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節稅》小資族、投資大戶股利所得如何節稅?會計師公開合法方法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去年證券商新開戶數達109萬戶,其中40歲以下族群占比逾6成,成為台股新動能,不論繳出何種投資成績單,均牽動今年5月報稅方式,如何運用股利「合併計稅」、「分開計稅」二選一擇優適用機制,透過情境試算,解析合法節稅攻略。

所謂「合併計稅」,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說明,股利和其他綜合所得合併計算稅額,並按「股利所得金額乘以8.5%」,計算可抵減稅額,每一申報戶的抵減稅額,以新台幣8萬元為限。

如果採取「分開計稅」,股利以28%分開計算應納稅額,再與其他綜合所得計算的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年薪百萬元以下 股利所得申報眉角

楊建華指出,若為小資上班族,綜合所得稅率為5%至30%者,建議採取合併計算股利所得稅較有利;不過,建議民眾仍要實際計算後,才知道哪種方式最能省荷包。

舉例來說,單身上班族黃小姐,薪資所得90萬元、股利所得10萬元。

選擇合併計稅,黃小姐綜合所得淨額計算方式為100萬元減掉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元、薪資扣除額20.7萬元。綜合所得淨額為57.7萬元,適用綜所稅率級距為12%,扣掉累進差額3.92萬元,抵稅前應繳納約3萬40元;不過,10萬元股利所得可抵減8.5%、即8500元;最終,黃小姐須繳納約2萬1540元。

若黃小姐採分開計稅,薪資所得90萬元扣掉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元、薪資扣除額20.7萬元,綜合所得淨額為47.7萬元,適用課稅級距為5%,應納稅額為2萬3850元;10萬元股利所得要以28%分開計算,須繳2.8萬元;兩者合計5萬1850元。

由此可見,對單身上班族黃小姐來說,採「合併計稅」方式,才能聰明合法省稅。

●綜所稅率5%小資族 投資理財創造節稅空間

小資族透過存股領股息,除可望放大收入,還可有感減稅,楊建華表示,若納稅義務人適用的綜所稅率為5%,可利用股利合計金額8.5%計算可抵減稅額,申報時創造3.5個百分點的節稅空間。

舉例來說,單身上班族張先生,薪資所得60萬元、股利所得5萬元。

綜合所得淨額計算方式為65萬元減掉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元、薪資扣除額20.7萬元。綜合所得淨額為22.7萬元,適用綜所稅率級距為5%,應繳納約1萬1350元;5萬元股利所得可抵減8.5%、即4250元;張先生的應納稅額為7100元。

不過,如果張先生沒有投資,薪資所得60萬扣除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元、薪資扣除額20.7萬元,綜合所得淨額為17.7萬元,適用綜所稅率也是5%,應繳納8850元。

也就是說,張先生理財投資,有了股利收入,要繳的稅反而少1750元。

●投資大戶、股利豐厚退休族群 聰明報稅心法

單身大戶李小姐,薪資所得500萬元、股利所得1000萬元。

假設選合併計稅,李小姐的綜合所得淨額為1457.7萬元,適用課稅級距為40%,扣掉累進差額86.4萬元,抵稅前應繳納約496萬6800元,1000萬元股利所得上限可抵減8萬元,最後李小姐須繳納488萬6800元。

若改採分開計稅,李小姐綜合所得淨額為457.7萬元,適用課稅級距為40%,扣掉累進差額86.4萬元,應繳納約96萬6800元;1000萬元股利所得以28%分開計算應納稅額為280萬元;兩者合計約376萬6800元。

因此,對單身大戶李小姐來說,採分開計稅方式較優。楊建華說明,李小姐無論選擇股利合併或分開計稅,適用的綜所稅率都是40%,但若選擇分開計稅,等同將股利所得獨立於其他綜合所得,以28%計稅,申報上相對有利。

●高股利所得分開計稅 列舉捐贈節稅效益縮水

從企業主及高股利所得人士角度來看,KPMG執業會計師洪銘鴻指出,股利所得一旦選擇分開計稅, 依現行所得稅法規定,這筆股利所得並非計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計算,因此如果大股東主要所得以股利所得為主,有習慣捐贈固定的財團法人對象,將使可列舉扣除捐贈上限金額大幅縮水。

舉例說明,王董事長每年綜合所得總額3000萬元,其中包含股利所得總額2800萬元,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累進課稅時,王董事長每年都會捐贈幾個財團法人(基金會)全年合計共600萬元,捐贈列舉扣除上限剛好是600萬元(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節稅效益為240萬元(600萬元×適用稅率40%)。

如果在股利所得分開計稅之下,雖然全年的所得總額同樣是3000萬元,分配股利2800萬、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則綜合所得總額僅有200萬元,捐贈財團法人的列舉扣除上限僅40萬元(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節稅效益只有4.8萬元 (40萬元×適用稅率12%)。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