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對立委關切,政府為「打炒房」對銀行採取的一連串措施,是否影響獲利;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掌握到有14%不動產放款流向投資客,比重不高,控管投資客、土建融貸款,可防炒房又不影響獲利,是兩全其美作法。

他進一步說,如果現行「打炒房」措施無法見效,將會從三方面檢討因應,包括時機點、工具與力道。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列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詢問,是否認為國內有房市過熱現象,政府目前是否已進入全面性「打炒房」的階段,打房跟「打炒房」又有何不同,如果只是「打炒房」,如何確保現在相關措施,不會最終造成打擊房市的結果。

楊金龍認為,有一些漲價是合理的,在台商回台投資,高科技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加上台灣防疫措施做得好,經濟基本面又情況下,帶動實質房地產需求,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炒房現象,例如紅單交易,或以不實廣告讓消費者以為房市真的熱絡,必須要趕快去買房。

楊金龍表示,而政府目前是在第一階段,也就是「打炒房」的階段,並非在打房;重申對不合理現象,還是要抑制,央行已試著說服金融機構,對名下已有五房、六房、七房的投資客,不要給予高成數、低利率貸款。

楊金龍說明,銀行法第72-2條規定,銀行辦理購置及興建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合計數的30%,如果有銀行已達30%,代表資金過度集中於房地產,這就不太合理。

楊金龍表示,各部會共同努力,避免房市不合理上漲,金管會、內政部、財政部、央行都有責任;房價波動為循環的,最好是能「軟著陸」。

對林德福追問,央行在11月中旬連續約談銀行,希望銀行放款不要過度流向不動產,金管會也宣布要對10家銀行啟動不動產授信專案金檢,這一連串措施,是否影響銀行獲利。

楊金龍認為,銀行一直有嚴格在控管不動產授信,就央行掌握,目前放款有86比重%屬自用房貸,僅14%放款流向投資客,比重不高,在有擔保品、呆帳率很低情形下,銀行對投資客做限制,對土建融進行成數控管,不僅不會影響獲利,也能避免炒房炒地,是兩全其美的方式。

至於若現行「打炒房」措施仍無法見效,財經部會將如何因應。楊金龍表示,相關措施實施,第一要選擇適當時機,第二要選擇適當工具,第三要看工具實施下去的力道,若現行做法無法抑制效果,力道就要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