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很多人在比較房貸的時候,都以最低利率為主,讓自己要付出的借貸成本盡可能降到最低。這樣也沒錯,但其實這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這個房貸選擇標準,對於有資金需求的人來說,最好的房貸方案可能是「理財型房貸」。

當然,理財型房貸適用的人不多,所以知道的人也就比較少,但是因為這種房貸對於有資金調度需求的人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工具,所以還是介紹給大家,至於適不適合你自己,或是要不要使用這種房貸,就由讀者們自己做決定了。

什麼叫做理財型房貸呢?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把已經還掉的本金部份,再借出來用。大家都知道,銀行最主要的功能並不是讓你存錢,而是讓你借錢,但是一般的消費性貸款,利率又很高,而且還有作業成本,甚至每次都還要把所得資料讓銀行做信用評分,分數太低的話能借的額度也很低。

不過,如果你申請的是理財型房貸,假設你原本借了1千萬,目前已經還了3百萬,這3百萬的部份會變成一個循環額度,你可以隨時動用,而且按日計算利息,用存摺到銀行或用金融卡在ATM就可以直接提領。

為什麼可以這麼方便?因為你當初申請房貸的時候,借的1千萬,其實是拿至少等於1千萬價值的房子去抵押的,而在你還掉了3百萬之後,你的抵押物有1千萬的價值,但是卻只剩下7百萬的借款,這時候再借你3百萬,對銀行來說風險並不算太大,反而還可以賺利息。

只知道存錢不會變成有錢人,但是有錢人大多知道知道怎麼利用槓桿(融資、借貸、質押...)讓自己的資產成長。

所以假設台股腰斬,從現在的近萬點跌到剩下5千點,你該怎麼做呢?

你可以透過理財型房貸,去借出3百萬,拿去買台灣五十的ETF,等到台股漲回到8千點,你已經有六成的獲利了。而你的借貸有利息(大約3-5%左右),不過台股一向是一個高殖利率的市場,所以你真正要承擔的利息並不高,甚至股息拿來付利息都還有剩。

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沒有人能保證5千點不會再跌到2千點,也沒有人能保證5千點漲回8千點要花多少的時間,像是金融海嘯就從9千多點跌到4千點以下,而從谷底爬回4千點以上則花了一年,這種情節在未來不會重演,而會有另一套劇本。

只能買股票嗎?當然不是,理財房貸的額度,可以拿來買車子、可以拿來當成第二間房子的頭期款、可以在想換一套好傢俱但是年終獎金還沒入帳之前就領錢可以先買。換句話說,你擁有一個利率不會太高、動用很簡便的資金來源,而這就是理財型房貸的特點。

如果你決定要使用理財型房貸,也要留意以下風險或成本:

1、理財型房貸的房貸利率比一般優惠房貸還要高。(約1%~1.25%)
2、理財型房貸的額度來自你已經還款的本金,加上你額外提前還款的本金,所以如果你還款的金額少,這個額度就會小到跟沒有一樣。
3、理財型房貸動用額度的利息可能低於大多數消費型貸款和信用貸款,但是如果借款金額高、利率也不算低,累積下來也很可觀,最好不要動用太久。
4、動用的額度其實是來自房貸抵押物的價值,所以請不要拿去做沒有把握的運用,以免還不出錢反而造成抵押物被拍賣才還得起錢。
5、留意升息之後,理財型房貸現在看起來很不錯的利率,將來會變得沒那麼有吸引力。
6、留意銀行的特殊規定,例如有的銀行要求不得將理財型房貸的貸款拿來投資房地產。
7、應該先確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還款能力,因為會有原本的房貸,以及你所動用的新貸款,兩者都需要償還。

理財型房貸是一種進階的貸款行為,可以讓你在資金運用上更有彈性,甚至讓你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例如股災來臨、朋友創業想入股,也可以跟巴菲特一樣喊著:「我還有點錢。」然而,槓桿使用妥當固然可以讓資產增加,但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定要先檢視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