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法診所王桂良院長強調,健康檢查的目的不只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篩檢,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在疾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取得掌控健康的主動權。
關於健康檢查,是求得一份心安的數據報告,或是一份等待紅字指引就醫科別的通告?年年做健康檢查,身體可有一年比一年好?一份結果一切 OK 的健康檢查報告,是否代表健康無虞,可以繼續既有的生活型態?
速配基因的生活,就是永續健康生活
從事抗衰老與預防醫學已逾 30 年的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指出,健康檢查報告呈現的是「現在的自己」,是日常的所作所為與先天基因碰撞所表現出來的結果,但是先天基因不會改變,所以要追求健康就必需從日常的所作所為著手調整,根據可以完整呈現自己生活型態的檢查報告上的數值,進行追本溯源的精確解讀與探究,找出從源頭來控管健康的路徑,排除該排除的致病因子,將一切生活作為調整為速配基因的模式,啟動「避凶」、「趨吉」雙模式對待基因,每天都為自己的身體做一點正確、有益的事,才能期待健康檢查一年比一年好,並維持在最佳狀態。
「健康檢查之後,見紅字就吃藥治療,而沒有後續的健康管控的介入,不算是完全的預防醫學。」王桂良院長強調,健康檢查的目的不只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篩檢,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在疾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取得掌控健康的主動權,關閉潛在疾病的生成開關,將基因表現調控到健康的路徑上,以達成健康永續的願景。
所以,從抗衰老醫療的角度來看,對於檢查報告,「不單是紅字,那些處在正常邊緣的數值,我們也會很在意。」王桂良院長提醒,「那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警訊,一定要去探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再針對根本的原由來進行治療,解除警報之後,還要重建並重啟指令系統,讓身體回復健康的運作。」
3 大系統 + 3 大策略,調節基因表現
王桂良院長說,30 年來的抗衰老醫療臨床經驗,他看到有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預防醫學、關注抗衰老、關注高品質的健康壽命。對健康檢查的重視,也是健康意識的一種展現,但要真正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提升生命的質量,還需要更多的實際行動,主動式的健康促進尤其重要,而且愈早介入愈好,像是心血管與代謝方面的慢性疾病,甚至是失智症、癌症,大都跟生活習慣相關,也跟老化有關,都是可能預防的。
不同於定期健康檢查,抗衰老評估除了生化檢測,還多了基因檢 測、食物過敏檢測、荷爾蒙檢測、體內毒素分析、生活型態基因檢測等項目,是從全人健康照護的觀點,深入細胞層面,經由基因探討慢性疾病及老化的機轉,投入精準的營養、飲食、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預防疾病與老化,並改善現有疾病。
王桂良院長說,攸關疾病與老化的 3 大系統:內分泌、免疫、自律神經,內分泌變化與年齡相關,環境因素影響免疫功能,生活作息會調節自律神經,3者之間並存在著連動關係,干預的方式對了便能改善基因表現,活化細胞機能,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由內而外展現年輕與健康。
調節基因表現走向健康路徑也有3大策略─1.調整生活型態:均衡的飲食,充足的運動,適當的舒壓,良好的睡眠。2.營養干預:補充必需的抗衰老營養素。3.細胞照護:清除衰老細胞,修復受損細胞,再生健康細胞。王桂良院長強調,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基因特性和健康狀況,有必要由具抗衰老經驗的專業醫師規劃個人化的精準健康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