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保險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投資市場波動大,標榜投資專家代操的「類全委保單」因此在2015年熱賣!前11個月就熱銷近3,000億元,買了類全委保單。而根據《Smart智富》月刊在2015年9月,曾針對消費者購買類全委保單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結果,約有3/4的受訪者,認同類全委保單應是一種長期持有的投資工具,僅有1/4的受訪者不打算長期持有類全委保單。類全委保單適合短打?還是應該長期持有?如果要長期持有、至少應投資多少年?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黃書明認為,類全委保單雖具投資功能,但仍屬於「保險」商品,是資產配置中,保守且偏向長期的配置。如果保戶在投保的時候,已了解類全委保單的功能與設計,認為它能協助自己實現理財目標,且做好資產配置,就應該長期持有,至少持有3年以上,才能讓它實現保戶的理財目標。

長期持有類全委保單,有什麼好處?黃書明表示,一來是拉長投資時間,降低投資風險、累積報酬率,二來是降低費用率,以2015年熱賣的後收型類全委保單為例,持有3年後,就不會再每年酌收保費的1.5%為保單管理費,等於保費都會用於投資之上。

只是類全委保單由專家操作,意味著保戶已交出投資標的決定權,如果民眾想長期持有,又擔心經理人操作不良績效差,造成投資虧損,該怎麼辦?建議可從以下3重點思考:

重點1》長期持有,仍需定期檢視保單報酬率

長期持有,有專家代操作,不代表投資人不需檢視類全委保單所連結的全委帳戶績效好壞,應在每一年度,或理財目標發生變動時,做仔細檢視。台灣人壽商品發展二部協理曾漢超有以3項建議:

1.了解連結的全委帳戶投資內容

每一個全委帳戶都有其投資邏輯與特色,如有的以美歐市場ETF為主,有的則以成熟市場的股票型基金為主,保戶檢視績效表現時,應先了解自己買的類全委保單所連結全委帳戶的投資內容。

2.從公開資訊,比對資產變化與市場趨勢

每月或每季,保險公司都會在官網上公開全委帳戶的投資表現,或是寄對帳單給保戶,這時保戶應檢視3個地方:

過去1年每一季的投資變化與績效
評估與其他投資標的相似全委帳戶的績效表現是否一致
自己能否繼續承受投資標的風險

3.提減撥回次數與金額,是否穩定

大多數保戶買類全委保單,目的多希望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因此最後則要檢視提減撥回的次數與金額是否穩定,因為它穩定發放,代表現金流穩定。

重點2》市場變動時,資金轉換至低風險性標的

目前市面上類全委保單依連結型態,又分為2種,一種是「全部資金連結一個全委帳戶」的類全委保單。另一種則是「非全部資金連結一個全委帳戶」的保單,保戶可依個人投資需求,將投入的資金,配置在一個或多個投資標的或全委帳戶。

台新銀行副總經理陳麗姿表示,如果當初買的是「非全部資金連結一個全委帳戶」的類全委保單,當投資環境轉變時,打算長期持有的保戶,可將資金轉換至其他風險較低的債券型基金或是貨幣型帳戶裡,減緩資產受損程度。

至於當初投保「全部資金連結一個全委帳戶」類全委保單的保戶,雖然無法自行轉換標的,但黃書明分析,當投資市場變化太大時,通常基金經理人一樣會將資金先停泊在貨幣型基金,或是拉高全委帳戶的現金比例,靜待市場穩定後,再選擇標的進場。

重點3》選擇「轉投入」,有機會獲得更高投報率

雖然有9成買類全委保單的保戶,選擇具「提減撥回」機制的類全委保單,好讓自己有固定現金流。但黃書明建議,若沒有定期取得現金流的需求,其實長期持有者,不應選擇提減撥回,而應該選「轉投入」的類全委保單,它是將每月提減撥回發出的錢,再拿去投資,等於是累積資產,這對打算長期持有,尤其是年輕族群來說,因投資時間長,累積單位數多,反而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延伸閱讀:拿你的本金付你月配息,還扒你3層皮...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買「類全委保單」?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