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逛我臉書粉絲專頁的讀者,如果有看我文章底下的留言,應該都對我的好朋友禹安不陌生。禹安是很有毅力的存股族,也曾和我一起上過《Smart智富》月刊的封面故事。
禹安有一個朋友,是個老菸槍,固定會去7-Eleven買香菸。他不懂股票,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投資,因為有太多人用親身經歷告訴他,玩股票會輸錢,會賠光積蓄;所以他寧可把賺來的錢花掉,也不願意去買股票。
經過禹安苦口婆心的解釋,他好像稍微明白什麼叫做投資了。他每個月還是會去7-Eleven買香菸,但是買得比較少了。每個月省下來的錢,即使是幾千元,都拿去買統一超(2912)零股。
這位朋友的統一超持股愈來愈多,香菸倒是愈買愈少;他不但身體變好(因為菸抽得少),而且股息變多,股票資產也增加了。他不僅是7-Eleven的消費者,也是7-Eleven的股東。
相信有不少在都會區工作的上班族,也經常到7-Eleven消費。中午吃完飯去買瓶飲料,結帳的人潮總是大排長龍,不少人甚至會到7-Eleven解決三餐或消夜。看到7-Eleven生意這麼好,也許有人的想法是,不如也來加盟成為超商老闆好了。不過,經營超商需要加盟金,還需要付出心力去營運,所以很快就打消這個念頭。
想分享7-Eleven的獲利,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像禹安的朋友一樣,在市場上買進股票,成為統一超的股東。身為股東,每當你走進這家超商,心情都會很好,因為當你看到大家來消費,其中有一部分的錢,就會在隔年以股息的形式,流入你的口袋。
投資是認同公司的價值,不是賭股價漲跌
每一檔股票都代表著一家真實的公司,有上市櫃的好公司,人人都可以透過持有股票,去分享公司的獲利,讓好公司幫你賺錢,這就是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意義。
而為什麼在股票市場中,有這麼多的股民賺不到錢呢?因為很多人不是在投資,而是根本就把股票當成樂透彩券,抱著想要短期致富的美夢。他們選股的方法經常是聽明牌,聽某某人說這檔業績好、技術線型漂亮,接下來應該會漲,就不由分說地買進,把漲跌當成賭注。有時候,股價漲了幾塊錢,帳上出現幾千元或幾萬元獲利,就高高興興賣掉,然後再繼續尋找下一張彩券。
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買進已經漲了好幾天的股票之後,股價就不漲了;套牢了好一陣子,看到股價終於漲回來就急忙解套出場,白忙一場。再不幸一點的,就是股價持續創新低,賣了又不甘心,乾脆不去管它,眼不見為淨。
要知道,繼續這樣下去,絕對不可能中到頭獎的。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彩券中獎沒有規則可循,沒有方法可言。幸運贏了1次,卻很難贏第2次、第3次……用這種心態投資股票,又怎麼可能穩定地增加資產呢?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只是拿出幾十萬元來玩玩。」其實他心中夢想的是將幾十萬元變成幾百萬、幾千萬元,卻沒想到這幾十萬元可能過了10年還是幾十萬元,甚至沒幾年就將幾十萬元全部賠光。
一個好的投資方法,它的條件是必須有邏輯、可重複運用的。所有能夠成功致富的投資大師,絕對都不是聽明牌致富的;他們一定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從選股、買進、賣出,全都進退有據。
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體重計
很多人也會說,「股票就是要低買高賣,才有真實的獲利入袋呀!」所以他們會過度關注股價變動,以股價為唯一的買賣憑據。
股價之所以是我們所見到的股價,有很多原因,不過歸根究柢,會影響股價變動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部分:
1.公司的價值: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認為,只要能夠估算公司的價值,就可以計算出股票的價值。當公司愈有賺錢的能力,股價就會愈高;當公司缺乏競爭力、虧損連連,股價自然也就愈低。
2.市場的評價:假設一家穩定經營的公司,每年賺的錢都差不多,未來也沒有太大的成長性,市場也都這麼認同,可想而知,這家公司的股價大概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每天的漲跌就只是買賣雙方的拉鋸而已,沒有太大意義。若是一家極具題材的公司,例如搭上了最熱門的產業趨勢,市場相信它未來具有高成長性,就會有許多人爭相買進,使得股價飆漲。相反地,當市場不看好某家公司的未來,就會大量拋售股票,使得股價崩跌。
而我自認無法預測其他投資人的行為,也很難預測股價在脫離它應有的股價後,會漲到哪裡去,所以股價並非我決定買賣的唯一依據。只有我認同一家好公司的價值,了解它的基本面,且股價符合或低於公司價值,我才會買進。我喜歡巴菲特所引用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說過的一段話:「短期而言,市場就像是台投票機,但是長期而言,它更像是台體重計。」
不理解公司基本面,進退難有據
不理解公司基本面,也不知道該怎麼估算公司價值,就不會知道該怎麼評估公司是不是值得持有,自然也不知道何時該買賣。
通常股市多頭的時候,投資人確實容易隨便買隨便賺;從上一個人手中買到股票,再用更高的價格賣給下一個人。所以就算眼光精準,買到了競爭力強大、具有護城河的好公司股票,在不夠了解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下,就算股價只下跌了1%、3%,也會心生恐懼;或是在發生系統性風險,使得好公司股價大跌、出現難得的絕佳加碼時機時,更是縮手不敢買進。
若是不小心買到了景氣循環股,投資人也往往因為不理解公司與該產業的景氣循環,買在波段高點,就此長期套牢。以2018年最熱門的被動元件族群為例,2000年由於國外大廠退出市場,造成供需嚴重失衡,禾伸堂(3026)的股價大漲到999元,超越華碩(2357)和廣達(2382),登上股王寶座。但隨著科技泡沫破裂,禾伸堂股價持續崩跌,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最低跌到了16.05元,之後股價長期游走在23元∼50元之間。
過了多年之後,就在2017年底開始,過去的2000年瘋狂行情重演,被動元件族群再度成為熱門標的。2018年國巨(2327)暴漲到1,310元成為股后,禾伸堂也大漲到301元。
但話說回來,暴漲的國巨和禾伸堂,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截至2018年10月15日),最低暴跌到378元和106.5元(詳見圖1)。這兩檔股票的投資人,又知道何時要加碼,何時必須退出嗎?
假設時光倒流到2000年,如果你當時「投資」禾伸堂,並且是在800元、900元買進,就算計入歷年股利,放到此刻也還沒有解套(以2020年6月5日收盤價127元計算),這哪裡有「複利」?這哪裡算「投資」?
投資是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後,發現本金虧損的機率不高,投入本金後,長期能獲得滿意的報酬。但是,如果經過了10年、20年還在虧損,這就不算投資了。
再回到本文一開始的主角,統一超的零股他買了2年,也有人問他,買了200多元的高價股,不怕崩跌嗎?筆者也曾買過450元的王品(2727),它在2014年初的股價還有500元,接著獲利出現衰退。我到王品旗下餐廳用餐時,發現客人變少、生意不好了,這是騙不了人的,因此我在當年9月以410元停損,賠了約70萬元。
檢討當初的買進原因,我發現自己沒有考慮到王品不具備明顯的「護城河優勢」。餐飲業競爭激烈,再龐大的連鎖餐廳,也很難創造寡占優勢,所以我決定不再當王品的股東,2020年3月19日,王品股價最低跌至49.55元。
為什麼本文的故事主角敢從200多元就一直買進統一超零股?因為他看到統一超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就像筆者長期持有並不斷加碼的中華食(4205)、大統益(1232)也是類似的狀況。當我到賣場、夜市、超商等地方,看到這些公司生產的豆腐、沙拉油的生意都很好、市占率很高時,我這個當股東的連做夢都會笑。
套句巴菲特在買進吉列(Gillette)刮鬍刀時說的話:「每當我想到全世界有20億名男人每天早上要刮鬍子,我就能安然入睡。」
博客來購買連結
書籍簡介_華倫老師存股系列 養對股票存千萬
作者:周文偉(華倫)
出版社:Smart智富
出版日期:2020/07/22
作者簡介_周文偉(華倫)
現為《Smart智富》專欄作家、理財講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研究所。45歲時正式擺脫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
34歲時才開始存股,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利達90萬元;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
他的投資心法與筆名都是效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專注於長期投資具長期競爭力且獲利成長的民生必需型好股,累積「會生錢」的資產。另著有《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全新增修版)》、《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2: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華倫存股 穩中求勝
部落格:華倫存股--穩中求勝致富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