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在職場上的溝通與交流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那幾句話,甚至瞬間直擊對方內心深處的就是某一句話。

中國央視著名的節目主持人白岩松說過,無論多長時間的直播,他最看重的是直播前10分鐘,更準確地說是直播開始的第1分鐘。因為開頭順了,後面直播的心態就會好很多。

我的1位學生小張從電視臺辭職後,去了1家網路行銷公司做內容總監。新東家要試一試他的業務能力,於是老闆帶著小張去見了1位特別難伺候的客戶。

談及自己的表達策略,我的學生小張說,客戶一進會議室就一直沒有正眼看過他們,他在發言前心裡想,一定要讓這位刁鑽的女老闆抬起頭來,正視他們的企劃方案,必須要做到「一言既出,必有迴響」。沒有這樣的決心,那就成不了事。

小張說,必須在第1分鐘就把客戶拿住,拉近自己與客戶之間的心理距離,只有這樣,剩下的2分鐘才能讓對方在心裡更加認可自己的方案。因為客戶只給他3分鐘的表達時間,他說自己之所以能夠拿下這位刁鑽的客戶,所有的成敗其實是在第1分鐘,準確地說,關鍵是開場的15秒。

他當時是這麼說的:「現在乳腺癌發病率很高,尤其是年齡段比以往提前了許多。很多年輕女性即使受過高等教育,對於乳腺癌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仍十分匱乏,讓人很震驚,因此如何將乳腺癌防治資訊有效傳遞給大眾,是行銷產品時最關鍵的一環。」小張說完這句話,原本低著頭的客戶立刻抬頭看他,眼睛裡也露出了期待的神情。為什麼呢?他提到了客戶公司最新產品涉及的話題「乳腺癌」。最後,小張順利地幫公司拿到了這位大客戶的訂單。那麼,小張的這15秒表達策略的靈感是怎麼來的呢?

他說,一進他們公司就看到走廊裡有乳腺癌的宣傳海報,從宣傳詞上來看是他們公司最新的產品,於是就把發言順序和同事做了調換。另外,他還在簡報前加了3張跟乳腺癌有關的圖片。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他就「開門唱戲」,直奔主題了。

由於使用了正確的表達策略,在一開頭,他的發言就抓住了用戶的核心需求。他這第1次的亮相相當漂亮,讓自己的老闆也刮目相看,為他在新公司的工作打下了好基礎。

其實,無論是我的學生小張還是主持人白岩松,他們都極其重視短表達的傳播效果,而想要在1分鐘內有效表達,就必須學會15秒的資訊表達法,也就是「短話輪表達法」。短話輪,就是在十幾秒時間內說完資訊或表達觀點,這些資訊和觀點一定要讓人一聽就懂。通俗一點的說,就是盡量說短句子。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如何用「15秒表達術」來傳達完整的資訊。一般來說,我們1分鐘大概可以說270~280個字。也就是說,在15秒內,我們大概能說60到70個字。想要提升自己的話語品質,可以把15秒作為1個語言單位,來表達1條完整的資訊。你可以通過1個個「15秒」,不斷練習用精簡的語言傳達資訊和表達觀點,保證自己在表達內容上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15秒表達術」關鍵之處在於提高效率,直達溝通物件的核心,達成溝通目的。那麼,如何運用「15秒表達術」才能有效表達呢?下面是3個具體的操作方法。

1.用15秒傳達核心「資訊」

說明類表達主要是通過介紹事物的形狀、顏色、結構等基本物理性質的資訊來傳達意思,在15秒之內盡可能地把想要表達的主要資訊說出來。比如說,你想要介紹一款公司最新上市的保溫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你的文案打動客戶,你可以這樣說:「小心燙著喲!6個小時前倒進杯子的熱水,現在你打開,依舊是會把舌頭燙掉的,水溫足足有攝氏88度呢!這是由於杯膽採用的是304不鏽鋼工藝,超長時間保溫就靠它了。」

你看,這短短的77個字,主要就是圍繞杯膽的材質,以及這種材質的優點來進行說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材質來說明保溫杯的保溫效果,把最核心的賣點「長時間保溫」這個重要資訊點出來,讓人能夠很快聽懂。

除此之外,如果是需要描述人物或者場景,那你的說明中還可以加入描寫性質的內容,比如細節的具體刻畫等。

2.用15秒把「觀點」說清楚

職場中的表達以議論類為主,也就是說,在職場上,你需要表達獨立的見解和給出支持見解的例證。因此重點在於,你必須在15秒中清晰闡述某個觀點,並給出相應的論證過程。以前面小張的那段開場白為例:

「現在乳腺癌發病率很高,尤其是年齡段比以往提前許多。很多年輕女性即使受過高等教育,對於乳腺癌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仍十分匱乏,讓人很震驚,因此如何將乳腺癌防治資訊有效傳遞給大眾,是行銷產品時最關鍵的一環。」

小張這段就是典型的議論類表達,他給出的觀點是「將乳腺癌防治資訊有效傳遞給大眾,是行銷產品時最關鍵的一環」。因此,他從「現在乳腺癌發病率高」推導到「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對此的相關知識也很匱乏」。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句話,但是他通過遞進的論證方式提出了觀點,並對其進行了有力的論證。

議論類表達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開門見山、亮明觀點,給出相應的論證。可以這麼說,「直接」是這類表達的靈魂,不需要迂迴的解釋與鋪墊。通俗地說,就是直球對決。

3.用15秒說好1個「故事」

職場中很多場景是需要講故事的,講故事需要用到記敘性質的表述。

在使用「15秒表達術」講故事之前,你要做的第1件事就是做1張人物關係圖,做好故事發展脈絡的梳理工作。然後,在人物關係圖的基礎之上構建故事情節,把故事串聯起來。

在15秒鐘內,你要抓住的故事重點有以下4點:人物的心路歷程;事態發展的前因後果;事件的發展過程;最後的結果。比如你要講述公司拍攝廣告的一段小插曲,來間接證明公司在選擇攝影師上的眼光獨到。按照上面提到的表達重點,你可以這樣說:「我們邀請了新銳攝影師小李為這款產品的代言明星拍照,起初這位明星不太配合,但當他在休息時看到小李拍攝的照片後,頓覺驚詫,欣賞不已,不僅後面拍攝非常配合,還立刻邀請小李為自己拍平面廣告。」

說完了這3種表達類型,相信你對「15秒表達術」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在連續使用4個15秒鐘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你所說的就是簡單的內容疊加。實際上,使用「15秒表達術」之前,你需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表達最重要的就是言之有物,少說感受,多說資訊。

高效的生活節奏要求我們在與人溝通時也要做到高效,伴隨高效的一定是限時表達。因為時間限制不僅施加在主講人身上,同時也施加在主講人試圖說服的交流對象身上。想要利用表達改變1個人的看法,首先要引起他的關注。想讓他持續關注你,除了利用上面講到的「15秒表達術」,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在表達過程中,真誠的態度和誠懇的眼神也能為你加分。

在職場上,有些交流與溝通有機會練習,但是有些職場表達只有1次機會。面對這樣僅有的1次機會,甚至是決定團隊、公司命運的機會,對於主講人來說,如何在短時間內表達出有品質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延伸閱讀
職場上,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最有效的溝通?善用2原則取得主動權,快速解決問題
職場報告或對談總腦袋空白、詞不達意?全球獲獎無數的廣告撰稿人教你這樣練習,提升臨場反應


書籍簡介_讓任何人都聽你的高效說服力:掌握從聽到說的33條職場溝通守則,巧妙取得對話主導權 作者:宋曉陽

書籍簡介_讓任何人都聽你的高效說服力:掌握從聽到說的33條職場溝通守則,巧妙取得對話主導權
作者:宋曉陽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3

作者簡介_宋曉陽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專業知識公號「曉陽特訓營」創始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新聞評論員、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新聞觀察員、喜馬拉雅線上課程《如何成為職場表達高手》主講人、樊登讀書APP線上課程《宋曉陽職場溝通課——贏在職場》、《表達能力全方位提升實戰課》主講人。

分別為蘋果公司、美國通用GE醫療企業傳播部、三星公司、阿里旅行、字節跳動媒體合作部、創維集團、財新傳媒、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央視農業頻道《大地講堂》跨年演講特別節目、全國記協「好記者好故事」演講比賽等做業務指導。

分別為央視新聞、央視財經、央視國際、央視農業、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報、北青報、新京報我們視頻、南方+用戶端、四川衛視、廣東衛視、上海SMG等各新聞機構及省級衛視做新聞業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