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你想要的早已擁有

我以衣服為例。以前的我經常覺得衣櫥裡少一件,每到假日就花一整天逛街買衣服,逛到腿都痠了也要買到自己喜歡的款式。買完衣服回家,開始在鏡子前上演個人服裝秀。第二天穿上新衣服出門時,不禁感到十分風光,覺得自己好像明星一樣。為了買到自己想要的衣服,就算將卡刷爆也不足惜。我明明擁有一堆自己想要的衣服,卻還是視而不見,每年嚷嚷著「沒有衣服穿」。

其實,你的願望早已實現。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感到不滿足,覺得自己不幸?

「習慣」是一種毒癮

人之所以感到不滿足是因為當我們實現願望之後,就會慢慢「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變成「理所當然」。人類對於「理所當然」的事物與狀態,最後容易感到「厭倦」。

穿上剛買的連身裙,相信每位女性都會感到高興。但穿過五次之後開始「習慣」,喜悅的情緒逐漸遞減。穿了十次之後,連身裙變成舊衣服,「理所當然」地成為衣櫥裡的一分子。穿了五十次之後,就都會感到「厭倦」。

正因為人存在著從「習慣」邁向「厭倦」的習性,才會讓我們在實現夢想之後,開始對已實現的夢想發牢騷,深信自己不幸。反之,只要不「習慣」,我們就能繼續享受願望實現的喜悅,永遠感到幸福。只要我們永不厭倦自己擁有的舊物,持續感到滿足,就不會增加新東西。

為什麼玩具戒指再也無法滿足小女孩?

從「習慣」到「厭倦」的過程是一種無法想像的強烈毒藥,對人生的各種面向帶來了不良影響。

以前失心瘋地購買的大量衣服,現在看來老氣落伍,讓我忍不住碎唸「沒有衣服穿」。原本全心投入的工作,也逐漸讓人麻痺。做完整型手術之後,應該覺得自己變美了,卻因為不滿足所以不斷進廠維修。一把年紀了還不學乖,成天追著年輕女孩跑,曾經發誓無論健康或生病都要彼此照顧、彼此愛護的兩人,就這麼分道揚鑣。這一切都是從「習慣」邁向「厭倦」的過程惹的禍。

當小女孩拿到塑膠做的玩具戒指,都會睜大雙眼,開心大叫。沒過多久便對玩具戒指感到厭倦,努力存下零用錢,購買一萬日圓的戒指飾品。不久後又感到厭倦,存下自己的薪水,購買五萬日圓的精品戒指。蜜月期一過,又想要買三十萬日圓的戒指。到最後只能購買全球只有一只的大師手工名戒才能感到滿足,即使如此,全球唯一還是無法永遠保鮮。

以物質來比喻,必須透過換購新商品(改變刺激)、增加數量(增加刺激量)、購買價格更高的物品(放大刺激)種種行為創造差異。

人的喜悅有極限

還有另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不管是一萬、五萬或是三十萬日圓的戒指,收到時的喜悅程度都是一樣的。收到五萬圓戒指時,喜悅程度不會是一萬圓戒指的五倍。笑臉上的嘴角不可能張到五倍大,開心的笑臉也不會持續五倍的時間,無論身處何處,人的情感都大同小異。物品價格沒有上限,但「人類的感情是有極限的」。

喜悅的程度放諸四海皆相同,同樣的,人體潛能也有極限。即使是比爾.蓋茲這樣的富豪,胃容量也跟一般人一樣。並不會因為變成比爾.蓋茲,一天就要吃六餐,更不會因為變成有錢人,一天就比別人多一個小時,擁有二十五小時。

東西愈多,人愈不滿足

人類是所有動物中唯一會預測未來的物種,不過,這項功能只能運用在瞬間判斷上。例如遇到天敵時應該要逃還是要戰?獵食時應該如何追捕獵物?說得嚴格一點,人類只能預測幾秒後的事情。雖然只有人類能預測未來,但絕對不是用來預想幾年後的發展。人類可以預測的「未來時間」比想像中短。

我再舉個例子說明。假設你出門買衣服,看到一件穿起來很好看的外套,開心到立刻付錢買下。回頭看自己身上穿的舊外套不僅皺巴巴,顏色也褪了,相較之下,覺得新外套真的很好看。回家再次試穿,也覺得今天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遺憾的是,在還沒買下新外套之前,一般人就算可以想像「第一次穿那件外套的新鮮感」,也很難想像「穿到第十次,已經習慣那件外套的感受」,或是「一年後已經厭倦那件外套的感覺」。

當一個人處於還未購物前的現在,很難想像購物後,感受逐漸從「習慣」邁向「厭倦」的轉變。換句話說,在尚未滿足物質欲望的階段,人可以持續感受購物瞬間的喜悅感。這就是人永遠都在追求新商品,家裡雜物愈積愈多,而且無法跳脫這個輪迴的原因之一。

當人陷入這個無限輪迴之中,家中物品就會愈積愈多。無論家裡有多少東西,人都不會感到滿足。明明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滿足,卻還是認為下次一定可以獲得滿足。正因如此,我們才無法從增加的物品中感到幸福。

 

物品反映了你的內心

我們必須花很多時間才讓其他人看見自己的工作能力、創造力、勤勉度與耐性等特質,但透過物品,一切便輕鬆許多,這就是很多人以物品展現自我的原因。物品有別於內在,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到,立刻就能展現自我價值。

品味卓絕的家具、珍貴的古董收藏品、牆上的海報、庭院裡的盆栽,全都能展現自我價值。我很喜歡功能性強的蘋果製品。不過,若能在首賣日買到iPhone 6,我相信大家都想要到處炫耀,也會想在星巴克拿出MacBook Air使用。對我來說,兼具設計與實用的蘋果製品,可以輕鬆展現自己的品味。事實上,這種心態每個人都有,無需太過在意。

雜物的逆襲

話說回來,若將展現自我價值當成購物的藉口,就會導致家中物品愈積愈多,衍生出各種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的物品會逐漸失去原本的意義,不再是展現自我價值的方法,反而變成購物的目的。換句話說,「物品」會變成「你的分身」,讓人誤以為「物品」就是「我」。一旦形成這樣的觀念,家裡東西就會愈積愈多。

既非工具,也不是用來展現自我價值的物品會開始將魔爪伸向主人。既然物品代表擁有者,增加物品便等於增加擁有者的分身,這件事就會變成購物目的。

不僅如此,擁有者還要花費極大心力與時間去維護管理數量龐大的物品。若從物品代表自我價值,以及代表擁有者本身這個角度來看,購買、維護、管理物品便成為人生中最重要的目的。

別讓物品控制你

當家中雜物太多,就無法充分用到每一項物品,新商品一買回家幾乎沒用過幾次。也因為家中雜物太多,不好清理,最後便讓自己住的房子變成垃圾屋。這樣的生活讓我愈來愈沒自信,逐漸失去幹勁。我不想面對日漸消沉的自己,於是成天酗酒,過著悲慘的日子。

「傷害自我價值」的雜物

當物品增加到一定程度,接下來便開始吞噬物品主人。主人必須花大量時間與精力維護並管理這些自我化的物品。如此一來,原本只是工具的物品翻轉成為人類的主人。物品既不能發揮功能,也不是展現自我價值的方法,最後成為傷害自己的多餘雜物。物品成為主人,擁有者則變成奴隸。

 

到了這個階段,物品只會傷害擁有者,還會持續進化成為剝奪精力與時間的凶猛怪物。物品不是工具,它變成了主人,迫使你忙碌工作,奉獻一生。陷入了人類奴隸與物品主人相互抗爭的異常狀態。

物品本身沒有好壞,而是當數量過於龐大時,它們將控制你的生活。我們一定要重新省思這樣的價值觀。物品不能代表我們,當然也不是我們的主人。它們原本只是工具而已,不是為了顧及他人眼光而存在。人類擁有物品,只是因為自己需要。

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的需求,不妨試著客觀地重新檢視自己擁有的物品。這個社會已經做好準備,你不需要擁有多餘雜物。請跟著我一起丟掉「傷害自我價值」的多餘雜物吧!


書籍簡介

書名: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作者:佐佐木典士
譯者:游韻馨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6/01/22

作者簡介

1979年生,香川縣人。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畢業。

一心想進入出版社工作,花了三年的時間找工作。先後任職於學研《BOMB》編輯部、INFAS PUBLICATIONS《STUDIO VOICE》編輯部,目前在Wani Books工作。過去曾經住過保留所有物品、完全不丟東西的垃圾屋。

2010年開始放下身邊物品。

2014年與創意總編‧沼畑直樹開設了「Minimal&ism less is future」,本書為第一本作品。

「Less is More」→「Less is Future」,是作者更進一步的自我體悟。

•6套衣褲穿1年。
•浴室→1罐洗潔精、1條毛巾。
•廚房→1人份碗盤、咖啡壺。
•只要有iphone、Mac就能與世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