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
近來個人不斷接到信件及簡訊通知,皆是關於一些風景區飯店或是建案的特價優惠,仔細分析,國內的消費意願有明顯趨向保守,加上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大幅萎縮,以及一例一休的惡法造成雇主及勞工的雙輸,以致於內需服務業的銷售業績急遽下挫,逼得業者促銷手段紛紛出籠,甚至許多電商網購業者也是受到波及,外熱內冷的實質狀態持續在發酵中,一般老百姓的感受最為實際,我想政府當局人士不應該也不能夠都不知道,這是潛在隱憂。
房市持續探底,股市雖然高檔整理(然而融資餘額降低,散戶退場,國內股票基金規模也縮小,市場資金皆湧入壽險公司的類定存保單)普遍投資人沒有雨露均霑,無感是很無奈的現實,這也使得消費出手都變成小氣了,這種乘數效果是影響很深遠的。
我在專欄曾經一再提醒諸位讀者,光是把錢存在銀行或是買儲蓄保險是不智的行為,只有多參與股市或是基金的理財行為,才有可能讓自己的資產部位增加,進而打敗通膨或薪資停滯不動的窘態,假如你無法跨出這第一步,而只想待在象牙塔或是原本自己認定的舒適圈,那麼就只能夠慢慢的累積財富,而無法有比較大的彈性空間,及滿足偶爾的慾望或是物質享受。
這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你自己想要哪一種性質的生活態度,也許很多人會害怕虧損或是萬一套牢了,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關於這部分的顧慮其實是許多人的通病,我的觀念是:
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沒有高報酬、低風險這種商品,只要資產投資組合配置得宜,冒有限的風險來獲取可能的適度報酬,是天經地義合理的認知
二、現金無風險的貼水幾乎只有1~2%年報酬率,這是我們的機會成本,所以如果預期報酬率有二倍(約4%以上)的話,我認為都應該嘗試看看,而目前台股的高現金殖利率股票,這樣的標準,俯拾皆是
三、十多年來的薪資沒有成長,是台灣普遍的悲哀,年輕人除非遠赴海外或是創業成功(網路發達,創業容易但是失敗更快),否則假如沒有理財觀念的話,光靠一份死薪水,是很難跳脫M型社會的另一端
四、放眼全球,投資商品也是如此,其實不用固守在台灣股票或是債券、保單,網路資訊發達,錢向外投射,選擇性是非常多樣的
五、唯有多學習新的事物或是面對新的科技,才能夠有新的思維,創造新的附加價值,適用在個人、工作、投資都是一理通百理通
時代變遷及社會風貌甚至結構改變極為迅速,投資理財的觀念也有很大轉變,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很容易被淘汰囉~
作者簡介_老馬
現職是個為自己也幫好友做投資規劃的快樂投資人,手中可運用的資金約十幾億。上一份工作是券商自營部操盤手,所掌握之資金規模高達上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