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台股2萬點還能進場投資嗎?一文告訴你,為什麼「場外等待」是最壞的策略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2024年才過近1半(編按:本文撰於2024年6月),標普500(S&P 500)指數今年已經觸及25次歷史高點!在2024年的前112 個交易日內上漲了12.7%,指數點位已經打破多數華爾街投行的預期。

有趣的是,這是有史以來在美國總統選舉年的最佳開局。

 

為什麼今年美股會創新高?

哪些原因推動了今年股市的新高?2個原因值得關注:

原因1:獲利成長

S&P 500指數過去12個月的每股盈餘在第1季再創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 8%。

原因2:更高的估值

因為AI產業的起飛,投資人對AI革命的熱情使得本益比顯著擴張,S&P 500指數的本益比較去年增加了19%(從20.5倍增至24.3倍)。這也是自2021年6月以來,我們看到最高的估值。

 

S&P 500指數中排名前3的股票——微軟(MSFT)、輝達(NVDA)和蘋果(AAPL)的市值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占該指數的20%以上,這是自198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百分比 。

股市持續創高還可以進場嗎?

當市場不斷創新高下,還沒入場的投資人可以上車嗎?會不會進場後成為最後一隻肥羊呢?

比較熟的朋友我都會酸:「股市修正或崩盤,你會更害怕得不敢進場!」金融市場考驗的是人性,跟你的智商與努力無關。

不須懷疑,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是試圖捕捉市場買賣的時機!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專業投資者都無法始終如一地準確判斷市場價格的走向。

如果你已經在股市裡面打滾多年,你會體認到「買賣時機點的挑選」是一門藝術,除非你是超級紀律的投資人(但紀律操作,不代表決策都正確),否則一般人肯定會做出「觀望」或「等待」的動作,等待方向看似較為明確時,才會進行下一步,但往往等到方向明確時,早已錯過最精華的時刻。

當個人投資者試圖猜測市場買賣時機時,他們更有可能在最糟糕的時期買入和賣出。

沒有最佳的投入時間點,只有最糟的場外等待

如果市場近期創出歷史新高,投資人會懷疑他們是否已經錯過了最佳報酬時機,因此「等待」市場修正或崩盤。

相反,如果股市開始下跌,當許多新聞報導散播恐慌時,市場進一步下跌的氣氛瀰漫在市場中,一些投資人更會認為「等待」是最明智的做法。

以上是截然不同的原因與情境,但都做出相同的決策「等待」,其實都是反應一種恐懼——「如果我今天進場投資,而明天價格下跌怎麼辦?」

股市創高下進場,容易被套牢?

你以為市場創新高時進場就容易套牢嗎?

從下表1可看到,當S&P 500指數創新高時進場,持有1年、3年與5年的含息年化報酬,都優於指數下跌10%後進場的年化報酬率。而這不是單一歷史事件的回測,是從1926年~2019年、將近100年的數據統計。

 

以上數據可知,不論市場下跌時進場還是創新高時進場,對於一位長期投資人來說,根本影響不大,甚至你更該在市場創新高時勇敢地進場。

投資的期間與眼光要放遠,市場的漲跌是必然,唯一不變的是股票市場長期的趨勢。

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區曾說:「投資股市最大的風險,就是被嚇跑」投資的過程中,更多時候是考驗你的逆思維。

投資和減肥一樣,決定最終結果的不是頭腦、而是毅力。

延伸閱讀
今年來台股大漲逾3000點,多頭還能走多久?AI熱潮究竟是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為什麼投資總是「大賠小賺」?分析師曝:5大常見的錯誤決策是主因
你買的高股息產品和你想的一樣嗎?高股息分3類!高股息報酬真能打敗市值型?

小檔案_黃御維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任職證券相關產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