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花4千億,韓國搞文創、台灣蓋軌道...如今韓流席捲全球,而台灣除了吸引外勞,只留下一堆爛尾樓

紅色子房,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紅色子房投資團隊執行董事、國立大學兼任講師與商周專欄作家。長期擔任地產投資法人招商引資顧問,創設私募平台鼓勵優質地產經營團隊發展,並開設子房學院支持有溫度的「美好生活投資學」,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幸福角落置產術」。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如果要比較哪個國家夠「前瞻」,迷上韓劇與韓星的朋友,應該對韓國文創產業的精緻度不陌生。當年韓國在1998年確立「文化立國」的國家發展策略後,在1999年提撥500億韓元成立「文化產業振興基金」,2003年更加碼到2,200億韓元。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勢如破竹,2004年韓國文化產業就佔有全世界3.5%的文創市場,此後一直保持著每年3%~4%的增長率。後來配合「文創業振興委員會」的設置,更成立15兆韓元(編按:約台幣3983億元)「文創業振興基金」傾國家之力發展。所以當2016年韓國經濟受到三星手機爆炸和政局動盪影響陷入低迷,但韓國文創產業出口不減反增,出口額突破60億美元。

比較我們的「前瞻計畫」,8800億的預算有將近一半花在軌道工程。而我看到的「前瞻結果」後續發展,是地方政府與目前面臨缺工缺料的營造商,在不斷的招標與追加預算中輪迴。還記得在2016年,過去有營造資優生之名,36年歷史的「理成營造」, 在經歷公共工程低價搶標潮後,因為北藝中心工程案倒閉,留下了北藝中心半完工的爛尾樓。再細數台灣目前的爛尾樓、蚊子館已經過多,如果政府的發展政策仍在大興土木,除了只吸引少數財團商機與外勞,並沒有帶來國外觀光與投資消費人潮,再強的資產活化團隊也救不了錯誤規劃的硬體工程。

我周邊許多台灣的中小企業老闆們都很聰明與努力,而我們就像在一艘大型郵輪裡的商場,大家積極地做生意,積極地發展。但是如果掌舵的船長走錯方向,撞到冰山,整艘郵輪仍會漸漸沉下去。

現在大家是該搶著緊盯救生艇的位置,還是走上樓找船長好好討論一下方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