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給的錢不能拿
老媽說得對:提防要送你東西的陌生人。資本市場過熱時,你可能會遇到一堆想藉你成功而飛黃騰達的投資客。別提報酬就像真的獨角獸那樣無從捉摸──投資人為了能沾上偶爾出現的巨大成功,就是敢投下大把賭注。可悲的是,絕大多數的新創公司終其有限的10年生涯,連向自己那幾位夥伴募來的本金都無法償還。儘管媒體一堆聳動報導,但究竟哪些新創真正賺錢,實在令人玩味。大多數創業者倒了、大多數創投失敗了,然而勝出的吸引力實在太強,那僅有的幾個幸運兒就是會讓一般人把持不住。投資組合報酬落後的絕望賭徒,不禁把錢投向名目市值龐大的明日之星,儘管眼前還看不到半點生意。撲克牌中,當「底池在望賠率」(poto odds)──底池籌碼相對於跟注所需籌碼──使玩家迷惑到一個程度,他們便理智盡失,完全忘了能贏的真實機率,那就值得擔心了。
你要盡其所能,提高自己晉身幸運贏家的機會。先仔細挑選夥伴,那正是初期投資人:你的夥伴。他們帶來的不只是現金,還有經驗及關係。如果還有技巧與判斷力,則其影響無遠弗屆。你得將種子栽入沃土,竭力營造成功的最佳環境。投資人與董事們是關鍵要素,精心挑選每位關係人,造就條件激勵他們主動為你做更多、走更遠。
別二話不說就接受第一個上門的投資人。充分了解你的全部選項,最好的創業者總是費時盡心,遠在需錢孔急之前,便先跟潛投資人打好交道。他們每天都在籌資,雖然還沒開口要支票。如此為之,找到最速配對象的機會自然大增。卓越的募資人總是率先發制,絕不被動而為。還有,他們絕對不跟陌生人拿錢。
除非別無他法,別碰風險創投(venture capital)
在媒體不斷炒作風險創投、新創公司、所謂獨角獸之下,你會以為創投就是公司募資的最佳選擇。畢竟,相較貸款或親友等資金來源,創投家深知創業種種及風險,能提供多於金錢的援助幫助公司成長。有時候,創投家因報酬傑出而大紅大紫,彷彿成功果實是他們一手打造,那就好比足球員達陣時,高層包廂裡的名流跟著手舞足蹈(如果你不熟悉美式足球:那是球員得分後激烈捶胸、比手劃腳做出各式滑稽舞步之時)。但,你要提高警覺。
記住:創投不是免費給你資金的,代價便是取得你的公司相當比例的股權。免不了的是,你賣出愈少,他們持股愈少,恐怕你得到他們給予的時間與「附加價值」的關注也就愈少。所以,即便吸引到好的創投,你也要有心理準備將割捨公司的一塊肉。你不只在籌錢,你也在出售擁有權。
隨著那個擁有權而來的,是一堆治理條款與特許權。創投將控制你能不能做哪些事情,諸如賣掉公司或發行新股。你會被要求慢慢執行你的認股權,以平衡你跟他們所獲得的獎勵,儘管實際上,那些股分早就是你的。
更常見的,領投創投會要求董事會席次。而且,他們也經常打造出一個讓你剩沒多少投票權的董事會。身為董事會成員,他們將握有一堆管控你日常行事的權力,甚至包括把你開除、找人頂替你的位置。你不只是替自己增添夥伴,你是在為自己僱老闆。
創投從獲利豐厚的投資,分配股票與現金給它有限合夥人投資者──即那些捐贈、退休基金、有錢金主。不這麼做,他們拿不到下次的資金;那些資金將要用來投資更多新創。當你接受了創投,也就同時接受了這個責任:在某個合理期間內──比方4年到6年,將以公開發行股票或現金給予投資者變現性。要是你沒興趣追求變現性,或還不確定是否要往這個方向走,你就不適合找創投。
還有,創投強烈傾向於擴大規模,或許這也是你找創投的第1個原因。但再想清楚,你把所有的蛋擺在同一個籃子,創投則是有各種組合的蛋,他們不斷追逐獨角獸與黑天鵝以彌補其他破掉的蛋。沒錯,創投或許樂意在你的公司賭一把,說不定有機會為其投資組合注入可觀報酬。理論上聽起來不錯,但如果你的眼光比他們長遠,這一路下去對於應承受多少風險,該多快進行擴張,便可預見會產生多少歧見。
最後再問問自己:公司這個階段,是否真能善用創投?假如你無需憑藉機構資金之力便能化解「旁人懷疑之大信念」(你對公司生死攸關的假設)的風險,那可能先別考慮創投會比較好──換言之,你可以自資(self-fund)成長。如果沒有接受創投挹注,而早期努力不見成效,你可以輕鬆退場。反之,如果公司漸上軌道,也更能以理想條件吸引一流的創投。
儘管他們當初說得天花亂墜,為公司帶來的不只資金等等,許多創投並未實現那些「附加價值服務」。他們的行銷術語,別全部信以為真。不過,最棒的創投業者確實能在許多方面帶來對手難以企及的優勢,包括招募人才、策略結盟、募集更多資本貸款、提升能見度、建立你的可信度,確保他們在你需要時,真能滿足你的需求。
創投可能很善變。他們必須管理一堆投資組合,自得把時間、金錢、關注力放在報酬最高的新創,而不是擺在那些苦苦尋覓方向者身上。當初開支票時,他們確實愛你,一旦風向不對,他們仍會在那兒嗎?如果不,那可是會對員工、潛在投資人、其他關係人送出負面訊息的。
或許你有辦法取得其他比較容易管理的資金,像是願意即時或提前付費的顧客,如果能夠迅速取得正現金流量,不致偏離核心策略,拖延發展腳步,那就沒什麼必要找創投募資,因為連帶可能產生的問題其實不少;或許你能找到一家錢很多、點子很爛的公司合併,以你的優異點子把它帶往新的方向;或許你能透過群眾募資,獲得足夠的錢來證明自己的信念。總之,取得資金的管道所在多有。
事實是,多數新創公司從沒接受創投,而另一方面,多數估值很高的成功新創則有。即便不靠創投而發展經年的新創公司,也常在自己對擴張及變現性的看法與對方符合的時間點,接納了創投。
創投可帶來經驗、關係、指導及無價的技巧,讓信念變成一門生意,引導創業者成為一名領袖。對公司而言,或許不是完美選擇,卻是最佳方案。所以,謹慎選擇,弄清楚自己會得到什麼。
書籍簡介_創業的100道習題
創業的100道習題:行家才知道,從發想、籌畫、募資到變現,矽谷成功訣竅一次到齊
原文書名:Straight Talk for Startups 100 Insider Rules for Beating the Odds— from Mastering the Fundamentals to Selecting Investors, Fundraising, Managing Boards, and Achieving Liquidity
作者:藍迪・高米沙(Randy Komisar)、簡圖恩・李埃傑斯曼(Jantoon Reigersman)
譯者:劉凡恩
出版社:2019.06.26
出版日期:本事出版
創業從未這麼簡單,成功也從未如此困難,你可曾覺得,別人都知道什麼秘辛,卻不告訴你?無論跟資金、人才、技術靠得多近,卻總差臨門一腳?能幫助創業者跨越這種迷惑的,就是「矽谷優勢」。市面上暢談創業的經歷與論述滿坑滿谷,但往往談不到重點,由凱鵬華盈風險投資人、矽谷資深創投家直接為你凝煉成100條規則,想贏,就得熟知各種險境,懂得趨吉避凶,本書保證幫你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