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市值型ETF年化報酬逾8%,長期投資穩賺不賠?5種投資疑慮一次解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成立財經部落格與粉專後,有些網友會向我丟出他目前遇到投資上的問題,有些是不知道怎麼開始,有些是財務規畫,更有些是手頭上的股票該如何處置,通常我會就他們的個人狀況提供無偏見的意見,主要也是因為我本身沒有銷售任何產品。

經歷一定的市場週期循環後,我發現不同市場氣氛與週期下,網友關注的問題與遇到的難題都不太相同,像近期股市在經歷上半年強勁谷底反彈後,有點熄火甚至反轉的跡象,有些網友已經開始擔心是不是真正的熊市才正要到來。我將分享5大最常見的投資人疑慮,以及我是如何應對的,希望你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當然,我的回答並非最終定論,所以非常期待大家對我回答的改善建議,會感到十分欣喜。

5大常見的投資疑慮

1.「恐慌賣出」的羊

Q:我看過很多經典書籍,也知道目前不該為市場急遽的下跌而過度焦慮。我曾設定過投資目標,將投入市場大盤型ETF至少持有10年。但考慮到新戰爭帶來的不穩定、聯準會的搖擺不定與股市走勢最近看起來不太樂觀,這次會不會真的和以往不同?我是不是先退場觀望?

A:一般來說,多數已開發成熟國家股市確實會長期走高。以10年為例,美股的S&P 500指數的平均年化報酬率通常介於8%~10%,這絕對吸引許多投資者加入買ETF行列,但你絕對要知道,即使多元化投資也無法避免市場的突發劇烈波動,投資不是百分百賺錢,也不是每年都能穩穩拿8%。

事實上,沒人能精準抓到市場的最佳時機。所以不必過於追求,更實際的做法是,首先確定你是否準備好在股市中長期持有——畢竟10年不短。再者,固定每月定期定額投資,避免情緒影響決策,這才是明智之舉。

縱觀金融歷史,股市下跌是普遍且暫時的。 例如美國S&P 500指數大約每3年下跌15%,尤其當股市進入熊市下跌階段,大漲與大跌常常相應而生,一旦錯過幾天,可能造成投資報酬的不良表現。

傳奇投資人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曾說:「投資中最危險的一句話,是『這次不一樣』。股市從未不同,市場當前的繁榮和蕭條發生方式幾乎雷同,只是會有不同的時空背景,唯一不變的是人性,當投資人開始相信『這次不一樣』時,他們就會賠錢。」

別讓自己成為那隻羊,當信心動搖時,請再把讀過的經典書籍拿出來。

2.跟股票談戀愛

Q:我的投資組合約有500萬元左右。去年我花了大約30萬元買了XX標的。雖然我的其他股票下跌了約5%,但XX的表現超乎預期,現在幾乎占了我股票組合的30%。接下來我該怎麼做呢?

A: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Zoom這間公司,2019年剛上市時,Zoom的股價僅有36美元,市值98億美元。然而,在隨後的1年半內(遇到疫情),Zoom市值狂漲16倍,股價最高達到了588.84美元。Zoom主打雲端視訊、電話和聊天功能。由於COVID-19與遠端工作模式,Zoom 成為了疫情的代名詞,股價也飛速上升。

股價短短半年內飆升的故事比比皆是,台股的航運3雄也在疫情後創下歷史天價。我相信大多數人是抱不住這樣的飆股,但也有少數人煩惱的是我賺太多了,我一樣看好它,我相信它會持續下去…。有些投資人犯的錯就是太偏愛某檔股票,過度投資。常常聽到的理由就是「這家公司會改變世界!」但任何公司都有風險,即使是世界最大的蘋果也不例外。

我通常建議是調整「持股比率」,設定持股比率上限、盡量保持多元持股內容。例如設定每檔股票最多占10%的投資組合上限,所以可以考慮減持部位,慢慢將比率降低,避免情感左右你的決策。

即使持有檔表現亮眼的股票占了20%很刺激,上漲可以幫助總資產成長快速,但相對地下跌回落,也會讓總資產萎縮加倍;每檔股票都有起落、都有他風光與殞落的時光,風險控制是投資人要學會的,不應過度依賴一檔股票。

3.「每季都在變」的投資建議

Q:從2021年12月起,我的資產面臨重挫。我的理專常常叫我轉換標的,在市場不好時不是叫我換基金,就是神隱不見,真讓我無法接受。若你願意為我提供建議,讓我調整投資策略,請告訴我。我夫妻2人都快60歲了,我們的理財目標很簡單:長期資產增值,每年領取約4%的資金,再加上勞保勞退,以維持生活。

A:你們的投資目標明確,但投資組合的內容過於複雜,這可能讓你的投資結果徒勞無功。太多同類型的基金,且與你們適合的資產配置有點落差,理論上,愈接近退休年齡階段,投資組合的配置需要愈穩健,過多的非投資等級債券(編按:過去名稱為「高收益債」)或配息型商品並不能幫助資產長期增值。

我只能說,市面上有一些不太專業的理專,單純為了賺取更多傭金,推銷那些抽成較高的熱門基金。好的投資組合其實可以用3檔~4檔標的就完成,好基金的挑選確實有一定難度,所以可以採用低成本的ETF,台灣市場的ETF已經超過200多檔,絕對可以輕鬆做好安穩的配置組合。

非投資等級債券、高股息或高配息的基金盡量遠離,短期看似月月都能領到配息現金流很滿足,但這樣並不會創造投資的複利效果,因此這類型的商品很難幫助你創造好的投資結果。

4.我年紀超過70歲了,還適合投資股票嗎?

Q:我72歲了,但我的投資組合裡有70%都是股票,這讓我有些不安。我的財務顧問認為這樣做沒問題,因為我至少10年內都不會動這些錢,而且我主要的目的是留給我2個小孩的遺產。但我還是很擔心,因為常聽說隨著年紀增長,應該減少持有的股票。你的看法呢?

A:年紀只是投資的其中一個考量因素,不能說大家都該一樣。每次聽到因為年齡而給的投資建議,我都覺得只對一半,還需要考量其他參數。你有聽過「100減年齡」的方法嗎?這方法說的是,你的股票配置比率應該是用100減去你的年紀,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太實用。

年輕人可能3年內要存錢買房,短期需要資金流動性,並希望存下的錢可以穩穩就好,因此投資到股票可能會造成很大風險,萬一突然遇到熊市怎麼辦?而有些老一輩的人,希望賺更多錢留給下一代,他也不會動用這些錢,所以全投債券商品是好的建議嗎?

投資時,時間的長短也很重要,而且投資人的目標可能有好幾個,像是退休、買房、創業、小孩留學或是作為遺產。所以投資策略必須多方考慮,例如商品報酬率、風險承受度甚至是稅務問題等。

別太過於焦慮年紀的問題,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財目標來做適當的投資決策。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有不同的規畫期間,也因此適合的投資商品截然不同,所以首先絕對要釐清自己投資的目的。

延伸閱讀
Fed升息未停歇,美元定存的甜蜜時刻到來?美元定存、股市、債市...選誰最賺錢?
長期投資真的穩賺不賠?從數十年歷史找答案:無論股債市,長期投資虧損機率微乎其微
複利、72法則是什麼?複利效果由誰決定?如何用複利滾出財富?一文剖析


小檔案_黃御維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任職證券相關產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