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圖片來源:《Smart智富》月刊

如果價值投資的典範是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公司,那為什麼從前不投資科技股的波克夏會買入蘋果(Apple)公司的股票?如果標榜長期持有一檔有價值的股票是價值投資的原則,那為什麼波克夏會持有台積電(2330)不久之後就賣出?

這些「異例」都要以典範的原則去思考和解釋,而不是因為這些異例,推翻價值投資的典範。

就以近年台灣投資人較熟悉的例子,為何2022年第3季波克夏買進台積電,下一季就快速脫手?這個例子顯然是價值投資學派的異例。波克夏買進後就迅速賣出的行為,違背了巴菲特一直強調的長期投資原則。

哲學家會說巴菲特的說法與行為不一致,產生了矛盾;可是科學家會說,一定是有什麼原因發生,導致這樣的結果。

波克夏選擇在2022年第3季買入台積電股票的時候,絕對不會是因為預測到下一季台積電股價會大漲;而同年第4季賣出,也不會是因為它們原本就打算短線投資。

如果有下列兩種情境發生,你認為波克夏是屬於情境A還是情境B?

 

很顯然的,情境B最有可能是技術分析學派的心境——買入時就已經預設將來的趨勢,等股價到達滿足點之後就會賣出。

情境A則是標準的價值投資情境,買入原因必定是認為台積電具有投資價值。至於賣出的原因,按照我們熟知的典範原則,一定不是短期股價上漲或是到達目標價,而是某種只有巴菲特才知道的特殊原因。

到了2023年,巴菲特終於親口給了答案,根據2023年4月11日的《財訊》報導,巴菲特在4月訪日期間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談到出售台積電的原因時這麼說:「地緣政治是當時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台灣半導體在這個領域有極大的獲利,經營狀況也很好,但是位在美國奧瑪哈或在台灣,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自由時報》在2023年5月也有報導,巴菲特在5月6日波克夏股東大會時重申,「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和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我不喜歡該公司的位置,並重新評估了該公司。」他表示,把資金配置在日本,比配置在台灣讓他更自在一些。

可見,波克夏買入台積電的原因一定符合價值投資學派的買入標準,賣出時的理由雖然與一般的認知不同,但只要是理性的投資人,沒有人會認為這樣的賣出理由不合理。當手中握有龐大資金,且布局範圍為全球時,地緣政治因素潛藏的風險,自然也成為是否值得被長期持有的重點考量。

再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明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狀況。

我在2019年買入台積電之前,有一條我深信的原則就是「不可以借錢投資」,因為我採取的是長期投資策略,如果買股的資金來源是借貸,就可能會面臨因為利息還款壓力,而被迫在股價大跌時賣股還債的風險。基於這樣的理由,我以前絕對不會借錢投資。

可是隨著我存股資產的增加,我發現存股是一種「股票資產閒置」的狀態。而這段期間我學習到了企業所謂「資產活化」的概念,並且認識到股票質押借款這項富有彈性的籌資工具。加上自己對於風險控管知識的提升,所以我有了新的看法——若能將企業活化資產的概念運用在閒置的存股資產,並使用股票質押方式籌措資金,同時配合「低借貸成數」的風險控管,將有助於長期投資報酬率的提升,所以我便開始執行股票質押借錢買股票這套策略。

我的《傻多存股法》一書,幾乎都在說明要如何穩健的投資,但是在最後一個章節,卻開始大談我如何借錢投資買入台積電。大家看到的表象就是我開始借錢買台積電,跟我以往不借錢投資的原則相牴觸,認為我言行不一,前後矛盾。可是,這背後的背景知識和背後的原因,大家並不清楚。

對我自己來說,隨著不斷的研究與改善,我只是為自己的投資理論增加了新的原則。這新的原則並不是推翻原有理論,而是讓理論的適用範圍擴大了。

所以我們對於台積電這個異例,可以解釋成,波克夏買入台積電的原因,一定符合波克夏典範的指導標準。可是賣出的原因,我們無法全盤了解。巴菲特應該不會特別寫一篇文章或出本書,來仔細解釋他的決策全貌。事實上,波克夏歷史上這樣短期買進賣出的例子不止一次,這背後也一定各有其買賣的依據。

再舉個例子。假設你想存錢買房,研究了好久,終於花了2,000萬元買到你理想中的台北市民生社區中古國宅。搬進新家不久之後,你有位好朋友中了樂透,計畫移民美國,並打算以2,000萬元把他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值8,000萬元的房子賣給你。這時候你會不會考慮把剛買的民生社區國宅賣掉,然後拿賣掉房子的錢去跟你朋友買他信義區的那間房子?如果是我,當然不會放棄這種物超所值的好機會。

然而當別人看到你賣掉民生社區的房子,難免會懷疑是不是房子有問題?只有你知道那不是真相,單純只是你有更好的選擇,所以才會賣掉原本的房子。

用這樣的思維,處理和解讀異例的方式,才是具有科學精神的正確處理方式,而不是一看到異例就開始批判典範。真正的科學家是保護典範,想辦法解釋異例。

不同投資典範,不需強加比較優劣

孔恩所提出的「典範之間的不可共量性」,意思是無法將兩個不同的典範拿來比較,然後指出誰優孰劣。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投資人很喜歡把元大高股息(0056)以及元大台灣50(0050)拿來比較。

不過這兩個基金有著不同的特性與原則,是不同典範指導原則之下的產物——0056是以追求股利發放為目標,而0050則是追求市值成長,兩者的世界觀本來就不同,所以無法拿來做比較。

然而,如果拿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或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跟0056相比呢?由於它們都是以高殖利率為目的,只是以不同原則去做股票成分股的篩選,拿來一起比較就會較合適。

記得在2023年3月26日時,推特(Twitter)上有個頻道「The Defensive Investor」發布了一段影片,展示了波克夏公司從1994年到2022年的總資產以及投資組合的變化。隔天美國特斯拉(Tesla)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留言回覆道,巴菲特如果早點投資特斯拉,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投資成果。

這樣的比較也不合理,以特斯拉來說,它所處的汽車產業競爭激烈,且是本業長期虧損的事業,本來就不會進入巴菲特的選股範圍。

別忘了,價值投資者希望創造的績效是伴隨公司成長帶來的長期複利效果,而馬斯克在上述留言中提到的是這段期間的股價成長,更偏向成長投資學派,兩者怎麼會有交集呢?

所以目前市場上有人常常在比較存股、高成長、ETF、技術分析等不同投資方法的績效優劣,世界觀不同的典範自然無從比較,爭論這些問題也無益於學習。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存股領息一定低風險?翻轉散戶思維,棒喬飛用ETF教你破除投資2大心魔,價差與利息雙豐收
元大台灣50正2可以長抱嗎?可以只買高股息ETF嗎?存股達人棒喬飛解惑常見3大問題

書籍簡介_散戶進化入門:致富必學的投資思維

作者:徐世鑫(棒喬飛)
出版社:Smart智富
出版日期:2023/07/24

作者簡介_徐世鑫(棒喬飛)
專職投資者,出生於1975年,畢業於中華工專五專機械科(已改制為中華科技大學)。曾於台北市光華商場擔任電腦工程師,並陸續任職於上市公司台達電子、技嘉科技、仁寶電腦,2009年起開始存股,2020年45歲時財富自由提前退休,於2021年出版《傻多存股法》分享理財與存股心得。

財富自由後仍持續研究投資,並開始將存股重心從台灣的個股(價值投資)轉移至布局以美國為主的ETF(指數投資);即使缺少了工作收入,資產仍然繼續維持成長。

部落格:喬飛的生活日誌
FB粉絲頁:傻多棒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