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買黃金的第1個理由,是因為當市場爆發前所未有的嚴重崩盤(Crush)時,它能成為守護資產的「保險」。

或許有人會說:「不會真的大崩盤啦!」然而,重點不在「會不會崩盤」;而是「萬一崩盤時該怎麼辦」。

黃金能抗暴跌

以新冠病毒的疫情為例,美國市場(道瓊指數)在短短1個多月之間狂瀉近40%;日本市場(日經指數)也在約1個月內暴跌了近30%。

危險的不是只有股市而已。

崩盤的特色,就是所有金融商品都面臨沉重的賣壓,而不是只有特定商品遭殃。

實際上,疫情爆發當時,不僅僅科技股被拋售,低價股跌得更低,就連全球主要貨幣——美元和原油,也都賣單高掛。

此外,以往比特幣曾一度成為股市行情重挫時的資金避風港,但在這波疫情下,也從100萬日圓狂瀉到了40萬日圓前後。

當市場出現這種崩盤狀態時,靠退休金過日子的人該怎麼辦?

很多人在退休後,無法光靠退休金支應生活所需。

於是便一點一滴拿出手頭積攢的資產來過日子。

一旦金融商品暴跌,堪稱生命線的資產將大幅縮水。

他們的生活根基,當然也會受到撼動。

對於還在職場上奮鬥的世代而言,其實也不能置身事外。

我們為了「養老」、「孩子」,而一點一滴累積的資產,說不定會因為一次的雪崩暴跌,而化為烏有。

如果這些事並非絕無可能,那麼最好的對策,就是提早做好備妥保護資產的準備。

這個對策就是「買黃金」。

因為在眾多投資商品當中,黃金特別能抗崩盤,而這一點也早已在歷史上獲得證明。

暴跌後1個月,漲回原價

看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的道瓊工業指數,可以輕易發現在暴跌後約半年,股價就回復到暴跌前的水準。

和以往的崩盤相比,這次回復的速度可說是相當快。

當年,被視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爆發時,道瓊和日經指數都花了近5年的時間,才回復到崩盤前的水準。

 

在股價狂瀉之際,金價走勢又是如何呢?

來看看同一時期的金價走勢圖,就可以發現:黃金除了在股市崩盤時曾短暫下跌外,後來只花了近1個月的時間,價位就回彈到崩盤前的水準。

 

如前所述,股價要到半年後才重回疫前水準,但黃金只花了1個月。

況且黃金還不光只是站回原價而已。在股價指數收復失土,也就是疫情爆發的半年後,金價竟比重挫前還多漲了2成。

 

金融海嘯爆發後,也出現過同樣的現象。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來看,金融海嘯爆發前的金價是900美元,爆發後開始一路急漲,到2011年時已來到1,800美元的價位。

正如一句俗語所說「出事就買黃金」,代表當市場殺聲隆隆時,金價往往會呈現上揚的趨勢。

當金融市場大崩盤時,股票等資產會縮水,這時只要持有黃金,就能因價揚而獲利,彌補我們在股市的虧損。

附帶一提,黃金是可在金融市場交易的主要貴金屬之一。其他像是銀、鉑、鈀等,也都是貴金屬類的範疇。

不過,和這些貴金屬相比,黃金仍是最能在崩盤中逆勢抗跌的資產。

花25年才站回原價

經歷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金融恐慌後,很多人都對「市場其實很容易崩盤」一事有切身體會。

沒人知道下一次金融危機什麼時候會爆發。不過,我認為不遠的將來,金融危機還會再發生。

不僅如此,我認為市場上很有可能爆發比新冠疫情或金融海嘯時更嚴重的崩盤。

我的根據有以下2點:
第一,不管就歷史、機率或是統計上來看,大崩盤其實是定期發生的事。

在經濟學和市場行情的領域當中,一般認為每隔7年到8年週期,就會發生一波中型規模的崩盤。

在我的認知中,新冠疫情造成的金融恐慌,就是這種類型的崩盤。

除了中型規模的崩盤,業界也認為每隔50年到70年,就會爆發一波大崩盤。

還在職場上打拚的族群,恐怕很少有人知道50年到70年前發生了什麼事。

換句話說,當下一次爆發市場大崩盤時,劇烈程度或許會是我們「這輩子沒看過」的水準。

說到大崩盤,美國在1930年代爆發的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

引爆這場經濟大蕭條的關鍵,是1929年紐約股市的雪崩暴跌(10月24日,這一天通稱「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

在這一波暴跌前,道瓊工業指數還有350點以上,孰料隔月大盤就跌到只剩200多點。儘管單日跌幅僅逾10%,但當時卻是每天、每週都這樣一路走跌。據說這一波暴跌行情當中,市場上蒸發掉的金額,竟相當於美國政府10年份的預算。

 

後來,儘管股市一度止跌,但不幸又再探底,跌跌不休的走勢持續了近3年之久。

最後跌勢到了1932年才觸底,當時的股價僅有41點。

由上圖可看出,和崩盤前的行情相比,指數跌到僅剩約1/10。而且這一波跌勢觸底後,並沒有馬上反彈。

直到「黑色星期四」爆發的25年後,也就是1954年時,道瓊指數才又站回崩盤前的價位水準(350點以上)。

前面提過,金融海嘯爆發後,道瓊指數花了數年時間,才重新站回海嘯前的價位。遇有堪稱「蕭條」等級的大暴跌時,股價有時要花10年、20年之久,才能收復失土。

延伸閱讀
經濟遇亂流,除了美元,還有避險工具可選嗎?理財教母林奇芬分析:趨勢改變可布局黃金
回顧歷史教訓,有助預測未來局勢發展...橋水基金創辦人:順應經濟週期投資,避開通膨影響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書籍簡介_華爾街頂尖操盤手的黃金投資法:7大獲利商品、2大操作手法,金融危機下的致富之鑰

作者:高橋丹、伊達直太
譯者:張嘉芬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2/8/31

作者簡介_高橋丹Dan Takahashi
1985年東京生。10歲時移居美國,12歲時開始投資,21歲時以Magna Cum Laude(成績優秀)之名畢業於康乃爾大學。19歲時曾在華爾街實習2年,其後開始全職工作,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和交易。26歲時成立避險基金公司,30歲時賣掉公司持股,其後移居新加坡。旅行過60個國家,2019年秋天返回東京。2020年1月開始在YouTube上傳影片,3個月內累積超過10萬名訂閱者。目前有超過58萬訂閱人。

‧YouTube頻道:Dan Takahashi-PostPrime

譯者簡介_張嘉芬
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期許自己當個講究文字的筆譯,以及務求精準的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