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雖然便利商店營業面積相對小,但商品種類繁多、提供便捷服務,在日常生活已是不可或缺。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儘管第1季遭逢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6%,但便利商店逆勢成長、年增5%。
在超商業者積極展店下,根據《流通快訊》雜誌的統計,2006年底全台便利商店總數有8,564家,2019年底則成長至1萬1,465家,平均每年展店逾200家,是驅動業者營收持續成長的重要動能。加上近年來持續改裝新型態門市,像是推出複合店型,強化鮮食、現磨咖啡、現調茶飲等商品,並且提供代收包裹等各式服務,以增加來客數與顧客黏著度。營收持續成長下,2019年營業額合計達到3,316億元,續創歷年新高。
自今(2020)年1月下旬開始,武漢肺炎疫情逐漸蔓延,零售業大受衝擊,今年第1季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6%;然而便利商店方面卻逆勢成長,營業額達到847億元、年增5%,是少數未受疫情衝擊的零售產業。
圖1:便利商店營業額與年增率。(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便店商店第1季網路銷售營業額成長25%,高於實體通路
除因展店微幅擴增至1萬1,551家以外,疫情迫使民眾減少前往餐廳外食,就近在便利商店採買,進一步推升營收成長;此外,部分消費管道轉往網路,使得便利商店透過網路銷售的營業額在第1季成長25%,高於實體通路的增幅4.7%,網路銷售占營收比重也由0.9%升至1.1%,成為另一成長動能。
除此之外,營收占比向來居零售業之首的百貨公司,因受疫情衝擊,使得第1季營收大幅滑落,占比從去年的27.9% 降至23.6%,落居第2;上述提到的便利商店則由去年的26.1%升至27.3%,躍升成為第1。
圖2:綜合商品零售業各業占比。(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進一步觀察便利商店的商品銷售結構,數據顯示在2018年以菸品占30.4%最高,相較2014年增加4.1個百分點,原因在於前一年的菸稅調漲,推升菸品價格所致;其他非酒精性飲料占了29.4%、酒精性飲料則占5.4%,所以菸品與飲料合計占比突破6成。
圖3:便利商店商品銷售結構。(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而就台、日、韓便利商店的密集度來看,韓國密集度居冠,平均每1,205人就有1間便利商店;台灣居次,平均每2,058人有1間便利商店;而少子化嚴重的日本則因市場飽和、成長有限,平均每2,233人有1間便利商店,屈居第3。
本文獲「財經新報」授權轉載,原文:未受疫情衝擊,便利商店第1季營業額逆勢成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