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2023年中國市場是否揮別陰霾,步入多頭行情?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1.陸股自2022年10月底開始迎來空方情緒宣洩後的大反彈,2023年中國市場是否就此揮別陰霾,步入多頭行情,是當前所有投資人關切的問題。

2.我們對陸股雖然抱持期待,但在看到機會之餘,不能否認風險的存在。我們認為其中較大風險,在於政府的改革開放之路,是否有停止跡象,畢竟改革開放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因素。

3.從布局角度看,我們認為H股未來幾個月會較有機會,因為過去2年被壓抑得很慘,許多資金流出,很多個股估值過低,已無法用基本面解釋。所以跟其他資產相比,陸股現在有很大吸引力。

陸股自2022年10月底開始迎來空方情緒宣洩後的大反彈,2023年中國市場是否就此揮別陰霾,步入多頭行情,是當前所有投資人關切的問題。若從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二十大)後的政策變化來看,伴隨新的領導團隊成形,防疫措施朝放寬跡象明顯,政策逐步朝向經濟重啟方向前行,這對市場信心有著強大的支撐效果。

在二十大召開之前,市場對二十大會議結果抱持疑慮,導致市場急跌。所幸,伴隨新領導團隊成形,中央開始將政策重心轉向經濟,政策上明顯見到調整和改變,其中防疫措施即是一例,官方目前逐漸調整原本的「零疫情」政策基調。

這些鬆綁的政策給了市場希望,這表示儘管中國疫情未來還是可能出現擴增的狀況,但在政策邁向經濟重啟後,意味著未來會持續朝開放的方向推進。所以我們看到當市場傳出中國政府在討論放寬清零政策的配套措施,及可能公布調整疫情管控方案的消息後,香港恒生指數當日隨即大漲逾1,200點,漲幅達7.7%(詳見圖1)。

 

除了在疫情管控朝正面發展外,中國政府在房地產方面也祭出許多有利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出16條支持地產的措施,例如房企三支箭政策擴大支持民企債券融資、展延債務到期日等,祭出兼顧房地產業供需兩側需求的政策支持。

這些舉措可說是從過去零碎性的政策,整合延伸至對整體地產價值鏈的全面支持,尤其是對地產開發商的債券保障,不但緩解地產開發商的融資壓力,更重燃市場的正面氣氛;這套穩定房地產業的完整配套做法,有機會成為提振地產復甦的關鍵因素。

本益比僅7~8倍
民營銀行具投資潛力

若從整體市場來看,地產跟金融都屬於相對穩定、不會有過高成長的板塊,而通常體質較佳、表現較優的產業龍頭,往往可以取得較高的市占率。這也是我們看好金融龍頭的原因,例如一些民營銀行商業模式佳,可維持每年平均雙位數的成長,本益比僅7~8倍,就長期投資角度來看,這些是值得留意的標的。

保險股則因為中國保險的滲透率還很低,目前沒有哪家保險公司特別突出、擁有極高市占率,未來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但因為保險銷售通路主要還是得仰賴銀行,這種模式的利潤率普遍較低;因此在選股上,建議要著重有自己銷售通路的保險企業,才能有較高的利潤跟議價能力。

而備受矚目的半導體產業,屬於國產化政策的受惠股。儘管當前陸企的技術水平距國際大廠仍有段差距,加上目前全球半導體景氣週期處於下行階段,因此需用更長期的眼光去觀察,但這些科技硬體產業應會日趨正常化,所以亦存在投資機會。

我們對陸股雖然抱持期待,但在看到機會之餘,不能否認風險的存在。我們認為其中較大風險,在於政府的改革開放之路,是否有停止跡象,畢竟改革開放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改革開放路線持續,投資中國就不太需要擔心。

估值遠低於基本面
H股未來幾個月表現看好

另一個風險則是跟其他國家的關係。美國防堵中國的目標很明確,畢竟中國是很大的經濟體,美國勢必透過各種方法去維持自身利益跟優勢。例如美國不久前通過的晶片法案,幾乎封殺了所有高階晶片出口至中國,但這也造成美國半導體科技股受挫,畢竟中國還是美國晶片公司的最大客戶。

但美國也不至於逼死所有陸企,一些較低端的晶片或科技設備,還是可以從美國出口。因此儘管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還會延續,但從G20拜習會後,可以看到中美緊繃局勢已有所緩解。

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各產業也愈來愈多政策監管,不過當前趨勢逐步朝對的方向發展,故投資機會還是很多。只是中國市場波動也大,必須用更長期的角度去看。政府政策對市場及經濟短期或許有明顯影響,但長期來看,這些政策衝擊有望逐漸淡化。且目前信貸脈衝已經反轉向上,而中國信貸週期通常是領先實體經濟約6~9個月,若以此推估,預料中國經濟有望在未來1年復甦(詳見圖2)。

 

從布局角度看,我們認為H股未來幾個月會較有機會,因為過去2年被壓抑得很慘,許多資金流出,很多個股估值過低,已無法用基本面解釋。所以跟其他資產相比,陸股現在有很大吸引力。目前雖已看到估值重估,但還在起步階段,一些個股還落在金融風暴、經濟崩潰時的估值,殖利率甚至超過10%。現在仍有很多人對中國抱持懷疑,但這代表還有很多投資機會。

小檔案_施斌

學歷:上海復旦大學(學士)、美國杜蘭大學(碩士)
經歷: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團隊主管、博時基金管理國際業務主管、博時基金管理基金經理人
現職: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

延伸閱讀
存金融股和存金融股ETF 0055誰比較賺?數字見真章:僅有半數贏過0055-Smart智富ETF研究室
「記帳是為了讓我可以更安心消費」...記帳後,你會開始注意到每一筆消費有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