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0050、00878…市值型、高息型都想買該怎辦?ETF核衛配置,股息成長雙頭賺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摘要

台灣上市櫃ETF檔數有近300檔,總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棒,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買ETF並非只能擇一,可以善用「核心持股+衛星持股」的操作方式來買進、布局多檔ETF。

台灣上市櫃ETF檔數有近300檔,總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棒,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簡單,沒人規定你只能死守一棵樹木,只要做好完善規畫,你其實可以擁有一片森林。至於該怎麼做呢?可以善用「核心持股+衛星持股」的操作方式。

核心持股

核心持股是指投資組合中占比最大、長期持有的主要部分。投資人可以將適合長期持有、成長穩定、波動較低的ETF,例如市值型ETF,作為整體投資組合中的核心,讓它發揮穩健成長、擴大資產的作用。

進場方式

核心持股因為波動相對較低、股價漲跌起伏不大,故可採用「單筆」或「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

停利判斷

核心持股的停利判斷,取決於「有無發生使市場出現重大質變的利空?」

如果有發生使市場出現重大質變的利空的話,像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等,可能會讓整個市場的基本面、成長前景或風險結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進而導致市場整體估值水平的長期下調,此時就可先停利出場。

如果沒有發生使市場出現重大質變的利空的話,投資人可以先確認手中是否有非股票部位,像是有債券ETF等,如果有的話,核心持股部分就可以不用停利。但如果沒有非股票部位的話,則可以考慮部分停利,然後將停利的錢轉投入其他非股票資產來分散風險。

衛星持股

衛星持股是指投資組合中占比較小、相對靈活調整的部分。投資人可以選擇較具成長動能潛力、波動較大的ETF,例如產業型ETF,作為衛星部位,用來賺取超額報酬。

進場方式

衛星持股因為波動較大,股價漲跌起伏劇烈,較適合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來風散時間風險。如果遇到市場有明顯下修時,可再適度加碼。

停利判斷

衛星持股部位可採用下面2種方式進行停利:

方式1》定期再平衡

例如原本設定核心持股70%、衛星持股30%,結果衛星持股大漲超過30%,這時候就可以將多出的獲利部分賣掉,轉為買進核心持股,讓核心持股和衛星持股的比重再度回到70%:30%。

方式2》遇停利點賣出

方法有2種:
1.設定絕對停利點,如報酬30%就賣出。
2.設定相對停利點,如優於大盤10%就賣出。

高息型ETF是核心持股還是衛星持股?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想問,究竟高息型ETF,應該把它列入核心持股還是衛星持股呢?

其實2種做法都是可以的,咪編認為如果是高息低波型的ETF,因為股價相對穩定,所以你要把它視為核心持股是沒有問題的。可如果是股價波動較大的高息型ETF,列在衛星持股會比較適合。

此外,要注意的是,由於高息型ETF為了追求高股息,通常會選擇現金殖利率較高的成熟型公司,但這類公司的成長性有限,所以高息型ETF的長期資本增長潛力可能會不如市值型ETF。也就是說,如果將高息低波型ETF作為核心持股,最後整體資產組合的成長性可能會比將市值型ETF作為核心持股的成長性還要低。

以上,就是咪編看完《人人都能學會靠高息ETF年年加薪(全圖解)》這本書的心得,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把書找來看一看喔!

本文獲「小編愛投資線上讀書會」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想靠高息ETF每月加薪1萬元要買多少?何時加碼最划算?長線布局3策略全公開
當年的少年股神都去哪?從《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學到的事:只憑運氣不可靠
長期投資、ETF不能少?人人瘋買ETF有道理?ETF背後的4大優勢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