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測驗:失去1千元的痛苦指數,是你得到1千元的快樂指數的幾倍?

數字很冷冽,卻能反應市場的榮枯興衰。思考很無趣,卻能掌握標趨勢的起伏轉折,歡迎一起加入dolin66數字與思考的遊戲時間,一同探討房地產、股票乃至於其他社會及經濟議題,表象背後的潛在趨勢。
錢
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經濟學理論中最重要的假設之一,就是所有的決策都是理性的。然而曾經參與過投資市場的人(包括我在內!)都知道,自己曾做過多麼愚蠢的決定!對此,經濟學家自有一套解釋的說詞:市場上會有另一群更有理智的投資行為會自動平衡那些傻瓜的愚蠢行徑,讓市場回歸效率。因此,「整體而言」股票市場買賣行為都屬於理智的決策。

作為投資者,我們不用太在乎經濟學家的說詞;我們該在意的是,如何避開那些愚蠢的不理性情緒與行為。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人來參加一個遊戲,當硬幣出現正面時,人們要付出100元美金;當反面向上時,則獲得100元美金獎勵。理論上這是個公平的遊戲(輸贏的機率都是50%);結果竟顯示,大多數人不願意參加遊戲,直到把獲勝獎勵提高到250美金後,才能誘使人們參與(表示遊戲達到心理認知的公平狀況)。

換句話說,人們失去1千元的痛苦程度,是得到1千元快樂程度的兩倍半。所以投資人往往會有「避損」的潛在意識。反應在投資行為上就是人往往選擇將獲利的股票賣出而保留虧損的股票,只因為不願去承受實體金額虧損與心理懊悔的雙重痛苦,因此選擇當個把頭埋在沙裡的駱駝,認為只要沒賣掉,帳戶的損失就不會成真。然而,若資金都卡在等待解套的股票上,怎麼還有資金來購買好股票?所以為了克服這樣的情緒,設定並嚴格執行停損是投資者無法迴避的功課(編按,在此針對想「低買高賣」賺股票價差的投資行為而論)。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