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為什麼存股族深愛「銀行金控」?金控股的最佳抄底時刻現形?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最近大家又重新愛上金融股,根據2023年7月最新公布的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排行月報表,前5名就有4檔就是金融股,第1名依舊是萬年不敗的台積電。

這些金融股合計交易戶數超過10萬戶以上,而台積電大概將近6萬戶,人氣也出現黃金交叉,其中有一個重點是,這些金融股通通都是以「銀行」為主,顯然大家也注意到了,銀行放款隨著升息本來就會受惠。

但這邊又要思考一件事情,當升息壓力變大時,銀行放款是不是會有呆帳的壓力,所以藉著這次機會,我們就特別針對「銀行股」進行研究。

定期定額交易戶數Top 5

圖片來源:玩股網

各家銀行股資產品質狀況

圖片來源:玩股網

上面這張應該夠清楚了吧?我去銀行局還有各家公司法說會資料彙整而來,依序是逾放比、備抵呆帳/逾期放款、銀行獲利占金控比率。

逾放比率(%)

先來說一下逾放比率,以100元為例,如果永豐銀行逾放比是0.08%,那就代表有0.08元為變成呆帳,而上面列出這幾家金融股,都是以銀行放款或金控旗下銀行部門為主要獲利,逾放比最高的是王道銀行0.31%,這水準其實相當優異,其實在<台灣金融股從2020年就慘到現在!還在持續存股的到底是天才或阿呆?>就有提到歐美都在2%以上,這對照起來可見一般。

備抵呆帳/逾期放款比率(%)

再來是備抵呆帳/逾期放款的比率,這代表公司提列給逾期放款的倍數有多說,簡單說,當銀行放款100元給客戶很有可能爆出違約時,那麼這時候提列100元備抵呆帳就表示有100%的防護力。

如果提列到300元就是300%,百分比當然是愈高愈好,當這個數值變高,通常表示逾放金額變少,也就是預期呆帳降低,又或者是提列金額提高,這在疫情或升息期間也是考驗,因為升息壓力有可能迫使逾放比提升,不過回頭看看這些銀行的最新營運狀況,最低的是王道銀行及合庫銀行都還超過400%以上,至於最強的是永豐銀行、台新銀行分別創造1,545.13%、1,088.35%。

銀行獲利占金控比率(%)

最後一個是銀行占金控獲利的百分比,銀行股當然是100%沒問題,另外比較低的有中信銀行73%、永豐銀行79.9%,其餘以銀行獲利為主體的金控都在8成、甚至九成以上,整體來說都很高。

至於中信銀行比較低,這是因為中信金底下還有台灣人壽,當然就會降低銀行端的貢獻比重。另外永豐銀行的母公司永豐金,則有永豐證券貢獻另外一部分的獲利。

整體上來看,國內銀行的資產品質確實是相當不錯,並沒有因為升息而造成資產品質滑落,也難怪升息期間的台股盡墨,大家反倒積極抄底買進銀行主體的金控股了。

各家銀行金控最新獲利狀態

圖片來源:玩股網

在確認這些銀行股對於升息受惠的「純度」之後,接下來肯定是要看看EPS表現,如果升息還衰退,那就要特別留意了。

這邊特別補充一下,京城銀行我是沒有放進去的,原因是京城銀行主要專長並不是放款而已,其實公司也很會投資,因此獲利容易隨著市場而忽高忽低,甚至也更容易踩到地雷,因此升息對他們而言其實不太重要,才予以剔除。

回到上面EPS的表格,最新自結EPS已經來到2023年前7月,大部分確實都是年增,僅合庫金出現微幅衰退3.49%而已。換句話來說,這些銀行股或金控在升息循環又能維持不錯的資產品質,確實也反映在EPS表現上。

年增率最強的是台新金在2023年前7月EPS繳出0.83元、年增124.32%的誇張數據,這邊也要說明一下,台新金是因為認列旗下壽險的一次性入帳,但扣除這些業外獲利後,還有6成以上的年增,表現依舊火熱。

至於第2名是兆豐金,在2023年前7月EPS繳出1.58元、年增81.61%,這就是貨真價實的EPS,會這麼高的原因是公司有美國分行,畢竟美國基準利率都已經來到5.33%,對比台灣放款利率的利差這麼高,再加上美元強勢,會有這麼漂亮的年增也是正常啦!

第3名是最近啟動庫藏股機制的王道銀行,2023年前7月EPS繳出0.58元、年增31.82%,又狹帶著旗下轉投資租賃公司日盛台駿租賃,近期已經準備公開發行,甚至有機會拚上市,加上過去幾年營運表現相當掙扎,也可以說是否極泰來。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銀行主體的金融股獲利爆棚!台新金、兆豐金、王道銀原來有大利多?

延伸閱讀
從290萬滾到3200萬又輸光2000萬的血淚史,台積電、海運到AI你能贏幾次?
談談開發金2022年大虧卻沒死的故事,散戶學會這點就能打通任督二脈?
金控股最新獲利出爐!14家金控今年前7月誰最賺?現金殖利率最亮眼是誰?1表掌握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