休金與社會保障」,再來依序是「打電話給有信譽的經紀人,請他推薦股票或債券」、「買一籃子高配息的藍籌股」、「聽從家人與鄰居的建議」,頂端則是「跟著明星基金經理人投資」。

這些做法對照現在可能有點不合時宜,不過有這些錯誤的經驗,才形成現今正確投資的基礎。

圖一:50年前投資人學習的投資方法
圖片放大

究竟是哪裡有問題呢?我們一步步來檢視:
1. 依靠勞工退休金與社會保障:在醫學進步、科技發達的今日,人們的餘命越來越長,加上年金改革修改福利、推遲退休年紀,往後已經不可能再僅依靠退休金與社會福利,安然退休。

2. 打電話給有信譽的經紀人,請他推薦股票或債券:透過經紀人推薦商品,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風險屬性與需求,這是不智的。任何投資都應該按照自己的風險屬性與需求,做出股票與債券適當的比例配置。僅持有股票,很有可能會因為風險過高,而損失資金;或僅持有債券,則會報酬不如預期。

3. 買一籃子高配息的藍籌股:因過於集中,全是某個市場的成分股,若是遇上股災,資金恐怕損失慘重。

4. 聽從家人與鄰居的建議:這點不消說,大家也知道這是不合理的。

5. 跟著明星基金經理人投資:明星基金經理人所操作的共同基金,屬於主動型基金,那類型的基金特色是追求超額報酬,宣稱能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獲利,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能創造高額報酬,其中收取的相關成本非常高昂。過於高昂的費用吃掉了原本的獲利,導致投資人最終獲得的資金不如預期。

圖二:現今投資人的投資方法(財務規劃專家麥博‧費伯〔Meb Faber〕的個人投資金字塔為代表)
圖片放大

50年後的今日呢?人們的投資模式已然轉變,約書亞分享的是,財務規劃專家麥博‧費伯(Meb Faber;Cambria投資管理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投資官)的個人投資金字塔,用以說明50年後今日學習的投資方式:

1. 不做傻事(比如:不要把自己的投資組合搞砸):說的是找到自己的投資組合,長期堅持它,不追逐熱門投資商品,或任意變動組合,最終才能達到預期財務目標。不想搞砸自己的投資組合,可把握兩個要點,第一,了解自己轉換商品的行為有害投資組合、第二,不要過度自信,免得投入不該投入的商品或市場中。

2. 分散投資在全球的股票、債券與房地產上:這點很簡單,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做,只可惜很少人做到。大部分的人都陷入一種本土偏誤心理之中,傾向投資本國金融商品,不願意涉足國外商品。這種認知偏誤很危險,會讓自己的投資承擔過多不必要的風險。多樣化持有相關性低的商品,不但能讓你在晚上睡得著覺,還能在金融風暴來臨時,降低傷害。

3. 有良好的資產配置、並定期再平衡:當你通過風險屬性測試與需求,建立起資產配置,就得要在設定的時間內長期投資,而且定期檢視配置,假若配置已經偏離原有設定,就必須調整回來,這個步驟就稱為「再平衡」。「再平衡」的最大作用是幫助你維持合理的風險範圍,不暴露過高的風險之中。

4. 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過去數十年,主動型基金當道,投資成本高,吃掉投資人的獲利,因此,這兩年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大受歡迎。所以投資時應注意投資成本,選擇低成本且維持市場報酬的指數基金。

5. 有稅收意識的投資:這點在國外比較常見,在臺灣,勞退自提或私校自提可享投資的稅務減免。

6. 遠離權值股:這點是麥博個人的選擇,他認為購買股票應考慮價值、動能和趨勢三個因素,基於這些條件,權值股不會是他的投資標的。當然,麥博也認為,一般人可以按照上述原則與個人需求,擬定自己的金字塔。

分享這兩圖給大家,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方法,排除過時、傻氣的方式,調整模式,相信一定可以改變你的投資報酬。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