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對美讓利換取關稅降至15%,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台積電對美投資成為台灣談判有利基礎,估台美關稅最終落在15%至20%。
日本政府對美讓利,輸美商品稅率因而大幅下降至15%。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台灣政府努力爭取具有競爭力的關稅,先前台積電已宣布擴大對美投資,這對台美談判是有利基礎,估計台灣最終稅率會落在15%至20%。
美國總統川普7月陸續公布各國新版關稅稅率,其中日本、韓國為25%,日韓政府旋即展開談判,近日美國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將稅率降至15%。
川普表示,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再加上同意開放市場,換取美國降低對其課徵的關稅稅率,還強調會同意其他國家比照辦理,出錢換取降低關稅。
中經院今天舉行「2025產業新局:關稅與地緣風險下的策略布局」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研討會,媒體在會前詢問連賢明,日本對美大幅讓利,關稅稅率才得以從25%降至15%,台灣是否有能力給美國足夠條件,換取具有競爭力的稅率。
連賢明表示,日本經濟、人口規模都比台灣大很多,日本人口數約台灣5倍,單看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000多億美元,會覺得非常可怕,但若除以5,壓力就會小很多;另一方面,台積電已經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這對台灣談判非常有利。
至於台灣可能把什麼條件放上談判桌,是否包含汽車,連賢明說,台灣很早開始準備這題,從政府討論可以看到,不論是能源、產業合作、進口開放等,包括貿易與非貿易障礙,政府已經很努力談判,加上若給台灣關稅過高,對美國自身通膨不見得有利,估計最終稅率仍落在15至20%間。
中經院今天公布「2025上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結果顯示,關稅與匯率波動確實衝擊廠商營運及信心。
中經院調查,製造業預估2025全年營業收入年減1.55%,採購價格卻微幅攀升,並預期全年平均銷售價格與產能利用率皆負成長。儘管如此,製造業依舊積極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開發新產品或商業模式等轉型布局,並因應客戶要求,被動增加投資設廠,2025全年資本支出年增率仍有5.35%,但與2024年資本支出年增率13.15%相比,大幅降低。
此外,2025上半年製造業經理人最關注的總經時事議題,前5大直接或間接都與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動向有關。「匯率波動」是台灣製造業最關注議題,勾選比例為73.9%,較去年12月調查結果攀升近30個百分點。
「美國川普總統貿易政策」勾選比例為 73.0%,排名第2。其次依序為「美國經濟走勢」、「國際能源及原物料價格」以及「美國利率貨幣政策」。
非製造業方面,近年調查顯示,「勞動成本與人力資源短缺」多是非製造業經理人關切議題前3名,且自2023年起,歷次調查都是非製造業關注的總經議題榜首。
然而,2025上半年「匯率波動」與「美國川普總統貿易政策」,擠下「勞動成本與人力資源短缺」成為非製造業最關注前2大總經議題。
小檔案_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