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摘要

版主一位年約50出頭的女同事,有2個小孩,辛苦了幾十年存下400多萬元,對未來感到焦慮,擔心無法金援孩子未來成家買房...。究竟該照顧孩子們到什麼程度?

版主一位年約50出頭的女同事,有2個小孩(碩士班一年級與大學三年級),前幾天略顯無奈地和版主聊起財務規畫。

同事沒什麼投資,大部分都是定存,辛苦了幾十年存下400多萬元現金。前幾天慨感嘆著,擔心退休金不夠用。版主心想,按照這個存錢速度,就算不投資,同事夫妻倆於60歲時應至少能存下600萬元、700萬元現金,搭配勞保與勞退,雖然退休後無法錦衣玉食,至少衣食無缺應當沒問題。

繼續聊下去之後發現,同事原來是擔心2個孩子畢業後無法順利就業、無法買房,因此這些存款打算在孩子們未來如果面對經濟困境時,可以提供財務支援,也許是創業資金、也許是買房頭期款等...。

版主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因此同事的慨歎,版主並沒有給太多評論,只是簡單勸她:「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孩子們最大的支援,凡事量力而為。」同事的個性非常傳統保守,版主當然也沒有建議將存款投入股市。

究竟該照顧孩子們到什麼程度?

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有人可以完完全全的付出(包含金錢上的完全付出),有人相信孩子們一定能憑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片天。

版主也是2個孩子的父親,同樣會擔心孩子們的未來,但凡事量力而為,以版主的家庭收入狀況,實在不允許為孩子們提供太多的經濟援助,只能做到讓孩子們無憂成長、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至於未來,孩子們恐怕是要靠自己打拚了。

版主和大部分人一樣,來自平凡的中產家庭,收入只能算中上。這樣的背景,版主認為,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孩子們未來最佳的援助。

對孩子們要有信心,路是走出來的,不是別人鋪出來的。能幫的盡力幫,超過能力範圍的,就由孩子們自己努力填補吧。

版主從雲林北上桃園工作,買房買車、成家立業,原生家庭沒辦法提供財務支援,每一分錢都是辛辛苦苦靠自己努力攢出來,從無到有的過程,那種辛酸不堪回首。咱們行,孩子們也一定行,要相信孩子們有比我們還強大的韌性。

先把我們自己照顧好,行有餘力再來考慮孩子們吧!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市值型VS.高息型》要股息還是要成長?存股老手:報酬不是唯一的選擇標準
ETF存股,市值型、高息型結果竟差距250萬?存股專家:前期追成長、後期重股息
靠存股,年領50萬股利容易嗎?從數據揭殘酷現實:恐是一般人的存股極限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