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AI眼鏡正熱,聯發科、欣興、臻鼎-KY被點名受惠!AI眼鏡概念股有哪些?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1.宏達電宣布9月推出「HTC VIVE Eagle」AI眼鏡,主打中文AI語音並由台灣大獨賣,但價格偏高、功能未優於Meta與小米,市場接受度待觀察。

2.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上半年年增110%,Meta市占達73%居龍頭。

3.台廠缺乏品牌與價格優勢,供應鏈如達邁、華通、聯發科等更具受惠機會。法人估2028年全球出貨量達3,500萬副,年複合成長率96%,但目前多數台廠仍僅停留在題材階段。

宏達電(2498)正式加入AI眼鏡戰場 「HTC VIVE Eagle」預計9月上市,帶動股價一飛沖天,在台灣市場正面迎戰Meta和小米兩大品牌。HTC VIVE Eagle是目前市面上台灣首款支援中文AI語音的AI眼鏡,由台灣大哥大取得電信獨賣通路,台灣大商務長林東閔看好短期內就會有破萬銷量。


但宏達電產品在功能上未較Meta、小米或其他國際競爭對手擁有明顯優勢,加上定價高達1萬5,600元也缺乏價格誘因,因此是否能為公司營運帶來廣大效益,需待產品正式上市後,進一步視消費者反映進行評估。

根據研調機構Counterpoint發布的《全球智慧眼鏡機型出貨量追蹤》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慧眼鏡市場出貨量年增110%,其中AI眼鏡占比來到78%,主要來自於Ray-Ban Meta AI眼鏡的強勁銷量帶動,加上小米、TCL-RayNeo等新進品牌加入,推升市場快速成長。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慧眼鏡市場出貨量年增110%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報告

Ray-Ban Meta自2023年10月推出以來,累計銷售超過200萬副,2025年上半年出貨量年增超過200%,在全球AI眼鏡市占率高達73%,預計到2026年底,年產量將達1,000萬副。至於中國品牌的AI眼鏡,去年出貨約5萬副,全球市占約3%,但預計2030年全球銷量將高達9,000萬副。其中6月才上市的小米AI眼鏡,在中國科技愛好者與米粉的熱烈支持下,推出3天就售出近5萬副。

Meta的AI眼鏡上半年在全球市占率高達73%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報告

除AI眼鏡外,進一步具備AR(擴增實境)功能的AR眼鏡,研判接下來也會成為下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今年初輝達公布一項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的專利,緊接著蘋果也在6月公開「無相機眼動追蹤系統」專利,兩者都是有助於增強AR設備的使用體驗。全球AR/VR裝置龍頭Meta已計畫9月推出代號「Hypernova」、首款配備螢幕的AR眼鏡,售價約800美元。

無論是功能一般的智慧眼鏡,還是具AI語音助理功能的AI眼鏡,亦或是更進階擁有AR功能的AR眼鏡,未來成長趨勢都相當明確。台廠發展自有品牌產品的除了宏達電以外,其實華碩(2357)的「AirVision M1」智慧眼鏡早在今年2月就領先上市,不過其功能較接近頭戴式顯示器,且定價高達2萬6,900元,主要提供沉浸式的視覺體驗,而非完整的AR功能。

「百鏡爭鳴」時代已經展開,考量台廠缺乏價格和品牌優勢下,恐難在全球取得高市占率,反倒零組件者業者較有機會搭上AI眼鏡高度成長商機,許多業者都有意切入此一商機,但目前已實際取得訂單者有限。

據法人報告指出,目前打進Meta供應鏈的為提供透明PI膜的達邁(3645)、提供PCB的華通(2313),另外華通也已打入小米AI眼鏡。至於海華(3694)則是開發出微小化AI眼鏡模組,研判母公司華碩的產品就是由它支援。最後是利基型CCL廠騰輝電子-KY(6672),其特殊合金材料已出貨給全球AR/VR二哥Xreal,這間公司為中國新創企業,背後大股東之一是阿里巴巴。

此外大摩5月份發布的「AI眼鏡—聚焦亞洲供應鏈」報告中指出,在生成式AI驅動下,智慧眼鏡迎來「Glasses 2.0」時代,其中系統單晶片(SoC)為關鍵半導體技術支撐。大摩預估至2028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將達3,500萬副,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96%。台廠供應鏈中,大摩點名聯發科(2454)、欣興(3037)、臻鼎-KY(4958)將成為新趨勢下的受惠者。

至於其他市場點名的AI眼鏡概念股,還有台積電(2330)、鴻海(2317)、英濟(3294)、澤米(6742)、采鈺(6789)、驊訊(6237)、興能高(6558)、亞光(3019)、原相(3227)、錼創科技-KY(6854)和富采(3714)等等,讀者可持續關注。

AI眼鏡無疑是市場認可的科技趨勢,但目前已取得商機的台廠屈指可數,且目前營收占比仍低,因此現階段彥良認為只能以題材看待,建議有興趣布局的投資朋友,可搭配公司的財務表現來做進一步篩選。

延伸閱讀
矽晶圓將走出谷底,明年有望高成長?環球晶、台勝科如何選?
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台美加速電網投資,重電4雄誰能領風騷?

小檔案_劉彥良分析師

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