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在房貸計畫中,兒子也常常跟我討論「聰明還貸款的方式」,因為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靠存股配息還房貸」的言論,很多人喜歡存股領息,還有人借房貸來買股票領息或是買配息基金,認為只要配息率可以「Cover」房貸,必然能夠穩賺!如果房貨以年利率2%計算,過去曾有案例表明有人靠配股1年利息18萬,存股收息不但可以「Cover」房貸利率,還可以多賺30萬元。
在這個案例中,開發金股利從2014到2021年間普遍配發股利在0.3元~0.6元之間,甚至在2017年那年出現了溢發的情形,前一年每股只賺0.4元卻配發0.5元現金股利的情況,然而到了2021年發股利1元,就在大家準備好要領第2年股息的時候,公司在2022年股東會時沒有配發股利,而出現了天堂地獄之別。因此2022年是11年來首次不配股利,這個狀況雖然少見,但是終究還是發生了。
沒有想到借錢投資卻發生了沒有配發股息的狀況,再加上股票買在高點的跌價損失,造成了悲劇。關於這個案例,我認為有幾個關鍵原因:
1.All In不是投資的心態,比較像是投機。
2.買在高點,這是存股者普遍存有的心態,高點表示行情熱,容易出現存股的衝動。
3.沒有想到最壞的情況「不配息」。很多人以為借錢投資可以「Cover」房貸利率就好,事實上這個情況再度證實了借錢投資並非固定不變,一旦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將會造成周轉上的困難。
在房貸壓力之下,很多人都想要找聰明還貸款的方式,這時候數位原住民人類就會因為想要賺快錢而出事。有年輕的台大學生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她在網路金融平台imB被騙的經過,她承認自己雖然有高學歷以及財務金融學系的背景,也在嘗試小額投資且都順利領到利息之後,再向銀行借貸、加碼投資,最後被騙二百多萬元。根據金管會的說法,他們認為P2P屬於民間借貸行為,不屬於金管會的監管範圍,嚴謹一點來說,台灣也根本沒有這種借貸管理的專法,所以既沒有法規也沒有主責部會,除了依據銀行法所規範的詐欺之外,金管會跟數位發展部都說他們並不是主管機關。
P2P基本上就是個人之間直接金融借貸,免去銀行利差。P2P的意思是「點對點」(Peer to Peer),或者也可以說是「人對人」(Person to Person),就是去除銀行中介,直接媒合「借」與「貸」雙方,串接有貸款需求的人以及有閒錢借出的人。講穿了是搶銀行生意,由於目前的法規並沒有鬆綁,於是就有科技公司將私人借貸行為網路化。
在接觸這樣的工具時,首先要想到應該是保障債權,但是偏偏大家看到的不是風險,而是每個月都能收到利息。根據前述女大生所公布的利息收入,這項投資的年化報酬率將近10%,如果用最簡單的七二法則來估計,只要7.2年的時間,這位女大生就可以把她投資的200萬變成400萬。於是女大生動用了槓桿投資,她說,「借銀行的貸款可以Cover過來,也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步入龐氏騙局,但她覺得『我不認為我是坐上末班車的人』、『利息本金我應該都可以拿回來』」。
輕易相信網路平台、忽略超高的年化報酬率,以及自信的以為自己不會成為最後一隻老鼠,終究釀成了悲劇。
也有新聞提到有名男子在imB投入1,500萬元,每個月爽領近13萬元,算起來,他1年領156萬元的利息收入,不用10年的時間就能夠回本了!這樣的年報酬率是10.4%!這樣高的報酬率卻沒有專責機構在監管,之前就有很多人都提出警告,出事是遲早的事。
所以父母不只是單純給孩子金錢,更要常常關心孩子的資金用途,聆聽他的想法跟他進行討論,才能避免孩子因小失大,造成損失。去年就有業者調查資料表示百萬元年薪的人可以買萬元的房子,還有人說因為現在處於通膨,應該不要還房貸才是高手,把錢拿去投資,效益高,至少可以Cover房貸,如果購買配息6%的基金,配息的金額不僅可以付掉房貸還綽綽有餘。
在這份報告中如果房子的鑑估值1,947萬元,貸款成數7成,平均利率1.71%,意謂可貸款金額1,362萬9,000元,以貸款20年計算,需每月本利攤還6萬7,091元,1年共80萬5,092元,如果是年薪百萬元的人,等於80%的收入都要拿來還房貸,還款壓力過大,幾乎無法生活。以貸款30年計算,每月本利攤還需4萬8,423元,1年共58萬1,076元,也等於是拿58%的收入來還房貸。
在上述的情況下,年薪百萬元的人想要買2,000萬元的房子,房貸加上生活費支出,幾乎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我想這種情況必須有長輩的資助才能夠實現。
至於在高通膨的情況之下,不還房貸的人是否是高手,那是因為房貸通常是平準式本利攤還,也就是在利率不變時,每月攤還的金額都一樣。當通膨率等於3%時,相當於債務價值減少3%,例如借100萬,假設到期也是償還100百萬,但當通膨率等於3%時,1年後100萬的價值等於現在的97萬7,000元。
要不要還房貸則是自己可以考量的選擇,「不還,有更好的用途嗎?」「可否創造高於房貸利率的收益?」
過去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假設有1,000萬房貸,貸款20年,利率2%,每月攤還5萬588元,另外一種作法則是,同樣有1,000萬,拿來購買年配息6%的月配息商品,每月領取5萬元的配息,剛好拿來付房貸,看起來是相當完美還款方法。後來卻發現配息率是固定6%,但是淨值下降之後,配息金額就會減少,例如一樣是配息率6%,100元的6%有6元,50元的6%就只有3元。所以不得不多多提醒民眾這個風險的存在。
延伸閱讀
為什麼投資總是「大賠小賺」?分析師曝:5大常見的錯誤決策是主因
曾被20%年利息誘惑,陷入龐氏騙局...一個過來人分享:無論多麼希望美夢成真,都要謹防不尋常的高報酬
書籍簡介_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迎向AI時代的全齡理財建議

書籍簡介_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迎向AI時代的全齡理財建議
作者:夏韻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1
作者簡介_夏韻芬
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作家,累積多年的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經歷,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擅長用淺白易懂的語言,講述複雜、生澀的財經和人生議題,教導大家聰明理財、智慧生活、樂享人生的每個階段。
她的節目與演講深受民大眾喜愛,除了透過專業能力帶給觀眾具有啟發性的內容,她對於各種人生課題的獨特思考,以及親切、富有同理的感性表達,也讓這些專業內容更具有溫暖人心的力量。
主要學/經歷
➢政大EMBA、輔仁大學社會系畢業
➢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鏡電視「財富新鏡界」節目主持人
著作
《夏韻芬的女人私房理財書》
《靠基金狠賺3000萬》
《薪光幫撈錢100招》
《基金私房學──換個腦袋買基金》
《請你跟我這樣賺──夏韻芬帶你看懂投資的祕密》
《找個理由來退休:夏韻芬富樂中年學》
《夏韻芬的說話課:建立獨特人設,不用改變個性,也能把話說得剛剛好,贏得信任,創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