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摘要

近年個人媒體與創業盛行,高收入族群面臨沉重稅負,成立個人公司成為節稅選項。公司稅率僅20%,可透過報帳、支出抵扣與盈餘保留延遲課稅,降低整體負擔。

近年來,個人媒體盛行,不少經營Facebook粉絲團與Youtube頻道的人,都能獲得比原本本業還要高的收益,很快地也面臨到報稅與節稅的需求。隨著創業風氣的興起,愈來愈多人選擇成立個人公司,無論是自由工作者、小型創業者,還是有志於將個人品牌發展成企業的人,都可能考慮這個選項。

隨著個人所得增加,稅負壓力也隨之提高,許多高收入人士開始考慮成立個人公司來進行節稅規畫。的確,透過公司架構來管理收入與支出,可以讓稅負更有彈性,進而減少個人所得稅。然而,這樣的做法是否適合所有人?又該具備哪些收入條件才能真正達到節稅效果?本文將深入探討成立個人公司的節稅優勢、可能的限制,以及適用的條件,幫助高收入人士做出明智的決策。

個人所得稅與公司稅制的差異

在探討節稅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個人所得稅與公司所得稅的基本架構。

1.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採取累進稅率制度,也就是說,收入愈高,適用的稅率愈高。例如,在台灣,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如下:

 

當個人收入超過新台幣498萬元,最高稅率將達40%,這對高收入族群而言,稅負相當沉重。

2.公司所得稅

與個人所得稅不同,公司適用單一稅率,目前台灣的公司所得稅為20%(2024年適用)。此外,公司還需支付盈餘分配的股利稅,不過若採取適當的財務規畫,整體稅負可能仍比個人所得稅低。

成立個人公司的節稅優勢

成立個人公司可帶來以下幾種節稅好處:

1.降低適用稅率

當個人所得稅進入高稅率區間(30%~40%)時,將部分收入轉入公司,可以適用較低的20%公司稅率,有效減少稅負。

2.透過營業支出降低課稅所得

個人所得稅只能扣除特定的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範圍有限;但成立公司後,許多與業務相關的費用都可以列為成本,例如辦公室租金、設備與軟體費用、交通與油資、培訓與教育費、業務應酬費等,這些費用都可用來降低公司的課稅所得,進而減少實際繳納的稅額。

3.延遲課稅,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個人所得稅必須當年度繳納,但公司可選擇將盈餘保留在公司內部,不立即發放股利,這樣可以推遲稅金的支出,讓資金能夠更靈活運用,例如再投資、擴展業務或進行理財規畫。

4.利用薪資報酬進行稅務規畫

成立公司後,創辦人可自行決定薪資與分紅方式。例如,可以透過合理發放薪資來調整稅負,讓自己適用較低的稅率區間,避免一次性收入過高而適用高稅率。

5.提供合法報帳機制,增加可扣除項目

以個人名義工作時,報稅時可扣除的項目相對有限;但公司名下的開銷,只要符合業務需求,大部分都可以報帳。這使得許多本來需要自掏腰包的支出,能夠轉變為稅務上的抵扣項目。

成立個人公司的限制與缺點

儘管成立公司有許多節稅優勢,但仍有一些潛在的限制與風險需考量:

1.公司經營涉及額外成本

成立公司後,除了公司所得稅外,還可能面臨一些額外開銷,譬如會計與報稅費用、政府規費與薪資與社會保險成本。

2.公司盈餘分配仍需課稅

即使公司所得稅較低,但當股東(即創辦人)領取公司盈餘(股利)時,仍需繳納股利所得稅。這可能導致稅負仍未大幅下降。

3.財務管理變得更複雜

公司需要妥善管理財務,必須區分個人資產與公司資產,否則可能引發稅務爭議,甚至違反法規。

適合成立個人公司節稅的收入條件

並非所有高收入者都適合成立公司來節稅,通常需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能真正達到節稅效果:

1.年收入超過新台幣250萬元

當個人年收入超過252萬元,稅率將進入 30%,接近公司的20%稅率,這時考慮成立公司較有節稅空間。若年收入低於此門檻,節稅效果可能不明顯。

2.工作性質允許透過公司收款

若收入來源可透過公司來收款(如自由接案者、顧問、演講師、藝人、投資客等),可有效透過公司帳戶管理稅務。

3.需有大量業務相關支出

若工作中涉及大量可扣抵的成本與費用,例如設備、交通、辦公室租金、應酬等,成立公司可有效降低稅基,提高節稅效果。

成立個人公司確實能帶來節稅優勢,但前提是收入達到一定門檻(約250萬元以上),且有大量可扣抵的營業支出。此外,必須考量行政成本與財務管理的負擔,確保整體節稅效益大於維護公司的成本。

對於高收入的專業人士或自營工作者,成立個人公司是一種有效的稅務規畫手段,但需審慎評估是否適合自己的財務狀況與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發揮節稅效果。

延伸閱讀
股票、債券、房地產,投資該怎麼選?投資達人一表說清楚: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投資股票就是賺快錢?投資老手:享受「複利」,不要追求「心理博弈」

小檔案_雨果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粉絲團版主。
多年用心經營粉絲團,並提供讀者許多扎實的投資理財心法,以及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分析等。2020年開始經營粉絲團分享領悟後的理財觀念,與過去多年的理財習慣與財務知識,希望協助還在股海載浮載沉的投資人一起建立可以長期執行的投資方式。

學歷: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資訊科技學士與MBA碩士
經歷:曾任電腦補習班老師
現職:外商公司總經理
著作:《聰明的ETF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