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焦慮、工作也憂鬱,關手機、拒絕邀約,4個方法教你暫時遠離令人焦慮的環境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人一旦發現全心投入的事物最終發展不如預期,就會終日感到鬱鬱寡歡。其實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還算好辦,若是麻木不仁,可能代表我們早已筋疲力盡到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就算偏離自我也渾然不覺。

如果我們沒發現自己不快樂,就會離自我越來越遠,內心的焦慮也會越演越烈。若是想減輕焦慮,首要之務就是訓練自己能敏銳察覺內心產生的不悅及矛盾感。像是不悅的原因、負面情緒從何而來,以及今後的人生有何打算,事後再來思考就好。

話雖如此,但總不能叫人突然辭掉工作搬去鄉下吧?連我也沒有那樣做的勇氣。本篇我將介紹暫時脫離焦慮環境的方法,這些都是我親自實踐並奉行至今的有效行動。

1.手機關機

先把手機關機吧!這是所有人都能立刻輕而易舉做到的好辦法。

雖然我在東京過窩居生活時沒用手機,但4年前移居臺灣時還是買了手機。這時我才驚訝地發現,手機幾乎占據了日常生活所有的零碎時間。邊吃東西邊看手機的人就是這樣吧!

除此之外,過去像是在車站搭乘電扶梯、等待列車進站、剛醒來半夢半醒之間等能夠放空的零碎時間,如今都被手機霸佔。少了放空的時間,感覺就像隨時有人在後頭追趕自己般,讓人靜不下心來。話雖如此,大家還是自願性地掏出手機⋯。

我嘗試關機後,才發現原來沒有手機的世界超~安靜。這才驚覺原來手機和網路傳來的資訊和廣告有多麼吵雜,內容有多麼瑣碎,它們輪番轟炸著大腦,使人心浮氣躁。這個發現讓我感到既新奇又愉快。

關掉手機,腦袋開始放空後,天馬行空的靈感也紛紛竄入腦中。

最近我異想天開的想法是「手機成天跟我黏在一起,想必也很累吧?」如果我是手機,才不想一直開著機呢。

某一天,當我把關掉的手機留在屋內準備出門時,突然心血來潮地把手機放在枕頭上,還為它蓋上棉被,希望今天讓它好好休息。走出屋外時,我瞄了床鋪一眼,覺得它的睡姿真可愛,甚至想對它說:「好了快睡吧,真是辛苦你了,謝謝。」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想問我:然後呢?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然後。

如今的社會氛圍中,我們的言行舉止總是被規定要有結果、理由和結論,要不然就是提出成效或是性價比,關機(創造放空時間)就像是一種使我們跳脫這種框架的練習。你會發現不用向他人刻意解釋結果跟理由,會給自己一種彷彿重獲自由般的暢快感,甚至感到意猶未盡呢。

硬要說的話,調劑生活的東西有很多,但是腦袋放空的瞬間,這種暢快感會意外地快速降臨,而且既不具備危害身心的成癮性,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

不帶手機出門後,也會大幅影響到自己的所聞、所見和所想。本來微不足道的事物,頓時都會看見跟聽得一清二楚,像是他人的走路方式、平常覺得平淡無奇的景色,還有人們對談時的語尾起伏等,然後就會突然興起一些奇思妙想,替手機蓋棉被就是一例。

當我們無止境地滑手機,就會填滿所有異想天開的放空時間。

大腦放空有什麼益處呢?我只能說它雖然重要,但卻沒有明顯的益處。反過來說,凡事講求利益,腦袋無法放空又喘不過氣來的處境,才是真正讓人感到壓力很大的元凶。

利用關機爭取時間及空間上的寧靜,才有機會察覺自己是否被焦慮追得團團轉。

絕大部分的人早已習慣手機不離身,剛開始把手機關機很可能會感到坐立難安。
但放心吧,這是正常現象。

養成關機的習慣後,對於手機和網路消息的反應速度會慢別人半拍,不斷更新的資訊也會在瞬間稍縱即逝。

如果我們面對訊息的流逝能感到無動於衷,內心焦慮感也會減少幾分。因為這代表你可以一派輕鬆地看待這件事,反正若這個訊息跟自己有緣,早晚會再相遇吧。

再次提醒各位,沒有養成定期關機的習慣,焦慮又會慢慢累積起來。別以為成功消除過焦慮一次,就能從此掉以輕心。

焦慮好比塵埃,會在不知不覺間無聲無息的積在心中。必須頻繁清掃,不然過濾器會堵塞,導致情緒探測器故障,使我們分不清楚是非對錯,好的壞的統統照單全收。

只要持之以恆地關機,就能跨出遠離焦慮世界的一小步。也許尚未習慣時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大家不妨先從晚上關機開始做起。習慣後就可以在出門前故意把手機放在家裡。只要連哄帶騙地延長自己不看手機的時間,久而久之就會發覺暫時離開手機也沒什麼大不了。

當你領略到「原以為沒手機會活不下去,但意外地沒什麼大不了」後,內心會感到無比自由。

請各位務必體驗看看。

2.拒絕不想去的邀約

每個人多少都有推不掉不想去的聚餐和聯誼,最後答應赴約的經驗吧?試著拒絕這種邀約吧。

話雖如此,要大家突然硬起來推掉邀約也很強人所難。如果彼此是像朋友那種對等關係還好處理,但不對等關係的邀約往往很難推辭。我通常是盡可能地全數拒絕,也會稍微編些理由,好讓自己更容易拒絕別人。

雖然我會捏造理由,但我不認為這是說謊。真要說起來,勉強自己赴約才是對自己的心說謊吧。既然橫豎要說謊,與其對重要的自己說謊,不如對無關緊要的他人說。

如果邀約對象是自己也想見的人,我們絲毫不會產生拒絕的念頭,也就是說,我們大可不必在連見面都會讓自己感到厭煩的對象面前裝好人。

雖然我基本上都有空,沒有忙到無法赴約的問題,但是我酷愛獨處。由於當面直接拒絕很傷感情,所以我往往會捏造理由。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