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025年報稅適用的「豪宅稅」新制,針對2024年售屋者大幅影響,財政部調整高價宅門檻,須同時檢視總價與每坪單價。
2.若無法提出購屋成本證明,將以新公式計算售屋所得。新制對屋齡新、精華區小宅與中南部透天影響較大。
3.專家建議售屋前檢查房屋權狀,確認車位與陽台資料,避免不必要的課稅。
「豪宅稅」變革,你確定沒受影響嗎?財政部在2月公告新的售屋所得計算規定,原先對高價宅的認定門檻僅看總價,現在改為總價、單價都要看!在2024年售屋的民眾,於5月、6月申報售屋所得時,恐怕都會受到影響!專家提醒,檢查車位、房屋產權有無漏登,或許有合法節稅的機會。
房地合一稅在2016年元旦上路,因此只有在2015年12月31日前取得房屋的民眾,適用將售屋所得併入隔年度綜合所得額申報者,才會受「豪宅稅」變革的影響。而2025年申報2024年的綜合所得,故2024年有售屋、且持有房屋超過10年的民眾將成為第一批受影響的賣方。
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表示,目前財政部追加的高價宅總價、單價的門檻為:
1.台北市總價6,000萬元或每坪120萬元;
2.新北市總價4,000萬元或每坪75萬元;
3.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總價3,000萬元或每坪50萬元;
4.其他地區總價從2,000萬元提高到2,200萬元或每坪35萬元。
陳俊宏解析,原則上,售屋所得以「核實認定」為優先,也就是「售屋總價-購屋總價-必要花費」,只有在無法提出取得成本的證明時,才會以財政部發布的標準來計算所得額。
無法核實計算所得時,一般售屋所得計算為「房屋評定現值×各地區標準」;而高價宅的售屋所得計算公式為「出售總價×房地現值比例×20%」,其中的房地現值比例為「房屋評定現值/(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現值)」,簡稱「房地比」。
屋齡新、精華區小宅,受「豪宅稅」變革衝擊恐較大
陳俊宏表示,若達高價宅的門檻,也不一定會提高所得額,關鍵在於「房地比」。譬如,某台北市大安區A公寓因屋齡超過60年,故房屋殘值低,房屋現值僅約15萬元,未被納入高價宅買賣時,根據台北市大安區2024年出售之房屋的設算標準是房屋評定現值之48%,故計算所得額為7萬2,000元(15萬元×48%)。
但被列入高價宅買賣時,因售出總價約4,000萬元,房地比為0.6%,申報所得額反而降低成4萬8,000元(4,000萬元×0.6%×20%),較原先減少了33%(詳見表1)。
陳俊宏分析,原則上,影響較大的是屋齡20年左右的電梯大樓或「精華區小宅」,因房屋評定現值仍高、土地持分小;而雙北精華區常見的無電梯公寓,雖有機會超過高價宅門檻,但普遍屋齡逾30年,房屋殘值較低,衝擊有限。而中南部常見的透天厝,如果屋齡低於20年,因房屋評定現值仍高,亦可能影響較大,但若屋齡達30年以上,同樣衝擊有限。
因此,陳俊宏也建議屋主,出售房屋前要檢查車位、陽台的面積在房屋產權上有沒有漏登的情況。因為高價宅的「每坪單價」門檻不含車位,因此屋主出售的房屋若有停車位,應於合約書上確認車位面積與車位價格,而陽台方面若漏登,在補登後通常都會讓房屋單價計算出來變低,進而有機會避免被認定為高價住宅。
延伸閱讀
想買房再等等!房價還會再跌?出價從幾折開始喊?「成交議價率」看這裡
「房價最實惠」前10名》大台北捷運站還有2字頭房價,總價不到千萬!
返回 房產趨勢報你知 買賣房屋大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