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背後有你不瞭解的原因
在常見的招標過程中,概分成價格標與最有利標。一般為了避免被指圖利廠商都會採用價格標的方式進行。價格標看似不錯,但背後總有些東西被抽掉了。一個標案的價格議定,廠商勢必要考慮本身的成本、保固成本與利潤。採用價格標壓低價格到最後省下的不是廠商的利潤而是工程的品質與物料成本。
像是馬路上常見的修鋪柏油工程,價格標的結果就是偷工了事,要不是柏油品質不良、就是省略壓平的步驟,反正你壓我價格,我降你品質。也難怪為人詬病:怎麼民間鋪的柏油路可以用很久,公家鋪的一下就坑坑洞洞?這不見得是公務員怠惰的問題,而是採用價格標後連帶讓檢驗規格也下降的問題。
標準品才適用價格標
站在價格至上的角度來看,相同的東西能夠用最低價得標是最好的結果。但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工程標案本身就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每件都是獨立案件。若以標準品來看不同的通路商不同的進貨成本,對於消費者而言跟哪一間公司買進標準品都是一樣的物件,唯一的不同僅是價格上的差異。像這樣的情況用最低價得標是個明智的選擇。
站在非標準品上,恐怕這樣的觀念是個悲劇的開始。有經驗的廠商會事先將測試費用、維護費用與潛在的風險成本納入估算,而劣質的廠商則是僅估算建置費用,兩相比較自然是後者的報價較低。以事後論來看,這是一種假便宜的報價。
要看總體擁有成本,不能只看建置成本
用另一個更淺顯的例子則是電腦系統,早些年曾出現 Microsoft 系統與 Linux系統之爭,有一度Linux 系統聲勢大好,其主要的原因是免費與高度的可替代性。但這些年過後 Linux 終究沒能取代 Microsoft。猶記當時 Microsoft 執行長說出一個口號讓人記憶猶新「Microsoft windows OS 使用與維護成本低廉」,這一口號打醒了不少人。
對啊,換成Linux 只是OS免費,但衍生許多後續問題。
- 員工重新訓練
- 文書往返作業不完全相容
- 內部協同程式不相容
省下的前置成本,但卻需要在使用成本上付出極大的代價,像這樣就不能稱為是便宜。所以我們會考慮幾件事情:1.是否將所有成本都考慮進去了? 2.便宜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特殊原因(次級品、塞庫存、降規格等)
便宜低價必有因
在考慮是否便宜的時候,不能只看見一開始的便宜,卻沒想到後面的費用其實更驚人。其實投資也存在類似的現象像是便宜的股價或是超高的殖利率這樣的個股往往吸引投資人的注意。
便宜的股價:投資人總是想找便宜的標的買進,於是乎許多投顧老師便以低價股為號召來吸引投資人的注意。不過投資人不要忘記了低價股必然有其原因存在,而多數的原因多是該公司並沒有獲利能力,將公司看成是一台印鈔機的話,低價股通常是損壞的印鈔機,當然只剩下廢鐵的價格。投資的目的是買進公司持股後與企業分享經營獲利,不獲利的公司自然沒有盈餘分配能力,股價就是反應這個現實。
只是透過炒作,可能會在一個時間點內出現股價飆漲的現象。但這並非是經營體質所造成的評價上升而僅是一種「誰是最後一棒的遊戲」。投資應回歸財務的基準透過財務平價的數字來判斷股價是否低估。
超高的殖利率:台股常見的殖利率約分佈在 3~5%之間。要是某天出現殖利率超過7%的消息見報,往往刺激股價出現一波上漲,但沒多久就被打回原狀。原因也簡單,因為那不是真的便宜貨。我們用以下三檔個股來做點解釋讓投資人瞭解是怎麼回事:
第一檔 8913 全銓 - 殖利率高達11.24%。主要是該公司透過賣大樓與減資拉高EPS後,再發放高額的現金股利創造出高殖利率現象。買進後不要太高興,該公司的事業型態是租賃,大樓被賣掉後後續的營收來源無以為繼,以2018.Q1~Q3 EPS僅0.05元。也就是說買了一檔現金發完後就沒下次的公司。
第二檔 3088 艾訊 - 殖利率達9.68%。發放高額現金股利的原因是因為該公司處份旗下的子公司所換來的盈餘。這種是一次性盈餘,後續仍要回歸到公司基本營運表現。
第三檔 2912 統一超 - 殖利率 8.52%。與第二檔類似,他在上海的金雞母星巴克股權賣回給美國星巴克,賺取一次性收益。但後續則是換來營收下降,這部分就有賴發展其他事業來補回失去的營收數字。
其實我們會發現,每個便宜的背後總有些故事存在。而若能找到獲利體質良好且股價尚未被炒作的個股,這個才是真便宜。抱著「真便宜」的個股不僅長線可與公司共享經營利潤,也可獲得潛在的股價推升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簡介_股魚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於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股魚網:分享新聞事件觀點與投資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