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美國青年每個月存下6成薪水,28歲已經存到近800萬台幣,在網路社群引起話題,也成了我和爆奶弟弟的餐桌話題。這個年輕人能這麼積極存錢真的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現在許多大學生一出社會還沒開始賺錢就負債,不但要存未來的錢,還要先還過去欠銀行的錢,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是這個年代的孩子們有相當高的比例都「借錢讀書」,讀完書也欠了幾十萬的助學貸款。
這會衍伸出什麼樣的問題和後遺症?一份2017年美國學生貸款機構LendEDU 對全美1,0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就發現,美國大學新鮮人的輟學率已經高達30%,其中相當高的比例是因為助學貸款的壓力,同時大部份借錢讀書的學生最後選擇違約不還學貸。
換言之,「借錢」不只壓抑了孩子出社會後的賺錢存錢能力(現實還債壓力迫使他為「錢」工作而不是為「熱情或天賦」工作),更壓垮了他學習的基本權力,因為負債而無法讀完大學繼續學習。
我特別去查了一下台灣的情況,發現台灣「借錢讀書」的現象也愈來愈普遍,雖然因為少子化問題嚴重,今年6月底台灣銀行學貸人數高達856,532人,但是每人學貸平均金額達21萬,代表這群孩子一出社會就開始負債人生了。
因此我更堅信「紅包存錢法」的重要性。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從小開始「和孩子一起存大學的學費」,親子一起學習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錢,用更有效率和安全的方法讓錢慢慢長大,孩子的受教權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同時孩子也能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更早也更「有感」的學會可以應用一輩子的理財好功夫呢?
尤其是像爆奶弟弟是跟著智慧型手機一起長大的i世代,他們不但比Y世代受到社群媒體影響更深,更容易「跟著朋友買自己不需要,也不一定想要的東西」而開啟負債人生,他們未來要面對M型化貧富差距拉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也更大,愈早開始學習管理自己的錢,同時也學會分配管理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也就愈早可以讓父母放心和放手。
存錢愈早開始愈好
讓孩子從小學會存自己的學費
於是,新聞討論完,我出了功課給爆奶弟弟,讓我們能從新聞裡學到更多。我們一起做了下面3件事:
一、養成小孩「不亂花錢」的習慣
我們重新再複習了一次「需要」和「想要」,拿出他的人生資產負債表,溝通他透過努力想要累積的人生樣貌,強化他「不亂花錢」的動機能量。我心裡更想長期貫徹的是,透過和孩子一起在日常生活中重覆練習「需要」和「想要」的判斷和行動,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從容自在的和「錢」做朋友,而不是被金錢奴役,也能避免孩子長大以後無法控制的消費盲從和消費衝動。
但對我來說,這只是最基本的理財教育和金錢學習,更積極的父母不只是陪伴孩子學習「不亂花錢」,還要陪孩子一起學習「賺錢」和「存錢」,引導孩子從小學會和「時間」做朋友,善用「複利」來規劃自己的人生,這樣我們才能更放心地放手讓孩子飛,陪伴孩子學習如何面對自己所處的不確定環境,用自己存到的錢和學到的存錢本事,把不確定的未來變成可確定的將來,穩穩地安身立命於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中。
二、善用網路資源和孩子一起做圖表,介紹「複利」是怎麼回事
接著我們重新再複習了一次什麼是「複利」。在「當個快樂的父母銀行,教小孩存第一筆錢」的文章裡有和大家分享,我如何透過「父母銀行」的開張,引導爆奶弟弟開始養成「存錢」的習慣,並且在過程中和爆奶弟弟分享什麼是「利息」。利用這個新聞,我跟他討論了更複雜一點點但可以賺更多錢的「複利」。
我們先從公式開始:單利的計算公式是:
利息=本金*年利率*時間
本利和=本金*(1+年利率*時間)
如果爆奶弟弟存了1萬元在父母銀行,年利率是10%,但是這銀行計息只採單利計算,爆奶弟弟存了3年後,他能拿回的本金和利息總共是:10000*(1+10%*3)=10300元
如果銀行像一般正常的銀行一樣是採取複利計息呢?複利計算的公式是:
利息=本金*年利率
本利和=本金(1+年利率)n(時間/期數)
如果爆奶弟弟存了1萬元在父母銀行,年利率是10%,但是這銀行計息採取複利計算,爆奶弟弟存了3年後,他能拿回的本金和利息總共是:10000*(1+10%)^ 3=10303
拆解開來,就是:
第一年=10000*(1+10%)=10100
第二年=10100*(1+10%)=10201
第三年=10201*(1+10%)=10303
本金一模一樣,但採用複利計算後3年下來多了3塊錢,發現了嗎?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採複利計息,每一年增加的利息也變成本金可以賺第二年更多的利息。所以單利計息是直線上升的成長,但複利計息會是指數型的成長,時間愈長,兩者的差距會愈大,擅用複利,才能真正和「時間」做朋友,達到「錢滾錢」的投資價值和目的。
三、「我要自己付學費」的作戰計劃
當父母確認孩子明白複利的價值後,進一步就是「打鐵趁熱」,和孩子一起做出他的「大學學費存錢作戰計劃」。
我先帶著爆奶弟弟網路上搜尋資料設定存錢目標。根據2018年教育部統計,國內公立大學1年學費58,726元,私立大學109,944元整。4年下來學費需要24萬-44萬,暫時先不考慮通貨膨脹,我們就以30萬為大學學費存錢計劃的目標(意思是考上私立大學他就得打工付學費啦)。
平常爆奶弟弟零用錢1個月只有200元,偶爾也會在刻意設計的情境下支持甚至陪伴爆奶弟弟進行「做家事」和「考試成績」以外的打工機會,讓他靠自己的腦力、勞力和能力賺取自己的打工勞動收入,所以爆奶弟存錢的資金來源有「紅包/零用錢/打工勞動收入」3個面向。
我們用每年收入幾乎固定的「紅包」收入來做為「大學學費存錢作戰計劃」主要的資金來源,因為一年有2萬元的收入,在複利的效益下,投資效益更大。
理財教育切忌講道理
直接和孩子一起動手算動手存
平常我都利用「信封理財法」來引導爆奶弟弟管理和運用自己的各種收入,所以他從9歲開始就把自己的錢,依比例放進「投資(80%)」、「買禮物(10%)」、「生活用品(10%)」3個信封裡,因為投資的錢相對多,他很會算也很愛錢,會主動要求和我進一步討論要如何投資讓錢變大,辛苦存下來的錢可以愈存愈多。
所以我們決定不動原來的信封袋,但是開一個新的「大學學費存錢作戰計劃」的信封袋,並且只拿每年的紅包錢出來存進這個信封袋,其他的收入還是依比例存進原來的3個信封袋裡面。
我們一起上網搜尋可以利用的試算工具,了解各種不同年報酬率下,每一期本金加碼再投資的10年複利可以累積多少錢,我們決定選擇先前已經討論過,過去10年含配息年化報酬率相對穩定達6-10%(參考綠角試算)的台灣50(0050)這檔ETF來存大學學費。
爆奶弟弟一年紅包能拿出2萬元投資,有下面2種方法可以執行這個計劃:
1.用定期定股方式,每月銀行從年初存入的20000元自動扣款購買台灣50(0050)零股(每月買到股數固定),用MONEYDJ的定期定股試算工具計算,過去10年每月買30股慢慢存股,含ETF本身漲幅和每年配息可以存到36萬以上小幅超標,足以從容的完成公立大學學業。
2.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每月銀行從年初存入的20000元自動扣款1667元購買台灣50(0050)這檔ETF(買到零股股數不定),如果從10歲開始「存股」,以過去10年含配息年化報酬9%試算,10年複利下來扣除手續費後也可以累積超過44萬大幅超標,足以支付孩子自己就讀私立大學的學費。(0050每月定期定期最低扣款金額為3000元,父母需要搭配一起投資)
所謂的0050就是從台灣上市股票中評選出50檔市值最大、符合篩選條件的上市股票,一次投資50家公司,但不必天天看盤盯著個股漲跌,長期複利下來,是一個帶著孩子一起投資,相對安全又貼近台股整體報酬表現的存股方法。
除了穩穩的被動投資ETF存股,也可以帶孩子投資「高配息定存股」,或者學習巴菲特鎖定「價值型股票」長期投資。無論決定和孩子練哪一種功,只要「趁小」和「趁早」陪伴孩子紀律的把馬步蹲好,就不必擔心在無法預測的將來,孩子的學習會因為沒有錢唸書的學貸壓力而中斷。
資料來源:
1.http://www.masterhsiao.com.tw/MoneyTimeValue/CompoundInterest/CompoundInterest.html
2.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10.xdjhtm?etfid=0050.TW
本文獲「馬哈理財遊樂園」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馬哈
馬哈是moneybar網站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13歲孩子的媽媽,擁有20年理財經驗,曾負責Yahoo財經頻道,創業後致力兒童財商(FQ)教育,以互動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金融素養,專欄大多分享她如何教孩子學理財,認識金錢的價值、釐清需要跟想要、參訪證券交易所,體驗真實的投資世界,開啟孩子理財的第一步。
歡迎所有的爸媽跟小孩一起學理財,翻轉全家的財富人生。
著作:《馬哈親子理財10堂課》
馬哈理財遊樂園專欄
馬哈理財遊樂園臉書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