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摘要

最近聽到一些讀者在投資台股時踩雷,並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公司,而是歷史悠久的「台塑四寶」股票,這真是相當慘痛的教訓。網路媒體或坊間雜誌總說「長期投資」這4字,彷彿買任何公司用這4個字就能帶過,但真的只要抱的時間夠久,就能迎來股價回漲的春天?

孩子進房睡了,天氣真的蠻冷,一個人可以靜靜寫點東西的夜晚。

最近聽到一些讀者在投資台股時踩雷,並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公司,而是歷史悠久的「台塑四寶」股票,這真是相當慘痛的教訓。

昨天(編按:2024年12月13日,以下同)的財經新聞報導,台塑四寶股票頻破新低,大盤指數雖然是歷史高點,但這台塑集團股票因為中國的龐大產能競爭下,台化甚至跌到了22年來新低價。

近年來台股投資人相當熱愛的高股息ETF題材,其實也是一場鬧劇,因為這些高股息的ETF,長時間下來的績效除了會低於大盤市值型ETF,而且甚至也會讓投資人領到的息不斷減少,這些都是未來幾年相當有可能發生的事。

先聊聊台塑四寶,跌了又跌,破底再破底,台化這檔從2018年9月21日創下130元的高價後,到昨天收盤為止僅剩下30.45元,跌幅76%以上,加計這6年來的配息共19.5元,損失雖然會變小,但也超過61.5%。

對於投資台塑四寶的普通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堂很昂貴的投資課,法人多少會進行避險,透過期權放空降低損失,或者是一些更早以前就買進的法人,那成本更低,所以目前帳面仍然是獲利,但至少這十多年來投入資金的投資人,可說是損傷慘重。

長期投資不是萬靈丹

網路媒體或坊間雜誌說「長期投資」這4字,彷彿買任何公司用這4個字就能帶過,因為獲利是指日可待的,而當年會去買台塑集團股票的人,一定也不是真的懂塑化產業,問了許多讀者,幾乎都只是因為「台塑招牌」,僅此而已,沒有其他了。

而且第2句一定是說「反正會配息,沒問題。」

但我們很清楚,配息源自於公司前1年的獲利,也就是公司的營運成績,當公司獲利大幅降低,配息自然不可能像往年那樣高,會調低配息或者暫時不配發,這不難理解才對,千萬不能把股票當作債券那樣看待。

台灣投資人很妙,常常會用「配息多寡」來選股,就為了賺股息,看似穩定的報酬,實則一點都不穩定,除非是超成熟寡占型產業,配息可以完全鎖定的債券,投資人卻反而想要去賺資本利得,也就是價差,對債息不屑一顧。

這整個觀念都顛倒了,完全弄錯了這些金融商品的意義。

假如只是想要個穩定每年4.5%的報酬,那現在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就有4.4%上下,直接跟券商或銀行下單買張美債,問題也就解決了,如果覺得想要利率更多一點,那就去買高評等公司債,例如波克夏債、NIKE債、可口可樂債、微軟債、Meta債等...。總之,報酬率有高一些,但風險自然也提高,因為公司債怎樣也不可能跟美國政府公債相比。

但這些配息領取的穩定度跟安全度,怎麼看都勝過這些散戶投資人去選股,股票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成長,當公司在該產業有立足之地,並且不斷茁壯,投資人才有超額報酬,賺到很滿意的績效,那如果去投資股票僅是為了那3%或4%,或者5%的股息殖利率,那似乎有點放錯重點。

今天有讀者分享經驗談,表示也有加入一些看似威望的社團,例如某某社、OO社等...,正因為相信去的人都是有頭有臉;正因為相信這些老闆們應該都蠻聰明的;正因為大家應該都蠻有錢的,所以就會幫助自己賺錢。

結果這位讀者說他參加的某縣市區域這個社,去年此時才被爆發出的大案子,澳豐吸金案,捲走了大量的財富,社團內的這些看似聰明人,原來也敗給了人性,母親也大虧養老金。

在台灣銷售多年的澳豐金融集團旗下基金,以8%報酬率吸引投資人,2022年陸續驚傳配息或贖回都拿不到錢,不少上市櫃公司及投資人受害,新聞都有詳細報導,檢調還發現,銷售澳豐基金的兆富財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判刑後仍重操舊業,繼續非法販售澳豐AA基金。

台灣人太渴望「息」,而且保證獲利,太渴望這個「保證」二字。

事實上就沒有這樣的東西,銀行定存都還有300萬元的上限,中央存保的個人額度就是一家銀行300萬元而已,也就是說就算存在銀行理論上也是有一點點風險,只是極低,因為有政府做保證。

但如果是民間任何組織宣稱保證年報酬8%、10%、15%,甚至每月給20%、15%等...,這些明眼人一看也知道在做什麼,龐式騙局已經歷史悠久,各國都有,後金補前金,只要吸引更多人投入資金,自然就能讓這遊戲繼續進行。

那回到一開始所說的股票投資這項目上,投資股票就算是長期投資,如果買進的理由不在了,是否自己能痛下決心停損,這就是一個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難事,買的時候很阿莎力,賣的時候不情不願,這大概是散戶的最佳寫照了。

例如當時買入台塑四寶,為的是配息穩定,那假如配息已經愈來愈低,甚至明後年配不出來的話,那股票要不要認賠?

很難,這題真的很難,因為人就是這樣的動物,帳面虧5%或10%,這停損沒問題,如果大到20%或30%,甚至40%以上時,這時心情反而舒坦了,因為電腦會關掉,乾脆不看就好,就聽天由命,這就是很多投資人會大虧數百萬元、上千萬元的原因。

目前還是看不到塑化股的產業未來,在還沒發生這些事情前,應該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些長期投資的名言:

1.人群不要的時候,我們才要進去買。
2.人們恐懼時,我們才貪婪。
3.危機入市才能真正賺到大錢。
4.好公司遇到不好的事,那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5.買低賣高就是股票操作的精髓。

以上這類名言,大家都聽過,那現在到底是不是所謂的「好時機」?買還是不買,要買多少資金,萬一繼續跌要不要繼續攤平?這些問題問誰都沒有答案,因為連管理階層都正在努力處理這個困局。

我們當然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跌,只知道現在「仍然繼續跌」,了解趨勢即可,這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帶來學習的機會,想想當手上的股票發生類似事情時,該怎麼辦才好,要賣嗎?跌到哪邊就要賣或者永遠不要賣?要不要像指數型ETF那樣打死都不賣?

這些問題值得讀者細細思考。祝一切順心,美好的週末夜晚,謝謝你們常常來閱讀平實中性的文字專欄,相信大家都會有所收穫的。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親人離世,家人卻為小錢爭吵...一個真實人生體悟:要突破僵局,理財規畫得趁早
存1400萬才能退休?25歲、30歲...年紀輕輕本金小,靠投資提早退休機率高嗎?
再不追夢就來不及了?人到中年辭職追夢好嗎?離開職場前,5件事得先想透徹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