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投資可以分成很多種,可以投資房地產、投資土地、投資企業、投資新創公司、投資小吃攤、投資連鎖餐廳,投資不同的東西,風險不同,預期回收獲利的期間不同,可期待的投資報酬率與金額也不同,這裡我們把範圍縮小,專門討論商業活動。

從最小的開始,如果有朋友想開店開餐廳,你可以投資一家店面,不參與經營,等店面或餐廳營業獲利時,每半年或1年可以分紅1次,有些餐廳可以營業10幾年、20年,有些餐廳可能1年不到就倒閉了,這筆投資可能在尚未拿到分紅之前就已經完全虧損本金。

你也可以投資1家公司,可能是朋友的新創公司,風險跟投資餐廳一樣,可能損失所有本金,也可能獲得數十倍的報酬,只是時間可能會是3年~5年。

簡單一點的就是投資上市公司,可直接在股票市場進行交易,你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該公司的營運狀況,然後買進該公司股票,完全持有單一家公司的股票,你的報酬與虧損就全由該家公司的經營績效與股價來決定,如果資金較多者,可以分散購買好幾家公司的股票,可以降低一些風險。

如果看好的是某一個產業,卻不知道哪幾家公司會表現得比較好,可以直接購買該產業的ETF,譬如半導體、金融、AI、5G、機器人等,或是看好某個國家,譬如中國市場或是美國,可以直接買進中國或美國的ETF,而不是中國或美國的某幾家公司股票,ETF可以幫助你直接持有該市場的數百家甚至上千家公司股票,如果你想投資的是某個區域,譬如說東南亞或是歐洲,你也可以購買區域型ETF。

通常投資的範圍愈廣愈分散,風險就愈低,但同樣的報酬率也會降低,因為你取得的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的整體報酬,裡面包含了大部分成長的公司,也包含了大部分衰退的公司,投資標的與範圍可大可小。

如何選擇需要自己取得一個平衡,選擇前要先評估自己的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我們將主要以股票市場、房市不動產、債券、與保險產品來做討論。

針對股票市場,居住在台灣的人首先第一選擇應該就是台灣股市,資訊相對容易取得,你可以選擇投資個股,例如台積電(2330)、中華電信(2412)、鴻海(2317)等,也可以投資指數型ETF,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

初學者可從指數型ETF開始投資

對於初入股市的人來說,我會建議先從相對比較簡單、風險報酬都比較低的指數型ETF開始,指數型ETF其實就等同於基金公司販賣的基金產品,基金可以單筆或小額定期定額買進,用一筆固定的金額來購買不同的基金單位,而指數型ETF就是把基金放在股票市場交易,每次購買最小單位為1股或1張,金額取決於當時的股價而定。

會建議先從基金或是ETF開始投資,是因為這些指數型商品主要都是投資某個特定產業或是國家,持股可以有數十檔或甚至上千檔股票,相對不會因為某幾家公司營運不善或甚至倒閉就造成本金巨大虧損。

同樣的也不會因為某幾家公司表現亮眼就獲得巨大收益,對於剛開始投資的人,你可能可以輕易的理解未來產業趨勢可能會是朝向某幾個特定科技發展,例如最近常被提及的5G、AI、或是自動駕駛。

但是你很難評斷在這幾個產業中,是有哪幾家公司會因此受益而有爆發性成長,所以與其賭上特定幾家公司,不然先選擇包含所有公司的基金與ETF,難度較低,等投資經驗豐富了,也學會如何分析特定公司的財務狀況與產業發展與地位之後,在開始規畫少部分資金來購買個股股票,成效好之後在逐步放大投資比例。

熟悉台股後,可以考慮全球市場

台股市場稍微熟悉之後,或許你可以開始考慮全球市場,投資全球市場的方式可以透過基金或是美股,台灣有許多基金投資全球不同產業、國家、與區域,為缺點是管理成本高,如果你有複委託帳戶或是美國券商帳戶可以購買美國市場股票,就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方式在美國市場購買美國個股或幾百檔指數型ETF。

台灣股市的主要成分股大多集中在科技類與銀行類股,如果科技或銀行類股在某幾年表現不好,則台灣指數也會受很大的影響,而且台灣只是亞洲區域裡的一個國家,如果亞洲出現問題(譬如亞洲金融風暴),台灣也很難不受影響。

所以若只是投資0050,其實就是單獨將投資壓在台灣一個國家上,甚至是半導體科技產業上,若想要分散風險或是投資到更多其他可能發展性比台灣更好的國家,就必須要透過基金、ETF、或是複委託來投資,進而再嘗試投資你所看好的個股,譬如蘋果、亞馬遜、特斯拉、可口可樂、微軟等全球知名公司。

我會建議在開始投資有一些心得之後,即可將目標放到美國股市,因為投資就是要投資強大的企業,透過企業的成長來帶動股價成長,讓投資人可以跟著一起獲利。

美股可以買到許多世界級的公司,而世界各國具有競爭力的公司也幾乎都會到美國上市,所以一但有了美股證券戶(或是透過台灣複委託)就可以投資全世界厲害的大型企業。

而台灣市場能稱得上世界級的公司大概僅有台積電一家,透過投資少數幾檔指數ETF,就可以買下幾乎全世界的公司持股,相對於投資個股來說,可以說是更省時省力,而且也很有機會用20年的時間就累積到需要且合理的退休金。

股市外,還有不動產的選擇

除了股市之外,有些人比較喜歡投資不動產,尤其是以買賣房產或商辦為大宗,投資房地產主要的獲利方式為收取租金與等待本身的增值,但限制是這類型投資需要的本金相對於股市要大得多,第一筆投資可能就需要先存下100萬元~200萬元的頭期款才能開始,並且還需要背負數百上千萬的貸款,對於大多數的一般人來說比較難成為主要的投資方式。

另外一個方式是投資REITs,所謂「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不動產投資信託」,是資產證券化商品之一, 投資概念類似共同基金,為結合投資大眾資金,投資於各種行業的房地產(如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停車場、醫院等),潛在收入來自於租金與房地產價格增值之收益。

由於REITs大多會每個月配息,就很像每個月可以收到租金一樣,入門門檻就如同股票一般,風險也比投資公司較低,另一種投資房地產的選擇。

若是以退休為目的投資房地產,建議先忽略房地產本身的價值,將重點放在每個月可產生的現金收入,畢竟退休後需要的是穩定的現金來源,房產的價值只有在賣掉之後或是抵押貸款才能拿到現金。

債券、儲蓄險或年金險,也是風險較低的投資方式

投資債券與保險公司的儲蓄險或年金險也是另外兩種風險相對較低的方式,債券可分為國家級、政府級、與公司級,以國家名義發行的債券當然風險最低,相對的給予的利息也是最低,政府級次之(州政府、省政府、或市政府),其次是公司級債券。

債券的風險主要來自發債人無法如期配發利息,還有發生倒閉,連本金都無法還返,造成本金實質損失,也就是所謂的倒債,可以想像美國政府倒債的可能性比較高,還是蘋果公司倒債的可能性比較高。

但政府公債的利率相當低,以美國政府10年期公債為例,2000年的時候殖利率約有6.5%,到2020年僅剩下0.5%,主要原因是新發行的公債票面利率下降,還有公債價格上升所導致。

一般投資不會將政府公債當作主要的投資工具,因為其報酬率通常都僅略高於通貨膨脹,是無法單獨拿來投資存退休金的,大多是運用來與股票市場搭配作資產配置,降低投資的波動度。

台灣有很多人會買保險公司的儲蓄險或是年金險,不管是繳費6年、10年後一筆領回還是每年領生存金,其報酬率換算下來都大約是在2%左右。

道理也不難理解,因為保險公司拿保戶的保費去做投追求穩定且較高的報酬,目前市場上可以提供穩定報酬率的商品利率都大約只有1%~3%,保險公司需要搭配高低不同報酬與風險的產品,才能給付要發給保戶的現金、業務的獎金、公司營運管理費用、與股東獲利。

這也是為何10幾年前還可以買到換算利率超過8%的年金險,而現在大約都在2%左右的原因,這樣的報酬率不比公債殖利率高,僅僅能抵銷通貨膨脹,而且還要被限制住現金流動性,如果提前解約還會產生本金虧損。

所以保險商品比較適合收入高的有錢一族,不知道要做甚麼投資的閒置資金可以拿去買保險商品,一來保本可以抵銷通膨,又可同時擁有一點壽險保障,但對於累積退休金來說,儲蓄險與年金險會與政府公債一樣,不適合當作主要投資手段。

以上介紹的股市、房市、債券、保險商品都是投資工具,不同工具適用於不同工作收入、不同人生需求、不同個性、與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在做退休投資理財規畫時,需要先了解可運用的工具有哪些,各別的特性、優缺點、風險、與限制是甚麼,才好依據自己的人生階段與需求來規畫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若能尋求專業的CFP來幫你做規畫與分析,會比自己亂猜亂嘗試要好的多,畢竟現在是低利率低工資時代,每一筆錢的運用都很重要。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什麼才是適合你的投資方式

延伸閱讀
台積電股價何時破1000元?保守估計「這1年」達標...不想買台積電,這些ETF也能跟著賺
想穩穩領5%~6%的現金股利?投資專家曝:買低波動的高股息ETF,不如買債券


小檔案_雨果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粉絲團版主。
多年用心經營粉絲團,並提供讀者許多扎實的投資理財心法,以及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分析等。2020年開始經營粉絲團分享領悟後的理財觀念,與過去多年的理財習慣與財務知識,希望協助還在股海載浮載沉的投資人一起建立可以長期執行的投資方式。

學歷: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資訊科技學士與MBA碩士
經歷:曾任電腦補習班老師
現職:外商公司總經理
著作:《聰明的ETF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