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退休後想靠高股息ETF生活,長期提領下資產會歸零?存股過來人這樣說...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摘要

存高股息ETF 20年、30年,退休後每個月固定提領,該擔心資產「提領至歸零」嗎?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分享5大看法,認為這說法其實有點危言聳聽。為什麼這樣說呢?

存股20年、30年,退休之後勢必得從股市提領資金做為生活費。每個月固定提領,會不會過早把股票資產花完?(編按:近期有網友提出試算論點,認為「千萬元投資0056等高股息ETF產品,每年提領約50萬元生活費、股息再投入,如果現金不夠就賣股,經過多年提領後,當初千萬元的資產居然會歸零」的議題)。

先說結論,版主認為這些股票會「提領至歸零」的論點,有點危言聳聽了。

幾個看法:

1.如果是單純領息當生活費,領多少花多少、一股都不賣,股票怎麼會被提領至歸零呢?

2.如果投資的全是沒配息產品,那麼勢必要每月定期賣股,但只要仔細計算、嚴格控管,不要老是想著大魚大肉、不要老是想著每個月一趟歐洲旅行,有紀律地慢慢賣,就不用擔心過早賣完。

如果全數持有沒配息產品,最好的賣法是每個月賣出固定股數。假設退休時持有500張(編按:以0056為例),預計餘命30年,那麼每個月可以賣出約1,388股,賣出這1,388股所得的資金就是每月的生活費,賣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生活。

仔細計算、嚴格控管,何須擔心股票過早賣完呢?

3.如果配息型與不配息型產品都配置,那麼配息型產品一股不賣,不配息型產品估算餘命之後每個月慢慢賣,同樣不須擔心股票過早賣完。

4.如果我們安分工作至60歲過後才退休,還會有國家提供的月退休金,就能減少提領股票資產。版主建議,最好還是要取得國家提供的月退休金,網路上很多大神30歲、40歲就脫離職場,想來不是家境殷實,就是本業收入豐厚,咱們一般中產階級絕對不可能靠存股致富,不要幻想30歲、40歲就開心辭職,最好還是認份工作直到取得國家月退休金。

5.版主始終認為,投資是一輩子的事,退休之後還是要持續投資以對抗通膨,只不過投入金額可以降很低,一個月2,000元、3,000元也好。 離開職場後只要持續小額投資,可以減緩股票資產消耗速度,根本不用擔心股票資產提前花完。

存高股息ETF,長期提領下資產會歸零嗎?

網路上很多論點都很奇怪,似乎都假設我們不懂的根據資產多寡調整生活開支,單純數學計算之後就認為股票資產會提前花完,尤其認為大舉投資高息型ETF的股民最有可能提前耗盡資產。

數學計算是一回事,但實際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是睿智的人,並非不知變通的機械,本來就可以視情形增減支出。股票資產豐厚,那當然可以過得滋潤一點;股票資產不多,那就控制欲望,粗茶淡飯也是能開心過日子。

做好規畫,有多少股票資產就過多少生活,版主不會擔心股票資產過早花完這個假命題。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高股息ETF的「平準金」會有用完的一天?0056也曾有過「無息可配」的紀錄?
月退俸4萬不夠用?自己的退休金流自己救!想安穩退休,這「3件事」得做到
8月ETF配息榜》00878、00929、00940…26檔ETF接力除息!這3檔配息率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