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昂貴的》
東西的價值,是由使用者決定
幾乎每個人都有覺得東西很「貴」的經驗。
然而,決定物品昂貴與否的其實並不是標價的賣方,而是取決於使用者。
例如「上課」。花幾百至幾千元的鐘點費,就能學習老師研究多年的學問,感覺就像只花了這些錢,就買到了老師的一輩子。如果能從課程中學到創新的知識,就更覺得這樣的費用實在太便宜,便宜到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再從書籍作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書賣得實在太便宜了。不只覺得自己的書賣得便宜,其他作者的書也是。想到只花了幾百元,就能學到書裡這麼多知識,就覺得書價真是太便宜了。
在上述的幾個例子中,之所以會產生「很便宜」 的感受,是因為「得到的收穫遠比付出金錢多」。「貴」或「便宜」的感受,和「付出的金錢」與「從中獲得的價值」有關。
所謂「便宜」的正確定義,應該是「現在正在使用,而且獲得了超乎支付價格的收穫」。所以,凡事要求「打折」的人,並沒有確實體認該樣東西的價值。
要買自己認為「我願意出比定價更高的價格購買」的東西。不要買自己覺得「貴」的東西。但也不能只看不買,完全沒有體驗過,就嚷嚷著「這東西太貴」。如果從未實際體驗過,就沒有資格評斷商品究竟是「貴」還是「便宜」。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絕對昂貴的。因為昂貴與否,和每個人的體驗感受有關。從買來的書中能得到多少收穫,也會因人而異。
我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聽眾們聽完我的演講後,在演講滿意度問卷上寫下「這場演講的門票費太便宜了」。因為,這代表了他在這場演講中的收穫非常多。
不過,通常問卷上還會有一道題目:「你覺得本次的活動費用價格是『貴』、『普通』還是『便宜』、『你覺得費用多少才合理?』」我完全不看那一題。正如之前所提,這場演講的價值,會隨著每個聽眾的狀況不同而改變。聆聽一場相同的演講,能得到多少收穫,往往因人而異,而這並不是身為演講者的我所能決定的。
因此,決定商品究竟是貴還是便宜的,是使用者,而不是販賣者。然而,喜歡評估平均值的人會問:「這種東西平均價格是多少?」其實,那個平均值一點意義也沒有。想要找出商品平均值的人,不會成為有錢人。
★財運滾滾來的秘訣:不要買自己覺得「貴」的東西
看標價的人、不看標價的人》
不敢光明正大看標價的人,會敗給金錢
買衣服時,有八成的人會先看價格。然而,或許是因為在意店員的眼光,總是假裝翻標籤的目的是要查看尺寸,而不是確認價格。
會有這樣的動作,就是因為行為被感情左右了。
或許有的人擔心:假如被女性看到自己認真找
標價的樣子,會被認為是「小氣的男人」。然而,能光明正大看標價,坦然說出:「這件多少錢?哇,還真貴。」的人,才算有男子氣概。
最容易讓人感到「這個人很小氣」的情況是:當女性走進試衣間後,才連忙看標價,或是趁對方視線轉到別的地方時,連忙用小指勾出標價偷瞄一眼。通常珠寶、貴金屬類的商品標籤都很小,而衣服的標價一定藏在內側,用小拇指勾出來,有時發現字體太小,還得瞇眼看清楚。
這些鬼鬼祟祟的舉動,反而會讓女性覺得:「這個人表面上不看標價,其實只是裝闊,並不是真正有實力的人。」
假如,這時對方詢問:「你覺得哪一件好呢?」又建議選擇比較便宜的商品,馬上就會被看穿選擇的標準是價格。身為男人,想看標價,就光明正大地看。
否則,完全不要看。
當女性詢問「你覺得哪一件好」時,可以提供「這件現在就可以穿」、「這件兩週後可以穿」、「這件平常可以穿」、「這件是盛裝場合時可以穿」等,確實是以對方需求為考量的意見。在請店員包裝結帳時,也還不要看標價。先自己努力猜測「這一件要多少錢?」,藉此鍛鍊自己對於商品的判斷力。直到遞出信用卡,被要求「請在這裡簽名」時,再瞄一眼價格確認。自己的預測價格與實際金額的誤差值很小的人,就是真正了解物品價值的人。
★財運滾滾來的秘訣:光明正大看標價
想用錢換取什麼東西?》
一切以金錢為目的,反而會讓金錢遠離
假如,有某個外國富豪對你說:「請在這張支票上寫下你現在想要的金額。」當那張支票兌換成金錢時,你想要買什麼呢?假設不能從那個國家拿走現金,只能帶走現金以外的東西,你想要交換什麼呢?
我有一名企業家朋友,他的手錶價值8百萬元,是非常珍貴的稀有限量錶。不過,他真正喜歡的是手錶,他想要的,並不是手錶代表的「8百萬元」。
雖然大家常說「想要錢、想要錢」,但其實是內心想得到的,是「可用金錢換得的某些東西」。 因為「金錢是得到想要物品的重要手段」,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誤把金錢當成了目的。 然而,在開始把金錢當作目的的瞬間,就會使財富遠離。假如你最喜歡的是手錶,那麼,一開始應該以手錶為目標。
並不是有了錢之後,就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麼一來,結果其實也和沒有錢的人一樣,都得不到喜歡的東西。要去發掘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麼一來,所追求的就不是「想要錢」,而是 「想要的那樣東西」。
換句話說,「有錢」是得到想要的東西的捷徑。但如果沒找到想用金錢交換的東西,就算再有錢,也沒有意義。
★財運滾滾來的秘訣:不以金錢為最終目的
健康運與財運必定息息相關》
管理健康等於管理金錢
削減健康費用的人會變窮。財運不佳的人所具備的共同點,並不是工作失敗或者太過敗家,而是「身體不好」。健康運與財運息息相關。
無論負債金額多少,身體健康的人一定能夠償還。然而,負債的人為了早點還清債務,會再兼一份工作。為了還債同時做兩份工作,身體往往無法負荷,精神壓力也很大。一旦因疲勞過度而住院,家人就必須外出賺錢來支付住院費用。
接下來,換家人累得病倒。
這並非特殊案例,而是財運變差者的典型模式。家族中有人病倒,受影響的,絕非只有生病的人而已。在某些案例中,負責照顧看護病人的人過勞死,躺在病床上的人卻很長壽。
賺錢,就像跑馬拉松一樣,要懂得長期規劃。在馬拉松賽程中,一開始全力衝刺,後來卻體力不支的人,最終會被按照自己節奏慢跑的人迎頭趕上。為了賺錢努力工作當然很好,然而萬一因工作過勞而倒下,反而得不償失。因此,想要妥善管理金錢,首要之最是管理自己的健康。
除了自己之外,也要留意雙親的健康狀況。父母親健康狀況良好的話,這個家庭的經濟一定寬裕。與其思考「萬一父母臥病在床怎麼辦」,不如多想想該怎麼做才能保持父母的健康。做好健康管理,當然也需要錢。不過,這是一種必要的預先投資。萬一父母臥病在床,勢必要花許多時間照料,很可能因此沒有時間工作或讀書,所要付出的代價會更高。
★財運滾滾來的秘訣:做好健康管理
自己管錢》
拿一年份的零用錢學習理財
我曾經住在升學補習班的宿舍裡,我室友的父母很嚴格。家中寄了點心來給他,點心盒裡還放著生活費,全都是百元鈔。原來,他家裡的教育方針是:「小孩不能拿千元鈔」。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危險。
被喻為賺錢之神的邱永漢先生在小孩的金錢教育上,有項驚人之舉:他發零用錢的方式,是一次發整整一年份。
即使是小朋友的零用錢,一次領足一年份,也是一筆相當大的金額。不過,要花完這一大筆錢,往往也只是一瞬間的事。第一年,一口氣拿一年份的孩子太興奮,一下子就把錢全部花完了。
這下子孩子才發覺大事不妙,整年的零用錢就這樣沒了,即使是孩子,也會體會到「這樣下去可不行」,自己會主動產生學習理財的動機。
不過,大多數父母對給孩子零用錢的方式大多相反。父母會說:「小孩子不能亂花錢」,只給當天的零用錢。結果,很可能這個孩子一直到長大成人,都沒有學會理財的觀念與方法。
我的同事近藤先生,結婚後也是每天和太太領5百元(編按:5百元日幣,約合新台幣150元)的生活費。這5百元的花費包括了:買咖啡、礦泉水、午餐、交際費。假如還想多買雜誌,就不夠用了。這時,還得向太太申請買雜誌的費用,甚至要寫「雜誌可以夫妻一起看,算是我們共有商品,不包含在5百元的個人生活費內。」的書面申請理由。沒想到,還是被太太以「我不看」的理由駁回。
但這種控制金錢的方式,反而會導致對金錢感覺麻痺。就算一次給一整筆費用,一下子就被花光了,這樣的體驗也是金錢學習的一部分。有時候,金錢的知識,要在失敗中學習。失敗了,親自有過「啊,原本有那麼多錢,要用完也只是一瞬間」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事。
★財運滾滾來的祕訣:體驗有錢的感覺
書籍簡介
書名: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
作者:中谷彰宏
譯者:珂辰
出版社:潮客風
出版日期:2014/03/22
作者簡介
中谷彰宏
1959年出生於大阪。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畢業。之後進入博報堂,擔任八年的廣告策畫,於1991年離職,自行創立株式會社中谷彰宏事務所。主辦「中谷塾」,在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與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