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賣出股票有2大時機:一是企業不再理想,可能因外部競爭破壞護城河,或內部領導人變質;二是市價高於合理標價,意味已無安全邊際。此時應獲利了結,並將企業放入觀察名單,待其股價回到理想區間,再行買回。
股票賣出的時機有兩個:
一、企業不再理想。
二、市價高於標價。
1.企業不再理想
第一守則定義的「理想」企業,是我們想擁有它、能理解它,且本身具有穩定持久的護城河,以及第五級領導的企業。理想的企業顧名思義,通常會維持在理想狀態。換句話說,除非遭遇重大變故,否則這些企業會永遠理想。一家企業從理想變成不理想,只有兩個原因:(一)外部攻擊,以及(二)內部叛徒。
「外部攻擊」指的是競爭對手攻破護城河,開始拆毀城堡。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我們的管理團隊沒能保護護城河,或是產品被競爭對手淘汰。就好比文字處理器問世,打字機就被淘汰。也好比鐵路無法與飛機競爭。又好比DVD消滅了錄影帶,CD消滅了黑膠唱片與錄音帶,線上下載消滅了實體唱片行。外部攻擊經常成功,因此我們絕對要了解自己持有的企業,也堅持要有耐久的護城河。耐久的護城河顧名思義,就是能輕易抵禦外部攻擊的護城河。
內部叛徒則比較不明顯。內部叛徒是企業的執行長,本來站在你這邊,後來變成站在他自己那一邊。這種現象很常見,因為成功企業的執行長,往往鍾情於擴張企業,更甚於為股東著想。
在現實世界,每家企業的成長成本,都會隨著時間過去而上漲。執行長即使將獲利再投入企業,也無法創造先前那麼漂亮的投入資本報酬率。他花更多錢打廣告,但來店的新顧客卻沒有那麼多。到了這個地步,身為股東的我們還寧願他發放股利。這樣一來我們還比較開心,因為可以把錢拿去投資另一家成長更快的企業。
但我們的執行長也許不這麼想。他可能認為:「嘿,這些多餘的現金要是不必還給股東,而是可以拿來收購其他的企業,該有多好?」對於很多執行長來說,併購企業、打造帝國,比打高爾夫球有意思多了。多餘的現金應該發給我們股東,好讓我們再投資能每年成長15%的企業。但變成內部叛徒的執行長為了維護自己在兄弟面前的面子,不惜讓我們吃虧。
從五大數字,可以看出外部攻擊與內部叛徒的問題。如果五大數字不再漂亮到值得我們繼續持有這家企業,那就賣出。
2.市價高於標價
這是一個我們樂於看到的問題。我們在2000年買進像阿波羅集團這樣的企業,當時市場先生很喜歡科技,對於單純的教育企業估價過低。市價比標價低75%。我們準備好了。這家企業繼續成長,市場先生終於發現自己估價有誤,於是股價開始漲漲漲。不到四年,這家企業的價格已經比標價高。
那現在該怎麼辦?這家企業的成長依然強勢。營收、每股盈餘、淨值以及現金,全都穩定成長。投入資本報酬率一直維持在高點。我們是不是應該繼續持有就好?不是應該要永遠持有嗎?
阿波羅集團仍然是個好例子,所以我們再來看看:阿波羅集團2004年的股價是每股95美元。四年前,它的標價是40美元,安全邊際價格是20美元,我們那時以每股10美元買進。那它現在(2004年)的標價是多少?
這家企業不斷成長,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計算標價。再說一次,這就像烤蛋糕,必須準備好所有的食材。我們得從財經網站蒐集下列資料:
2004年起算,過去12個月的每股盈餘:0.90美元。
分析師預計的每股盈餘平均成長率:23%。
過往本益比:62。
市價:95美元。
我們蒐集了所需的全數材料,再看看五大數字,就能算出每股盈餘成長率。我看了以後,發現分析師預估的23%的成長率很不錯。也就是十年後會翻三倍(72除以23)。每股盈餘是0.90美元,十年後翻三倍就是7美元左右(0.9到1.8,1.8到3.6,3.6到7.2)。過往本益比太高,所以我們要採用第一守則的預設本益比,亦即成長率的兩倍:2*23=46。未來的價格就是320美元左右。當下的標價始終都是未來價格的四分之一(會有這個數學公式,是因為有十年的間隔,且我們想要有每年15%的報酬率),所以標價是80美元。
這是快速的概算方式。
我們若是想盡量算得精確一些,當然也可以用Excel試算表,或是用我網站上專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設計的計算機來計算。但很多很高明的投資人,並不使用電腦計算這些。他們已經非常習慣計算方式,看一眼原始數字,馬上就能瞧出端倪。華倫.巴菲特說過,如果你無法一眼看出這筆交易超級划算,那就表示結果難以預料(不值得出手)。
你發現了嗎?阿波羅集團的這些數字,是不是跟我們看到的哈雷在2000年的數字一樣?這只是巧合嗎?不盡然。飛快成長的企業,成長率會保持在24%左右,而且會一再分割股票,將每股盈餘壓低在1美元左右。很多企業都這樣做,所以這些數字變成投資大戶的舒適圈。
你可以在我的網站上,計算阿波羅集團的未來股價,以及現在的標價與安全邊際價格,計算的步驟如下:
1.開啟「標價與安全邊際價格計算機」。
2.在「每股盈餘」欄位,輸入0.90美元。
3.在「成長率」欄位,輸入23%。
4.在「本益比」欄位,輸入46(因為成長率乘以2,低於過往本益比)。
5.「年數」欄位仍舊是10,不必更動。
6.「可接受最低報酬率」欄位仍舊是15%,不必更動。
7.點選「計算」,得出下列結果:
a.十年後的每股價值是327.98美元。
b.現在的標價是81.07美元。
c. 現在的安全邊際價格是40.53美元。
現在的標價是81美元,但現在的市價卻是95美元(當然所謂的「現在」是2004年)。阿波羅集團的股價高於標價,也遠遠高於41美元的安全邊際價格。
企業的股價接近標價的時候,往往就是大戶(法人投資人)開始獲利了結的時候,在這個市場尤其是如此。那些法人也是會計算這些的。他們只要發現問題就會開溜,例如分析師不看好的分析報告、負面新聞、政府主管機關調查、產業的壞消息、績效未達預期等,也可能是一時驚慌,於是開始獲利了結。你不必去猜測他們的想法,也不必去想他們賣出的原因,因為原因可能很多,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接著,其他大戶法人也開始一窩蜂跟進賣出,彷彿跳崖的旅鼠。對我們來說,從這一刻開始,我們要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一個安全邊際大得多的投資標的。
話說回來,我們做了那麼多功課研究阿波羅集團,現在卻要跟它說再見,未免可惜。所以我們賣出後,還是要繼續觀察阿波羅集團。要是再度出現具吸引力的價格(且仍然符合我們的四個M),我們就可能再度買進。
所謂「觀察名單」就是我們正在觀望的幾檔股票清單。市場先生給觀察名單上的企業定了價,只要符合我們的四個M標準,我們就買進!而在把理想企業賣出之後,我們也會把它繼續放回觀察名單。這家企業如果仍符合我們的四個M標準,股價又重回理想價位,我們就會買回。
阿波羅集團的股價若是跌得夠深,我們又能有很大的安全邊際,我們就會再度買進阿波羅集團,乘勢而上。我之所以拿阿波羅集團舉例,正是因為它的股價走勢能讓我們低買高賣。股價從2004年中期的95美元,跌至2004年11月的65美元。但我們應該在65美元的時候再度買進嗎(要記住,我們算出來的阿波羅集團的安全邊際價格,是45美元)?這個問題很重要:股價要比標價低多少,我們才該再度買進?如果我們一開始需要50%的安全邊際才能買進,那後來看到較小的安全邊際,應該再度買進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應該。
延伸閱讀
就是要賺錢!什麼是有錢人都在用的「第一守則投資法」?教你在股市賺到15%
連續25年提高股利,才會被納入成分股!「標普500股利貴族指數」是什麼?
書籍簡介_投資守則第一條: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

作者:菲爾.湯恩(Phil Town)
譯者:龐元媛
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07
作者簡介_菲爾.湯恩(Phil Town)
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暨前泛舟嚮導;現為知名美國知名講者與投資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菲爾曾於科羅拉多河擔任泛舟嚮導,一次拯救客戶於危難之中的經歷,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客戶為報答他,教給菲爾一套基於巴菲特投資原則的投資方法。如今菲爾相信,向其他人傳授這些相同的財務原則,也可能對其他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現居懷俄明州傑克遜鎮。他和女兒丹妮爾.湯恩(Danielle Town),一同主持「投資課:第一守則投資播客」。
著有《投資守則第一條》(Rule #1)、《讓散戶賺起來》(Payback Time)、《投資心智》(Invested,與丹妮爾.湯恩合著)等書。
譯者簡介_龐元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在大腦外思考》、《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終結空氣汙染》、《聽見音樂的靈魂》、《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客戶一直來一直來》、《揭密風暴》、《第一探長的最後正義》、《法律,不只是法律》、《白蟻之魂》、《時間漩渦》、《獅子與我》、《查理桑莫的走騙人生》、《我繼承了一座莊園》等數十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