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隱形成本二:老闆說了算
講人情味,排休、補班缺法定協商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認為,一例一休的精神之一,就是強調勞資要多溝通協商,過去台灣的企業多是老闆說了算,尤其是中小企業,他提醒這群頭家,未來真的要學習花更多時間和勞工溝通,許多包括特休排定、補班權益的變動聘雇條件,不只要照規定走,更一定要透過溝通,形成勞資會議紀錄。
採訪過程,許多服務業雇主也坦言,在實施一例一休之前,包括排班或加班,過去只要老闆和員工口頭講好就好,員工想多賺就多排班,老闆需要調度也很容易找人配合,甚至連工資都可以商量,「過去和員工是搏信任感、講人情味,現在什麼都要先講法律。」
隱形成本三:工時長=多賺錢
靠加班增收入,卻創「假性競爭力」
很有意思的是,調查發現,對於台灣各行各業工時普遍過長的現象,站在不同立場,雖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都同意將「延長工時」和「多賺錢」畫上等號。
把延長工時視為常態,並期待透過加班提高收入,已成為台灣勞工長期以來被養成的工作慣性。更深一層來看,存在的卻是靠長工時創造「假性競爭力」的集體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