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

對很多人來說,搬出家裡、在外租屋,就像人生的分水嶺:代表獨立、成長,甚至是一種「終於擁有自己的空間」的成就。但押金、租金、家具採買、通勤調整,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壓力來源,很多人在準備的過程中充滿焦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在外租屋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改變帶來未知,未知總是容易讓人惶恐,但別擔心,只要將相關的準備環節都安排好,租房生活的開始,也將是你全新生活的開始。

搬家前必做的 7 個心理準備

1. 釐清在外租屋的動機與對未來生活的想像
搬出去住不是為了要逃離甚麼,而是為了走向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是想要更有助於工作、或是想要訓練自己的成長與獨立、還是只是單純的想換個生活環境,把「搬家動機」想清楚,有助於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租屋處。雖然搬家後不代表人生從此完美,卻是一個重新整理步伐、大步往前邁進的機會,記得保持對生活的彈性與接納,你將在未來的生活中,活出更幸福的節奏。

2. 對在外租屋的相關開銷數字,建立務實的預估
在外租屋,一開始會需要一大筆支出:像是押金(通常是二個月的房租)、租金(通常入住前要先繳一個月的房租)、仲介費(支付給房仲或包租代管業者,可能是數千元至上萬元)、家具家電和生活用品採購費、搬家公司費用;接下來,除了房租,還有水電瓦斯甚至是管理費等支出)。提前盤點支出項目與金額,並做好充裕的財務準備,不但能有效降低焦慮,也有助於讓轉換後的生活可以更有餘裕。

3. 接受在尋找租屋處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到的挫折
找到合適的租屋處,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有可能連續看了十幾間都不滿意、滿意的則租金太貴或是被別人捷足先登租走了,甚至是遇到惡房東、實際屋況和租屋資訊不符…等。別急,你不是能力不行,這些狀況對租屋族來說是家常便飯,此時記得要放輕鬆,別急著簽下一間不適合的房子,調整自己的找房範圍、條件、頻率和心態,給自己充裕的時間、多看多比較,是身為租屋族的你,該具備的心理素養。

4. 放下「家一定要馬上像樣」的壓力
生活不必一開始就很完美,你的租屋處也是,不需要一開始就佈置得很完美,家具、家電、空間佈置可以慢慢補齊。請記得提醒自己,在外租屋真正重要的是:這是屬於你自己的起點,它將包容你的真實,也見證你的成長。

5. 接受生活秩序會暫時混亂
搬家是個大工程,需要時間讓所有事物各就各位,每個人都得經歷搬家前後的「混亂期」。你可能因為忙搬家而三餐不正常、甚至作息被打亂,或是搬到租屋處後常常找不到要用的東西、裝箱的物品一下子整理不完…等等,別沮喪,剛搬完家生活亂成一堆很正常,這只是短暫的混亂,不代表你不夠好。

6. 練習主動與新的環境建立連結
新的環境通常會比較陌生,為了讓自己適應得更快更好,一開始可以多探索一下周邊,像是哪裡有便利商店和早餐店、有哪些鄰居可以先認識一下…,刻意為自己建立更多連結,將幫助你更快熟悉新環境,把「陌生」變成「安心」。

7. 接納生活節奏與過去不同,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
新的住所、新的通勤路線、新的生活環境,總不免讓人一時難以適應,記得提醒自己:這些都是新生活的面貌之一,改用探險的心態來看待,你將會更快到達舒適自在的狀態。一個人能自己獨立打理生活,是一種值得欽佩的實力,你在適應過程中的所有突破,都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 

加速安頓的 9 個行動清單

1. 設定租屋預算與地點偏好
先想清楚自己每個月能負擔多少房租?要離公司有多近?通勤要採用哪種交通方式?希望在哪個區域生活?想要附近有怎樣的生活機能?清楚設定好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和喜好條件,才不會盲目亂看房、減少時間與心力的耗損。

2. 先上網搜尋租屋平台了解市場行情,同時準備個人財務/信用資料
針對自己想居住的區域多做功課,觀察其物件之租金區間、常見屋況,有助於練就出一雙火眼金睛,精準找到屋況佳、租金合理的住所。另外,許多房東會過濾房客,故須同步準備好個人薪資單、存摺等財力證明,甚至可能需要有擔保人,這樣當看到心儀物件時,將有助提升租屋成功率。

3. 實地看屋掌握真實狀況,並拍照紀錄
挑選租屋處務必得親自去現場看屋,因為照片會騙人,到現場看才準。而且現場看屋還可以觀察鄰居與治安狀況、是否有噪音、採光好不好、空氣流通否…等會影響實際居住安全舒適的各項條件,並須拍照做紀錄存檔,避免一下子看太多間房子,把不同房子的條件狀況記錯弄混淆了。

4. 與房東簽訂正式租約並保存副本
在外走跳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租屋也是,千萬別只靠口頭約定,各項租屋條款一定要白紙黑字的檢視核對與簽訂契約。不但要一式二份、你與房東各執一份,條款裡提到的各項細節,像是牆壁狀況、地板狀況、是否有現成家具等,你都需要拍照存證,簽訂後的租屋契約也要另外用影印作備份。這些都是保護自己的租屋基本功,若未來真的發生爭議,才能有憑有據,維護自己的租屋權益。

5. 提早預約搬家公司,並擬好生活必需品清單
搬家很累,如果你不是一卡皮箱就入住,建議提早預約專業搬家公司,可以幫你戰勝體力耗盡與時間壓力的雙重挑戰。省時省力、不勞煩親友幫忙、降低搬運受損風險,預約搬家公司真的是開始安穩生活的第一步。另外,先擬好維持自己的必需品清單,像是衛生紙、牙膏牙刷、沐浴用品、垃圾袋),入住前就先準備妥當,避免剛入住新居就陷入「怎麼什麼都沒有」的窘境。

6. 辦理水電瓦斯與網路開通
入住新居前得要先搞定好現代人的生活基本所需:水、電、瓦斯、網路,否則沒水沒電的,保證你新的生活一開始就會陷入混亂。

7. 更改各項收件地址至新住處
更新帳單、通知單、電商平台等各項通知之收件地址至新住處,避免自己無法第一時間收到重要信件。這不只是一種「告知」,更是將自己於新住所安頓下來的重要動作。

8. 建立日常採買路線與空間配置規劃
先找出最順路的超市、便利商店、藥局與早餐店,有助提升生活便利性,降低初期的不便感。此外,現代人居住空間有限,有缺甚麼家具家電不要一次買齊,得先丈量完居住空間後,抓好居住空間面積大小與消費預算,根據使用需求逐步調整。分批添購家具,避免一次超支。

9. 訂定收支預算與支出追蹤
新居生活需重新調整財務分配,從房租到日常用品之開銷,皆應納入預算規劃,並做好支出追蹤,以確保不過度消費,避免每月月光光心慌慌。

搬家不是「逃避人生」的劇本,而是「下一個章節」的翻頁。只要做好心理準備、搭配行動清單,你就能在新的生活空間裡,寫下屬於自己的生活樂章。記住——不需要一切都完美才能享受生活,而是當你懂得規劃安排與享受生活,一切就會變得愈來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