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上市櫃公司拿人民幣當小金庫...中國5次降息,台商套利變踩地雷?

上千億資金在中國流通,逾千家企業持有相關理財商品,受人民幣雙率雙跌拖累,導致風險大增,報酬率不如預期。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實例三:汽車配件大廠同致電子十月初代子公司同致電子科技(廈門)公告處分理財商品,該商品是興業銀行「金雪球二號」人民幣理財商品,總投入金額是人民幣三千六百五十萬元,處分收益是人民幣三萬五千元,報酬率竟只有○.○九%!

事實上,中國銀行業目前理財商品類型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最多,銷量占總量七成以上,也是台灣上市櫃公司最常買到的,這類商品有的號稱報酬率可以達雙位數。

危機主因:
中國債市陷泡沫風險

為什麼這類最大宗的理財商品會出現報酬大幅下滑?因為該商品多半以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本金賺得的收益再去投資股市指數、房地產、商品價格或者對賭利率等。一旦本金投資也出了問題,後面衍生的投資效益就等於掛零,銀行就會被迫以預期最低收益率兌付,甚至有銀行因為擔心違約,選擇提前終止該理財商品的窘境。

這股趨勢從今年來一直惡化中,截至八月底,中國理財商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四.五四%,是近一年來新低,原因和中國央行有關。因為從去年十一月以來,中國已經有五次降息及四次降準動作,市場資金過多,導致投資商品報酬轉差,影響到理財商品收益率,年底前可能面臨保四大戰。

更深層的來看,這將是目前中國債市陷入泡沫危機的跡象。

先來看一個統計數據,截至十月底的過去六個月,中國一年期AAA級公司債收益率下跌九十八個基點至三.○二%,而同期銀行理財商品預期收益率並未等比例下滑,僅下跌六十二個基點至四.五%。

用白話來說,就是中國的銀行去買最優質公司債收益率,都還不足以償還承諾給客戶的收益,那麼銀行就得去購買殖利率高但違約率也高的公司債,或者是用槓桿擴大投資,等於銀行把更多風險攬在自己身上,但當原本只是賺利差的銀行變得更加有風險,買商品的台灣客戶自然也避不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