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全球局勢劇變與關稅衝擊,彭建文發起「第二次企業轉型系列講座」,首場聚焦OGSTM策略工具,由顧問楊鴻德分享策略如何從願景落地為行動。企業須強化對話機制,讓各層級參與策略規畫與執行。
自從4月4日關稅議題爆發後,整個經濟與產業局勢迅速轉變,我花了2週時間深思:「作為一家管理顧問公司,我們可以幫企業做些什麼?」
因此,我們公司就開始規畫「第二次企業轉型系列講座」。在此系列講座的第一場,主題為「OGSTM策略工具」。本次講座由我彭建文來主持,並邀請到公司的戰略夥伴兼好友群特管理顧問公司的楊鴻德(Martin)擔任來賓。
我以全球經濟環境劇變為開場,點出關稅、中美貿易衝突、地緣政治及AI技術普及,這些變數正在迫使企業進行「第二次企業轉型」。我也強調,企業不僅要因應外部挑戰,還必須提升內部的決策靈活度與執行效率。
變局來襲:我們正面對怎樣的世界?「現在的變化,不僅是幅度大,而是頻率高。以前10年一個大轉變,現在1~3年一次。」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歸納出3大特徵:
1.變動頻率加快:疫情、金融海嘯、數位化、氣候異變,環環相扣,企業無法預測下一波衝擊何時來。
2.結構性改變持續中:包含供應鏈重組、人力資源外部化、國際市場重洗牌。
3.企業從「生存思維」轉為「應變韌性」:不能只靠應付,而是要內建對話機制,創造內部驅動力。
另外我也繼續說,「我們看到許多企業在應對這些變局時,策略定了,卻難以落地,這正是我們今天邀請Martin來分享的原因。」
「Martin,你提到的全球策略是怎麼落地的?如果是一家100人左右的中小企業,該怎麼做?」 彭建文老師問。
Martin微笑回應:「這就是OGSTM的彈性。規模不同,但原則一致。100人企業可以簡化,但仍然要有清晰的目標和策略對齊。」
「那面對全球變局,企業該如何確保策略不流於空談?」彭建文追問。
「組織內的充分對話!」Martin說。
「沒有對話的策略只是文件。,改變不是發命令,而是啟動一場的深度對話。」
Martin解釋,企業領導層必須與中層、基層持續交流,確保策略被理解並具體落實。
而我們在企業輔導公司策略這麼多年來,我們觀察到企業在策略執行上經常面臨4大挑戰:
1.僅由高層拍板決定,缺乏中層真正的執行者參與與承接。
2.策略僅定出大方向,無清楚的目的目標與執行架構。
3.缺乏「貫穿式溝通機制」,前線無法理解與落實策略。
4.欠缺策略共識,導致不同部門間方向分歧。
「很多時候不是你沒訂策略,是你訂了沒人懂、沒人做。」因此,建議企業應該建立系統化的策略管理機制,透過「組織對話」來達成共識。如果企業想要成功的策略推動,需要3個核心步驟貫穿,簡稱策略推動3部曲,如下說明:
1.建立「清晰的策略影像」
「沒有共識的未來影像,就像開車沒有導航。」策略不能是模糊大願景,而是要能具體描述未來要變成什麼模樣,包含:期望達成的成果、對市場定位的清楚輪廓、對組織文化與運作方式的期待。
2.策略開展與承接
策略不能停留在PPT,要透過結構化工具與機制往下展,例如:中高階如何將策略轉化為計畫?各部門如何橫向鏈接?前線員工如何理解並接軌?
3.驅動組織動能,持續滾動調整
馬丁提到:「你不可能只靠高層幾個人在拉動組織,要讓萬馬拉車,不是車拉萬馬。」這需要:建立共同語言、適切的工具支持、每層級都有參與與承擔責任的機制,組織動能應來自基層的積極參與,而非僅依賴高層的驅動。
台積電前主管公開:最高效率工作術
OGSTM策略承接與開展工具:企業轉型的關鍵
Martin從他的全球企業輔導經驗出發,介紹了OGSTM策略工具。他回憶起在Johnson&Johnson協助企業展開策略的經驗,說明OGSTM的核心價值:確保企業策略從高層到基層一致。
O(Objective):目地(為什麼?)-明確企業願景與方向,確保上下共識。
G(Goal):目標(期待什麼?)-設定具體可衡量的成果,明確各部門的責任與貢獻。
S(Strategy):策略(怎麼做比較好?)-規畫實現目標的具體行動方針,包括資源配置與風險應對。
T(Tactics):戰術(該做什麼?)-具體落實策略的細節與行動計畫,確保靈活應對變化。
M(Measurement):衡量指標(如何評估?)-設立清晰的績效指標,持續追蹤策略執行進度。
OGSTM策略思考圖工具優點為,強調對話與參與,每一層級能夠共同建構。
模型結構清晰,讓策略不再流於口號。支援跨部門對焦,解決資訊不對稱與執行斷裂。提供「共通語言」,讓組織有一致的策略框架與邏輯。
最後針對中小企業面對許多不確定的挑戰、全球變局該如何布局,Martin提出了3點建議:
1.先釐清未來影像:公司3年~5年後要成為什麼模樣?目標市場、價值創造鏈、產品組合都要盤點。
2.理解內部資源與限制:不要好高騖遠,策略要根據能力設定。
3.建立決策機制與對話平台:讓策略不再只是老闆的事,而是全公司一起參與。
企業在面對快速變遷的全球市場時,策略規畫不再是高層的獨白,而是全組織的協作過程。OGSTM策略工具的核心,在於將抽象的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並且確保這些行動能夠真正落地。
企業領導者不僅需要制定清晰的目標,還要確保這些目標能被中層與基層理解並認同。透過系統化的對話、清晰的策略地圖與具體的執行計畫,企業才能在變局中穩步前進。品碩創新與群特策略顧問正以戰略合作的方式,一起推動兩天的策略轉型工作坊,協助企業進行真正落地的策略轉型。
「變革不是發命令,而是啟動一場深度對話」。只有當組織能透過對話進行策略對焦、任務承接與文化整合,才能在混亂局勢中找到穩定方向,實現真正的企業轉型。
延伸閱讀
高效會議3步驟?
活在未來的人生公式?台積電前主管教你:不用靠運氣,也能預約你的成功
想當主管必學!主管的終極目標:讓團隊「不需要你」,卻能高效運作!
小檔案_彭建文

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