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遠距成交女王黃明楓,在保險業有將近20年的經驗,除了業績年年成長外,更在2024年帶領團隊創下4億5,000萬元的業績,並榮獲台灣第1位亞洲信譽最佳數位主管獎,她將以實戰經驗分享觀察客戶的技巧,並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提供讀者溝通的方式。
- 從客戶提問的方式,看出他們關心的重點
- 從客戶說話的方式,看出他們的心理狀態
- 從客戶行為的方式,看出他們的情緒
- 溝通技巧1》對分享型客戶,將話題引導回主題
- 溝通技巧2》對安靜型客戶,提供暢聊的安全感
- 溝通技巧3》對價錢敏感型客戶,主動提出解決方法
- 溝通技巧4》對猶豫型客戶,觀察並掌握需求關鍵
- 溝通技巧5》對專業型客戶,心態開放避免爭執
身為業務的你,是否常常在介紹商品給客戶時,不知道如何開頭?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抓到客戶心中的想法?明明已經對自家的商品有十足的信心,但客戶卻不買單!到底是本身的問題,還是與客戶之間產生意見的分歧。
本篇文章由遠距成交女王黃明楓,不藏私分享擔任業務多年的實戰經驗,手把手告訴你客戶有分哪幾種類型,面對這些客戶該如何溝通,進而讓客戶願意買單!
首先,在介紹商品給客戶時,通常會在談吐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客戶的言行舉止。簡單來說,成功的銷售來自洞察客戶心理狀態,看懂他們的提問方式與說話細節,就可以快速判斷他們的需求,加速成交!更進階來看,我們大致會將客戶提問的方式,分成3種類型「提問方式、說話方式、行為細節」。
從客戶提問的方式,看出他們關心的重點
客戶會主動發問,代表他們對商品有極大興趣!我將客戶提問歸納成3種方式,並根據提問方式了解客戶想被滿足的需求:
開放式問題:聽出客戶有興趣的主題
客戶如果使用開放式問題,通常表示他們希望深入了解某個主題。
例如客戶如果問:「這個多少錢?能不能優惠?」表示他是價格導向型客戶,重視性價比。業務員就可以在跟他介紹商品時,推薦性價比高的產品,就有機會加速成交。
封閉式問題:聽出客戶在意商品資訊
客戶如果使用封閉式問題,可能表示他們對商品具體資訊有興趣。
例如客戶問:「這個跟XX商品比,保障有差嗎?」表示他是功能導向型客戶,因此業務員在介紹商品時,要提供數據與對比,讓客戶更快進入狀況。
情感性問題:聽出客戶真正擔心的重點
客戶如果使用情感性問題,可能反映他們的需求或對商品的擔憂。
例如客戶問:「有後續服務嗎?」表示他是安全感導向客戶,業務員可以多強調保障與售後服務,讓他們安心。
從客戶說話的方式,看出他們的心理狀態
除了客戶的提問類型,客戶的語速、語調和用詞也能反映他們的心理狀態,進一步幫助銷售人員判斷他們的個性與頻率,進而做出相應的回應方式。
語速:緊急度 vs. 猶豫度
客戶如果使用快語速通常表示興奮或急於了解,而慢語速可能表示思考或不確定。
例如:「跟我說重點!」這類型的客戶喜歡簡單明確,業務員在溝通時就不要繞圈,直接談核心價值。
語調:情緒與信任感
留意客戶的語調的變化,高音調可能表示興奮或不滿,而低音調則可能表示冷靜或懷疑。
例如:「我再想想,這跟XX比呢?」這類型的客戶需要信任感與數據,業務員可以用新聞案例、過往數據等,加強客戶的信任感。
用詞:專業度 vs. 生活化表達
觀察客戶使用的專業術語或日常用語,這可以幫助你了解他們的背景及需求。
例如:「我知道買房子後短期就賣出會有房地合一稅的問題。」這類型的客戶對於這方面領域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如果業務員可以在這個專業上跟他討論或提問,客戶就會愈講愈多。
從客戶行為的方式,看出他們的情緒
在談話過程中,注意客戶的肢體語言和反應,例如手勢、眼神接觸等,這些都能看出他們的情緒和興趣。
可以觀察這3點:
1.點頭、眼神專注:代表客戶對此話題有興趣,業務員可以加強這部分的說明。
2.皺眉、表情嚴肅或呆滯:可以看出客戶可能不感興趣,業務員要換個角度或改變話題切入。
3.主動發問:代表客戶有購買意願,業務員可進一步引導成交。
在透過觀察了解客戶需求後,該如何運用溝通技巧,激勵客戶成交?我將客戶大致分為5種類型,在遇到不同類型的客戶時,可以精準溝通,就能大幅提升成交率!
溝通技巧1》對分享型客戶,將話題引導回主題
行為特徵:
喜歡聊天,話題多元,容易從產品談到個人生活,常常會偏離主題。
如何應對與溝通:
主動引導話題,讓他們分享更多經驗或故事,從中聽出客戶的痛點和需求。例:「這真的很有趣!但是剛剛提到的內容,這樣的解決方案適合您嗎?」
溝通技巧2》對安靜型客戶,提供暢聊的安全感
行為特徵:
回應簡短、不主動表達想法,讓人難以判斷需求與意願。
溝通技巧:
使用開放式問題,讓他們感到舒適與安心,重視他們表達的意見。例:「請問您最在意的是哪個部分?」或「您希望我們的服務能解決什麼問題?」
溝通技巧3》對價錢敏感型客戶,主動提出解決方法
行為特徵:
關注價格,頻繁詢問折扣或與競品比較,不太關心產品價值。
溝通技巧:
主動提供競品比較,幫助他們理解產品的性價比。可以提供折扣或套餐選擇,吸引他們下單。例:「這個價格可以,但我們可以調整付款方式來讓您更彈性。」
溝通技巧4》對猶豫型客戶,觀察並掌握需求關鍵
行為特徵:
一直說「我再想想」、「我需要考慮一下」,但沒有明確的拒絕或進一步行動。
溝通技巧:
1.了解顧慮:找出客戶真正的猶豫點,並解答他們的疑慮。
2.創造緊迫感:提供「限時優惠」的訊息,促使客戶快速決策。
3.降低決策風險:可以提供客戶試用、保固或退款機制,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4.設置行動期限:引導客戶先做小的承諾,例如先付訂金,可以享有現在的優惠價,降低他們的心理障礙。
溝通技巧5》對專業型客戶,心態開放避免爭執
行為特徵:
對產品或市場很了解,問題犀利,會問許多細節,甚至挑戰你的說法。
溝通技巧:
1.展現專業正向回應:展現對產品熟悉,並對市場有深入了解,用專業正向的回應解決客戶的問題。
2.反向提問,建立對話:順勢讚美客戶對於產品的熟悉,並適時地反問客戶他的看法。
3.避免與客戶爭辯:當客戶對於產品些有懷疑時,以專業知識與客觀數據來回應。
表1:客戶類型、如何與客戶溝通
客戶類型
|
客戶特徵
|
溝通技巧
|
分享型客戶
|
話很多,容易離題
|
1.主動引導話題 2.讓客戶分享經驗或故事
|
安靜型客戶
|
沉默寡言,不太表達意見
|
1.觀察客戶的舉動 2.判斷客戶的興趣,並適時補充資訊
|
價錢敏感型客戶
|
在意價錢,喜歡比價
|
1.著重介紹產品的優勢 2.提供商品的性價比 3.靈活報價
|
猶豫型客戶
|
猶豫不決,遲遲不做決定
|
1.了解客戶顧慮 2.限時優惠、試用方案 3.提供保固年限、退款機制
|
專業型客戶
|
問題犀利,愛挑戰
|
1.專業態度回應客戶 2.讚美客戶並詢問看法 3.避免與客戶產生口角
|
資料來源:《績效翻倍的超業思維》線上課程
整理:賴伯愷
|
當要當一個厲害的超業,絕對不止上述所寫的內容。在面對客戶時不尷尬、懂得察言觀色,並在過程中提升成交的機率,都是成為超業最基本的特質。若還想要持續的提升自我價值、溝通技巧、團隊業績,不妨點擊連結,內容有結合黃明楓老師多年的經驗,協助你在業務相關工作更上一層樓!
這堂課適合誰:
1.想讓業績更上一層樓的業務員
2.帶團隊又衝績效的業務主管
3.想建立客戶信任感的銷售員
4.快速掌握客戶需求的行銷公關
5.提升溝通技巧的職場工作者
透過這堂課你將學會:
1.了解頂尖業務的心法、業績不再靠運氣
2.定位強化個人品牌與社群,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3.5招情緒價值成交術,讓客戶只想跟你買
4.激發團隊潛能的領導風格,業績再翻

延伸閱讀
想要自行創業提高收入?行動前先向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學習:經營的3個環節
「第2名等於是頭號輸家!」黃仁勳的25條管理哲學
我有成為有錢人的命嗎?人的大運每10年會轉變1次:10個信號,你可能正要走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