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別再抱怨某些年輕人不願意打工,太懶!你不懂的富裕世代:約會休閒比工讀金重要

 

同樣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為什麼窮人更願意坐長途汽車,而富人更願意坐飛機?簡單的回答是,坐長途汽車更便宜。但事實並非如此。對那些時間的機會成本很高的人來說(想一想一位鐘點費一小時100美元的律師),長途汽車其實是極其昂貴的交通工具;對窮人來說,他們時間的機會成本一般要比高收入者低得多。

要找一個十幾歲的小保母顧小孩,為什麼在富人區比在低收入人群區常常要更加難找?找不到小保母的夫婦可能會失望地抱怨鄰居家的孩子都太懶,這種解釋很難聽,而且完全沒必要。任何一對夫婦,只要願意支付相對的機會成本,不愁找不到十幾歲的小保母。找十幾歲的保母看孩子,意味著讓他們放棄覺得最有價值的其他機會。如果一個地區因為富人們經常要外出對保母的需求很大,同時當地的年輕人手裡都有很多的零用錢,與幫人顧小孩的普通收入相比,他們更看重約會或休閒的價值,那麼找保母顧小孩的機會成本很高,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了。

為什麼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繼續讀研究生所?工作前景不好使得待在學校裡的機會成本降低了,因此更多的學生傾向於再花一兩年拿碩士學位或是MBA,而不是找一份24小時加油站的夜班工作。

為什麼來自低收入地區的年輕人更願意從軍?你能解釋嗎?

成本和行為,與事物無關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明顯看出,成本並非和事物相關。成本總是與行為、決策和選擇相關。正因為如此,經濟學的思考方式不承認什麼「客觀成本」,這一點和常識不一致。常識告訴我們,事物確有所謂「真實成本」,這個成本是由物理學定律決定的,而不取決於人們反覆多變的心理。與常識作戰很難,但我們必須試一試。同樣,跳出常識的框架思考可能會有收穫。

我們可以指出,「事物」根本沒有成本,這大概是解除常識武裝的最快辦法。

只有行為才有成本。如果你非要認為事物的確有成本,並且準備用例子來證明觀點,你可能是偷偷引入了一個行為,以給所舉的事物賦予 「成本」。

例如,一顆棒球的成本是什麼?你說:「10美元。」但是你的意思是說,在當地一家體育用品店裡,購買一顆大聯盟官方指定的棒球的成本是10美元。因為購買是一個行為,這個行為需要以放棄其他機會為代價,從而發生了成本。請注意這裡偷偷引入行為的概念。棒球的成本,因行為的不同而改變。製造一顆棒球的成本就因行為而不一樣,銷售又是另一項成本,在球場上抓一顆球的成本又是多少呢?想一想,在2003年總決賽當中,那個無意間與外野手搶球的球迷對自己、對芝加哥小熊隊做了什麼啊!

有行為,就有成本

考慮大學教育的例子,成本是多少?回答是,「大學教育」這個東西本身沒法有成本。首先要區分,獲得大學教育的成本和提供大學教育的成本分別是多少。做出這項區分之後,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在本章和前面幾章中關於成本所說過的一切都隱含了一個事實:成本總是對某人而言的成本。獲得高等教育的成本通常是對學生而言的成本,但是也可以指對學生家長的成本,這是不一樣的。或者如果錄取某個學生需要拒絕另一個學生,那麼對於約翰(沒被錄取)來說,成本甚至可以是瑪莎被錄取為一年級新生。所有這些成本都不一樣。

關於事物的「真實成本」有大量無效的辯論,這都是因為人們沒能認識到只有行為才有成本,而行為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成本。


書籍簡介_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

書名: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像經濟學家一樣想問題,就能避開陷阱,做出更有價值的選擇
作者:保羅‧海恩(Paul Heyne)、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
譯者:史晨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8/07/05

作者簡介

保羅•海恩(Paul Heyne,原版作者,1931-2000)

華盛頓大學經濟系傑出講師。他是大學經濟學教育的改革者,終生致力於改變僵化刻板的教學方式,被譽為美國「近25年來最優秀的經濟學教育工作者」之一。本書為其代表作,在全球享有盛譽。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修訂版作者)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修訂版作者)

北密西根大學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