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竹科工程師林小姐(匿名)和先生兩人都是高薪族,月薪合計20萬元,碰到父親得帕金森氏症,經濟壓力還是很大。2年前,她父親因病情惡化住院,不能吃、不能說話、也不能動,就像漸凍人。當時,她每天早上必須請1小時假,去醫院看父親,進公司也沒心情上班,每天打開電腦,就是上網查相關資訊,找病情資料、找看護、外傭,「政府、企業能夠提供的協助,真的很少。」她說,「都是主管私下罩我的。」

她也曾考慮過留職停薪,但最後決定能撐就撐,因為,爸爸的看護費、醫藥費, 是好大一筆開銷,「這是長期抗戰。」本來她準備40歲就退休,但現在因為要養小孩,還要負擔照顧長輩,「再多工作幾年吧!」她感嘆:「老人生命的尊嚴,都是錢堆出來的。」

像林小姐這樣的狀況,並非特例,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家人需要長期照顧的狀況,30多歲的她,為了一家老小決定繼續工作。

其實,面對長期照顧議題,就像是保險的概念一樣,以目前仍是勞動主力的30、40、50歲三個世代來看,不同人生階段也可以預做不同的準備,與其現在還沒發生就擔心、震驚,預先做好心理上的「武裝」及準備,才是更重要的。

以下,是專家分別針對30、40、50歲世代,所提供的心理準備與建議:

30歲世代:及早認知人類老化過程

一般來說,這個族群的父母大約才50、60歲,還未真正退休,所以,社團法人新北市身心障礙者福利促進協會總幹事涂心寧建議30世代的人,應該從父母身上學習及早存「身體老本」(健康及運動),以及養成個人興趣與結交朋友。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張淑卿說,人的身體狀況在25歲時到達顛峰,並開始逐漸走下坡。為了能夠「成功老化」(延長身體狀況快速走下坡的時間),她認為要趁著年輕,就開始認識「老化」這件事。

首先是培養「警覺老年人身體退化」的能力,在生活中觀察父母身體狀況是否已經開始退化,體力是否大不如前,還有心理上的改變,適時提供關懷,鼓勵他們多走出家裡、多與老友聚會,並參與社會活動(例如從事志工,或參加廟會、宗教活動等),如此一來,父母的成功老化機率才會提高。

另外,涂心寧不忘補充,或許這一個年齡層的人,小孩都還比較年幼,所以她個人的建議是,灌輸下一代預防及照顧(自力救援)的觀念。她就認為,有時照顧者會因為「柔軟度不夠」且情緒較直接,而導致一些長期照顧的家庭悲劇,要避免的最好方式,就是從小開始教育孩子相關的正確照顧觀點及方法。

40歲世代:安排長輩老年住處

對於40歲世代來說,除了30歲世代必須注意的事,張淑卿認為,此世代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父母與自己的住所安排。

一般來說,40多歲的人經濟較穩定,也有能力,所以通常都會想換一間大房子。但張淑卿引用日本經驗指出,這個年紀其實不應該換大房子,反而應該及早思考未來邁入空巢期時,大房子恐將對自己無益。所以,若要換房子,應該是要及早為退休及老化做準備。

舉例來說,年紀越大,打掃清理工作越不輕鬆,因此,房子的坪數不能太大。其次,最好選擇有管理員的社區,萬一家人不在卻發生狀況時,還有人可以協助處理。當然,如果是一群老友,買在同一棟樓或社區就更能互相照顧。

在考慮住所時,張淑卿建議,要從「外在」與「內部」考量。所謂的外在環境,首先一定要考慮「就醫方便性」(從此標準來看,最不建議搬到郊區的透天厝);其次,最好是交通方便的都會區(因為老年人開車總是有高風險);再來,就是附近購物方便。

所謂內部標準,當然首推「無障礙環境」;其次,則是坪數不大、容易清潔與打掃。最後,如果考慮要與年長父母同住,也要及早納入換屋準備、溝通,以協助父母適應自己的居住環境。

像張淑卿的弟弟,很早就在家裡準備一間孝親房,也準備了一把鑰匙給母親,讓獨居在宜蘭的母親隨時來住,「這樣的做法很重要,才能讓母親有『歸屬感』,」她說。

為何及早安排住所很重要?張淑卿解釋,對年紀大的人來說,換屋就像「換一個新社區」,也就是將其原本習慣的生活環境連根拔起。「年紀越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越差;與其年紀大了更不願意『移居』,還不如趁早做好周全打算。」

涂心寧則提醒,這個世代的子女,在心情上,要多了解並體諒父母身心的問題與困難。不過,40歲世代的父母,剛好是戰後嬰兒潮世代裡的「閱讀世代老人」,對於外界資訊接受度高,所以,只要子女懂得用道理或正確說法,其實很容易與父母溝通、討論。

50歲世代:為退休做好各項準備

50歲世代,父母大多已年邁,張淑卿對此世代提出3大課題:

第1就是「簡約的生活」,盡量少買東西,理由很簡單,因為東西一多就需要常常整理,一旦年紀越來越大,不但無力、沒時間去整理,且分類及整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差。而且家裡的東西越堆越多,還會影響到行動上的安全,所以她特別強調每年大掃除最是重要的,而且不要找人來打掃:「因為家政婦只能幫忙打掃表面的清潔,卻不能幫忙決定哪些東西該留或該丟?」

張淑卿建議,子女可以藉著定期探望的機會,順便幫父母整理東西,一邊也可以進行「懷舊」(回憶)治療,強化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減少父母失智的機率。

如果父母真的什麼都不想丟,她也提醒,因為雙方對同一件東西的認知意義不同,千萬不要太情緒化的應對或隨意亂丟;如果遇上此狀況,討論是父母認定「非必要」的東西,可先擺在一旁,等有機會再私下拿去丟棄,千萬不要當著他們的面處理。

第2個重要課題是: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包括經濟、財務上的充分安排、成功老化的群聚生活、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未來的住所安排。

第3大課題,則是安排「身後事」與「安寧照護」。傳統家庭忌諱談論死亡,認為子女提此問題就是不孝,但這非但不能避免,更要主動及早討論,以預做準備。若是真的很難開口,她建議透過同儕或父母認為的權威人士去談,效果比子女去談要好。

除了以上3大必修課題,涂心寧也建議學習國外做法。例如在認知訓練上,日本運用算數與閱讀,讓老年人「動動腦」、活化腦細胞,以預防失智。

北歐政府則有專人教導50歲以上民眾如何走路、口腔保養,及認知上的訓練。涂心寧強調,年紀大的人容易發生跌倒意外,導致行動不便,甚至更嚴重的狀況;提早學習「依不同身高及體型走路」的方法,可以發揮預防跌倒的功效。

另外,如果牙口不好,則有可能會提早用其他方式進食(例如管灌進食),提高照顧的困難度;再加上如果因為牙口不好,而吃不下東西時,當事人不但會沒有體力,也容易心裡鬱悶,因此,口腔保養格外重要。

「自立支援」才是照顧王道除了3個世代要注意的事項,對於還未達失能狀態,卻罹患多項慢性疾病的長者,張淑卿也不忘叮嚀,由於老人平均都有2至3項慢性疾病,所以,千萬不要把疾病看得太重,應該要「過好現在及未來的每一天」才是。這樣一來,好心情也會帶動身體健康的正向循環。

另外,許多人以為,失能或失智者家庭的照顧者應該負起照顧全責,涂心寧卻強調,被照顧者本人「什麼事都不用做」這樣的觀念及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她表示,台灣有許多「假性需求被照顧者」,主要是家人認為:長者不能動、不想動就算了,不該勉強他們。目前國外經驗照顧輕、中度失能者的正確做法是:透過「自力支援」的原則,用各種輔具讓被照顧者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所以她認為,在面對「長期照顧」這個議題時,一定要切記「自力支援」的態度;另外就是積極預防「避免落入被長期照顧」的可能,不要讓自己失智、失能,或是延緩發生時間。

她舉了一個被照顧者案例,82歲輕度中風的黃爺爺因為下半身無力,一開始是坐輪椅去日間照顧中心,當時,協會曾評估他可以透過一系列活動而自行站立。到中心大約4、5個月後,黃爺爺透過團體活動、小組活動與個人活動,再搭配復健與認知性活動(例如算算術及寫字),完全的擺脫了輪椅,所以涂心寧再三強調「自力支援」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